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5 消费者剩余

3.5.1 消费者剩余的含义

消费者进入市场去购买产品,存在一个支付意愿,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效用(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的评价。每个买者都愿意用低于自己的支付意愿的价格来购买商品。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效用评价不尽相同,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不尽相同。如甲、乙和丙进入市场,去购买某产品,其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市场价格如表3-2所示。

表3-2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 单位:元

当该产品的价格达到17元时,丙退出竞争,当价格等于20元时,乙也退出购买者的行列,只有甲购买这一产品。消费者对于产品有愿意支付的价格,表明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市场上消费者的数量会随价格的变动而调整,从而能有效地调节市场需求。

但是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竞争状况决定的,它不仅取决于需求,更取决于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假定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5元。这就是说消费者购买这样产品实际支付的价格是15元。此时,甲的支付意愿为20元,而实际支付了15元,得到了5元的福利,乙的支付意愿是17元,实际支付了15元,得到了2元的福利,我们把甲得到的5元的福利和乙得到的2元的福利称之为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它等于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格。

在图3-12中,如果商品的价格为B,则三角形ABC的面积就是消费者剩余。这就是说,需求曲线以下与商品价格以上的面积可以衡量消费者剩余的多少。因为需求曲线衡量了买者对物品的评价,即消费者对此物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而价格线是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这种支付意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是每个买者的消费者剩余,因此,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部分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在市场上所有买者的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图3-12 价格为B,则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ABC的面积

3.5.2 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的经济福利。价格的变动增加或者减少了消费者剩余,从而也影响了消费者的福利。

我们已经看到,需求曲线与价格围成的面积(见图3-12中三角形ABC的面积)构成了消费者剩余。现假定商品的价格下降,同样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明白消费者福利的变化。

如图3-13所示,当价格由P1下降到P2时,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消费者剩余的面积增加到AP2E。增加的消费者剩余,部分是原来的消费者现在支付了较低的价格,而增加的消费者剩余(P2P1CF 面积),部分是价格降低后,新进入的消费者获得的消费者剩余(CFE的面积)。

图3-13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虽然在有些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指标,如吸毒者愿意支付高价格获得海洛因,但我们并不认为吸毒者可以通过吸毒获得更大的福利。从社会的角度看,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不是衡量消费者效用(或者说消费者剩余)的最好指标。

但是,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在大多数市场上,如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理性的,同时,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能够得到尊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应该是消费者从购买的产品中获得的收益的最好判断工具,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反映经济福利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