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发明“托透”概念
中医有“托法”一说,又称“内托”,指治疗疮疡时,运用补益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疮毒内陷。具体如托毒透脓法、补托法等。“透”有透达之意,使邪气透泄于外,如透疹、透脓、透达表邪等。“托”字有扶托、帮助之意。李可吸取此义,针对伏邪为患,提出了“托透”概念,意即透达表邪的同时,参以扶正之药,正邪兼顾,又称“扶正托透”法。其实“托透”之托字已含扶正之意,这似乎为李可的一个发明,主要是相对于单纯的补法或单纯的透法而言。因为人体本气已虚,外邪屡屡入侵,寒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正气愈虚,邪陷愈深,层层藏匿于三阴之里,成为痼疾。非得反复扶正托透,伏邪难以尽出,应当因势利导,扶正托透,常可一举破其窠穴。
扶正药物以补气如人参,扶阳如附子、干姜之类药物常用,如治吴某痢疾案,姑用逆挽法扶正托透,投人参败毒散,更加附子、干姜振衰颓之肾阳,日夜连服2剂。治其长女李萍疹毒内陷案,拟一益气助阳宣肺,托毒透疹之法:红参10g(另炖),附子、当归、葛根各10g,麻黄、细辛、杏仁、升麻、黑芥穗、炙草各5g,赤芍、生半夏、云苓各10g(鸡冠血1盅,鲜芫荽1颗,麝香0.5g,姜汁10滴,分次对服)。急煎频灌,小量多次服。(《李可经验专辑》)
按:红参、附子、当归体现扶正托法,麻黄、细辛、升麻、黑芥穗、鲜芫荽则系透邪之品,合为托透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