1.课程的缘起:从两部影视作品说起
曾经看过一部名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电影,具体内容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其中的一组镜头深深地打动了我:在电影开篇,孩子们被警察追赶,奔跑于孟买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之中,虽然空间拥挤不堪、垃圾遍布、污水横流,但是在电影视角中却显得光影摇曳、趣味横生,充满惊奇与神秘,宛如孩子们心中的乐园。
还有一部曾经风靡一时的京味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讲述了一个老北京家庭历经改革开放和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活的变迁,剧中的很多场景都围绕其居住的四合院展开,随着子女长大、各自成家,家里本就狭小拥挤的两间平房实在难以维系人的尊严,于是大家就开始巧妙地发掘和创造空间,从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视机、到包围着一棵树的自建房,人的智慧似乎发挥到了极致。
两个故事都有些苦中作乐的意味,在带来欢笑的同时却又深深地刺痛着人心,虽然它们分别发生在印度和中国,却都描述着一个共同的沉重话题——表面光鲜的现代城市中那些被忽视的角落和人群。
从事建筑教育和实践二十多年,经历了中国城镇化瞬息万变的黄金发展阶段,身为建筑人也参与了不少城市更新与改造项目,拆除“城中村”、改造“棚户区”,规划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居住社区……每每享受作品成就感的同时,内心也有着一丝的不安——那些作为现状被轻松拆除的老街坊、旧建筑,一旦失去,不仅割裂了沉淀多年的历史脉络,还打破了许多人赖以依存的社会生态。同样,参与新农村建设,访问江阴著名的城镇化典范项目,在引导员热情解读规划良好、设施完备之新社区的同时,走访入户,看到的另一幕却是勉强塞入现代住宅的破旧家什和闲置农具,以及老人们凝视窗外陌生的高楼大厦时无望的眼神,这种无望不仅仅源于失去了经营一生的土地,同样源于失去了生存环境的归属感。
无论是“城中村”还是“棚户区”,那些看似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自发建筑”,其实并不只是一种空间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其深层的社会意义。从社会生态层面,生活在其中的那些所谓的贩夫走卒是构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从环境生态层面,“自发建筑”特殊的空间形态则往往不能被简单化一的现代城市规划所取代。反思它们的存在价值,是每个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国家都绕不开的一个门槛。正是带着这种困惑与思考开设了这门设计课程,希望以建筑师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我们所看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