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孔子“三戒三畏”的自律领导智慧
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血气还不成熟,警戒迷恋美色;壮年时,血气方刚,警戒争强好斗;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孔子还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
孔子讲的“君子有三戒”,其中的“戒”字,《说文解字》上说:“戒,警也”,本义就是警戒、禁戒、防范。我们可以引申为“自律”的意思。孔子认为人生理上的血气,会随着人年龄的变化而呈现出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少之时,血气未定”;第二种状态是“及其壮也,血气方刚”;第三种状态是“及其老也,血气既衰”。与此相对应分别列出三个警戒:一是少年血气未定的时候,不应该放纵,即“戒之在色”;二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不应该好勇斗狠,即“戒之在斗”;三是血气衰弱的时候,不应该贪得无厌,即“戒之在得”。从字面上看,孔子是针对少年、壮年和老年分别提出的“三戒”,但我们理解孔子的“三戒”不能机械地按年龄段对号入座,对于身处任何年龄阶段的人来说,都要做到三戒。也有的人从养生的意义来谈三戒,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且也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最重要的应该从社会的意义上来理解三戒,对任何人,尤其对领导者来说,任何年龄阶段和任何时候都需要戒色、戒斗、戒贪,人世的波澜就兴于对色、斗、贪的心猿意马,有了这三戒的金色盾牌,就能抵挡各种诱惑的利箭。
领导者警戒美色的诱惑。色字头上一把刀,人一定要抵御住美色的诱惑,否则一旦掉入美色的深渊,不仅会把你的身体搞垮,把你的家庭搞垮,而且也会毁掉你的美好前程。警戒美色的诱惑,对领导者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要杜绝权色交易。贪官之所以走上“绝”路,往往都和“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拥有权力的官员和形象气质俱佳的女人,一旦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自我约束力,就会发生权色交易,甚至坠入情网而不能自拔,而且越陷越深。权色交易,小可以谋利生财,大可以让天下风云变色。历史上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权色交易,绝对可以称得上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唐玄宗最初宠爱的女人是武惠妃。武惠妃死后,唐玄宗伤心不已,整天茶饭不思。总管太监高力士看出了唐玄宗的心思,告诉唐玄宗寿王李瑁有一个妃子叫杨玉环,是位绝世佳人。唐玄宗一听,心情大悦,马上让太监将儿媳接进宫中侍酒。杨玉环天资聪颖,能歌善舞,此时,中年的唐玄宗面对年轻美丽的儿媳妇,兽性大发,不能自已,但杨玉环毕竟是他的儿媳妇,他还是要顾忌一下传统的伦理道德。于是,在高力士的策划下,唐玄宗钦封杨玉环为“太真人”,并让其自请出家为女道士,但很快又接回后宫加封为贵妃。为了稳住寿王李瑁,高力士游说李瑁:第一,皇上宠幸儿媳妇,必然会对儿子另眼相看。第二,唐玄宗一直很喜欢寿王,如果寿王妃在玄宗面前多用点心思,说不定玄宗会废掉太子,而改由寿王来继承大统。第三,玄宗与儿媳年龄相差三十多岁,客观上讲,寿王还有重新拥有杨贵妃的机会。听了高力士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话,寿王李瑁也只好忍气吞声,眼巴巴地看着父皇将自己的女人搂在怀中。在这场权色交易中,虽然唐玄宗不久就将一个韦姓的美女赠送给了寿王,但寿王也没当上太子,在抑郁寡欢中死去。而杨家人却大受其益。杨贵妃受宠后,她的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国夫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她的哥哥杨国忠本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竟被提拔为宰相,身兼四十多个要职,可谓权倾天下,声势显赫。最终的结果是,唐玄宗虽然满足了自己的无耻兽欲,但是也差点儿葬送了大唐江山。“安史之乱”使强大的唐王朝变得千疮百孔,从此一蹶不振,杨贵妃也“宛转蛾眉马前死”。这种权色交易的可悲结局,今天的领导者应该引以为戒。
领导者要警戒权力斗争。领导者都想有个好的前程,甚至期望成为人中之龙。但是权力这种资源毕竟具有稀缺性。有的人为了争夺作为稀缺资源的权力,而把自己置于无休止的争斗之中,使出各种手段,把大好的时光和精力耗费在阴谋诡计当中,更有甚者把自己逼上了一条不归路。政治权力本来是公共性质的,一旦为个人或某个社会集团所私有时,就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人类情感中的力量是无法消解这种排他性的,即使在血缘关系最近的亲情中争权斗争也总是演化成骨肉相残、手足相屠的血腥方式。汉朝七国之乱,刘氏同姓相残;西晋的八王之乱,司马氏相残;隋朝,杨广杀太子杨勇;唐朝,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兄诛弟;宋朝,太宗赵光义杀太祖赵匡胤,而后登基,史称“斧声烛影”;明朝,明英宗和明景帝兄弟之争;清朝,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之争。以上这些事件都是近亲争权的明证。
今天的领导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和国家赋予的,只能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公用”,不能围着个人利益“自用”,更不能把权力当作自己升官发财的阶梯。
领导者要警戒贪欲。一些领导者之所以会贪到如痴、如狂、如疯的程度,原因就在于他们内心欲念极端作祟,难以约束控制。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各种诱惑便会随之而来。如若不能正确面对,及时警戒,守住初心,权欲与贪欲就如同山上滚下的雪球,会越滚越大。正如唐朝政治家陆贽所言:“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一步一步把人引入贪腐的泥淖。最终不仅权力和钱财都留不住,还会落得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悲惨结局。因此,领导者为了所领导的事业,也为了自己的平安和家庭的幸福,必须警戒贪欲,在诱惑与法纪之间,应有定力,懂得自制,晓得轻重,经得住考验,守住底线就不会陷入无边的欲望的罪恶漩涡而不能自拔。这样就能在任何诱惑面前行止有度,外无愧于人,内无愧于心。明代名臣曹鼐年轻时任山东泰安典史,负责维持治安、缉捕盗贼。一次,他从外地押解一名绝色女贼回城,夜宿荒郊野庙。晚间,女贼使出浑身解数频频挑逗。为了提醒自己抵住诱惑,曹鼐便用纸写下“曹鼐不可”四字,贴于墙壁。在此后的仕途中,曹鼐常以这四字自律,终成一代名相。“曹鼐不可”也成了自觉抵制诱惑的代名词。这种“不可”精神值得今天的领导者大力发扬。
敬畏是自律的又一种形式,是自律的开端。所谓“敬畏”,是指敬重和畏惧。敬畏是个一体两面的组合词,“敬”是指恭敬、敬重、彬彬有礼,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事物人格化的一种尊重;“畏”即畏惧,害怕,不敢违背,不敢逾越,表达的是一种行为的警示界限,是对自身言行的一种自律。孔子讲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实际涉及三个方面:天命关乎发展规律,大人关乎社会规则,圣人之言关乎道德规范。正是对这三个方面的敬畏,才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构成了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秩序、伦理道德秩序和精神秩序的前提。“敬”与“畏”具有双重内涵,由“敬”生“畏”。“敬”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信念而主动进取的行为,体现的是有所为的精神;“畏”是与实现人生理想、信念背道而驰的不轨行为的自我约束,体现的是一种有所不为的精神。“敬畏”,就是鼓励人要为实现理想信念而自强不息,又教导人凡事要有如临深渊的畏惧,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正意诚地去为人处世。现在人们使用“敬畏”一词,更偏重于“畏”的含义。有了“敬畏之心”,就有了“边界意识”,就能够自觉恪守底线、遵守规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孔子的“三畏观”应该成为我们领导者的座右铭,这对于提升社会的正气,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意义重大。
敬畏是做人之本、成事之道、从政之德、治国之基本。中国古人对“敬畏”有很多精辟论述,除了孔子的“三畏”,还有“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的警语;有“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的格言;有“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的告诫;有“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真知;有“畏法度者最快乐”的卓见。所以,人有所畏才好。
遵循规律就是“畏天命”的智慧。“天命”是超越人间意志的主宰者,即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种牡丹得花,种蒺藜得刺。想让蒺藜开出牡丹花,绝对不可能,这是自然规律。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敬畏自然规律,干违背自然规律的蠢事傻事,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恩格斯早就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社会也是如此,凡有此事,必有与此事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的理,也就是社会规律。对社会规律没有敬畏心,以“不知”为“知之”,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就会被社会规律的回应反作用。代表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天命”是人生和事业的最后的决定者。古人常说的“举头三尺有青天”“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人可欺,天不可欺”,就是告诫人们要敬畏天命。人能敬畏天命,信仰就有所皈依,行止就有法度。所以,天命是为君子者的领导者必须敬畏的,只有小心谨慎地对待天地自然和社会规律来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才是正道。
遵守规范就是“畏大人”的智慧。所谓“大人”,是约束你、管教你、组织你、领导你的组织和人以及由这些领导人组织制定的法令、纪律、政策,还有赋予你权力并对你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的广大民众等。只有对组织、对权力、对法纪、对民众这些“大人”怀有存乎一心的敬畏,才能唤醒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令,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行动自觉,面对组织不阳奉阴违,面对权力不忘乎所以,面对诱惑不迷失自我。《周易》上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相反,对管你的“大人”毫无敬畏,甚至反骨横生,专门对抗“大人”,对领导者组织制定的法令、纪律、政策毫无敬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拧着干、对着干,怎么可能成为国家之栋梁?个人野心和贪欲膨胀,就会忘乎“大人”,以为自己能逃过惩罚。一旦形成傲慢和侥幸心态,就会把组织当私产,把法纪当虚设,把权力当财富,把下属当家臣,把贪腐当回报,对“大人”就不会有一丝的敬畏,就很容易突破底线,如激流放舟,一发不可收拾。所以,“畏大人”当成为领导者护身的金科玉律。
遵守规范就是“畏圣人之言”的智慧。所谓“圣人之言”,是哲人、智者、大德启迪、教化、警示人的言语。圣人之言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和历史沉淀,已经成为社会生活规范、道德法则和思想行为标准。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也是霍去病在显贵的待遇和国家的责任之间如何做出选择的“圣人之言”。还有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倡改革被贬至邓州,在遭受政治上的无情打击之后,他既没有消极颓废,随波逐流,也没有降志辱身,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而是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绝唱的“圣人之言”。如果说“大人”的威严在于权力和法纪,那么“圣人”的威严就在于道德和规范。“圣人之言”是善的化身。“畏圣人之言”,生活会有所规范,思想行为就有标准。相反,一旦失去对“圣人之言”的敬畏,视“圣人之言”为耳旁风,思想防线就会悄然失守,精神堤坝就会轰然倒塌。其结果便是既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又干扰和破坏了事业的发展,为正人君子所不齿。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增无减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于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所以,在金钱至上、道德沦丧、良知泯灭、寡廉鲜耻等社会现象泛滥的今天,领导者保持了对“圣人之言”的敬畏之心,就保持了良知。
对“天命”的把握以及对“大人”和“圣人之言”的敬畏,是一种心性向善的自律机制,是一个领导者永远保持清醒头脑和心智的基础。心存敬畏的领导者就可能延续激情、延续成功,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
世界上大凡有作为的领导者都会自定戒律,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美国独立运动的先驱、《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给自己制定了十三条戒律严格的“道德格言”:“① 节制欲望:在吃饭与喝酒上要有节制;② 自我控制:对待别人要有克制忍让,不可怀有仇恨;③ 沉默寡言:少说废话;④ 有条不紊:所有的物品都要井然有序,所有的事情都要按时去做;⑤ 信心坚定:信守诺言,出色地完成你所承诺的任务;⑥ 节约开支: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要错花一分钱;⑦ 勤奋努力:永远要抓紧时间做有益的事情,不要浪费时间;⑧ 忠诚老实:不要说有害于人的谎话,要表里一致;⑨ 待人公正:不以不端的行为或者办事不诚实去伤害别人;⑩ 保持清洁:保持身体、衣服及房间的清洁卫生;⑪ 心胸开阔:不要为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⑫ 谨言慎行:要使你的言行符合每一条道德标准;⑬ 谦虚有礼:要像耶稣和苏格拉底那样立身处世,谦虚有礼。”富兰克林这十三条自定的戒律,细致到吃喝穿戴、待人接物等生活细节之中,正是对“生活琐事”的自我约束,才成就了他一生的伟大,“伟大得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