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三维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闻报道要不要文学化

新闻报道要文学化,还是朴实化?对此有过许多争议。本人认为:新闻是一种信息,新闻的各种作用都与其告知作用相关。因而新闻报道要避免主观色彩,令人感到可信可靠,值得关注。作为新闻报道主要体裁的消息,应准确具体,简练清晰,浅显朴实。这些要求对新闻报道的其他体裁也有参考价值。而文学化容易使新闻变虚变假,甚至被假新闻趁虚而入。

一、新闻的信息本质要求简练朴实

这问题与新闻的本质和基本作用有关。窃以为,新闻就是真实的、新鲜的、传播对象需要的信息,人们关注新闻主要是为了知道信息。新闻的信息本质决定了新闻的作用首先是告知,新闻的其他种种作用,包括交流沟通、监视环境、宣传教育、增长见识、提供服务和娱乐等等,都是在受到人们关注、起到告知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缺乏新闻价值的报道也会产生作用,但那不是新闻的作用,而是重复、广告、故事等的作用。

新闻的信息本质和告知作用,决定了新闻必须让人感到确凿可靠。即使是用新闻做宣传,也要用事实说话,让人们信而服。

新闻报道最主要、最常用的体裁,至今仍然是消息。其主要的写作要求应为准确具体,简练清晰,让受众能够快速地、一目了然地得到信息。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曲折复杂、空白跳跃、朦朦胧胧,需要受众细细品味和用想象补充,或由不确定性产生许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新闻报道在文风上还应浅显朴实。新闻报道是面向大众的,须避免深奥难懂。而朴实能给人以言之凿凿、客观信实之感。

在新闻的通信、特写、深度报道等体裁中,加入一些文学化的描写、评论化的阐述未尝不可,但消息的上述要求,对新闻报道的其他体裁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二、新闻的客观性要求避免主观色彩

文学作品基本是虚构的,写作上常采用虚拟夸张、突出强调、铺排渲染、议论抒情等手法,主观色彩很浓。而新闻必须是真实的,包括细节的真实准确,写作上要求客观、公正、全面、及时,避免刻意渲染、偏离真实准确之嫌,避免从主观出发而过滤事实、以偏概全、有违客观公正之嫌。

由于报道者和被报道者的需要、利益、知识、眼力等许多原因,接近客观很不容易,纯客观更是无法达到。但新闻报道仍应客观,而且要尽力接近客观。如果有两种新闻媒介,一种力求报道的客观,而另一种认为不必费力追求客观,使报道符合主观意图更重要,那么即使是主张后一种的人,自己也更会选用前一种媒介。如果说,在“越境”传播还很困难、媒介壁垒可以高筑的时代,后一种还能够生存,那么在全球化、互联网、卫星直播时代,再主张后一种无异于抱石自沉了。

力求客观并不等于没有主观性。我们的新闻媒介应该是有立场的,即使是以客观中立为标榜的媒介,如解放前的《大公报》,如现在的许多西方报纸,也经常有社论等表明自己的立场,甚至在报道中也带有自己的倾向性。我们的新闻媒介更是常用事实说话,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但仍应体现出客观公正的立场,尽可能避免主观色彩,避免在新闻报道中明显表露出观点意图,甚至直接进行评论。即使是现实主义文学,作者的观点也是越隐蔽越好。高明的新闻宣传是让新闻自己说话,是“润物细无声”的,在潜移默化中起作用,不让人产生防范抵触心理。“导向鲜明”可以体现在评论中,而如果体现在新闻报道中,那么宣传引导艺术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我们的新闻报道有长期的为宣传而不求客观、甚至故意扭曲事实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在许多有识见、有良知学者的倡导下,在学习刘少奇新闻思想的推动下,探求新闻本性、坚持新闻真实的努力已有很大成效,但传统观念、习惯性思维和操作仍难免除,商业化又使某些媒介走火入魔,出卖职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弄虚作假。因而许多人对我们的新闻媒介仍不够信任,这直接影响我们新闻媒介社会作用的发挥,我们新闻宣传、包括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如果说新闻需要准确,那么我们今天的新闻更要准确;如果说新闻需要客观,那么我们今天的新闻更要客观。因此就总体而言,我们今天的新闻报道更需要的是信实感,可靠化,而不是文学化。

三、文学性易使新闻虚假

文学绘声绘色、突出强化等手法可使形象鲜明生动,但也容易使新闻变虚,水分过多,甚至变假,不够准确。有些典型报道就有这样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环境的了解,也影响我们新闻媒介的公信力。

报纸以文学性选新闻稿,也容易被虚假新闻趁虚而入。《钱被风刮跑以后》便是一例。该文出自吉林一位业余作者之手,原载于1980年2月9日《吉林日报》,又被《人民日报》在1980年2月23日转载,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后来查实是假新闻。全文如下:


钱被风刮跑以后

一月二十日,长春,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路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大爷拾起来,可是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沸腾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可又要没了”。我本想安慰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也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在老人的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来,老人有点情面难却,使用颤抖的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只见老人略为迟疑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二十六张。老人抬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围在四周的人们,半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有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你记错了吧?”“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二十五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互相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的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的钱,一起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中爆发了一阵欢快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其实该报道有不少破绽的。文中的人物——丢钱的“农民老大爷”、拾钱的“小学生”、“妇女”等,都无姓无名。文中写道:钱被风刮走后,只听见路人高喊,“钱跑了,快抢啊”,这个“抢”字与后来所有人都把钱送回来的行为显然不符,可以看出作者是欲扬先抑,让读者以为拾者是为自己抢钱,是编写故事的手法,而非客观报道。25张“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的5元,在风似乎小了以后,由“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农民老大爷送了回来,不是一两个人,不是在附近,不是立即,不是朝警察或者官员,结果居然一张不少,可能吗?最后还来了一个“豹尾”,多了一张,也是5元的,真是无巧不成书。

我们的党报编辑,我们的全国新闻奖评审者,都是高智商的。但该文确实故事生动,又有正面宣传,写作上起伏跌宕,一波三折,抑扬有致,欲擒故纵,颇有文学性,后来还被选进了新闻写作教材和小学课本。乱花把人眼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