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佛教哲学的追求仍在“内在超越”上,所谓“内在超越”就是超越者内在于人。严格说来,佛教哲学是不崇拜偶像的,佛的本义是觉悟、觉者、智者。虽然对于佛教徒来说,“佛”是信仰的对象,是对象化了的实体,如寺庙中对佛祖及菩萨偶像的顶礼膜拜。但是在佛教理论上,佛则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境界离不开“觉悟”,即离不开“悟”。离开了“悟”, “佛”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佛”就是“悟”,这一思想在彻底中国化的佛教——禅宗那里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佛教的基本观点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依我们的理解,这里讲的不仅是存在,而且是境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描述的是存在,而“涅槃寂静”说的是境界,当然,这只是相对地说。实际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既是存在,又是境界。存在和境界是统一的。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是佛教的大乘理论。对于佛教大乘理论,唐代僧人义净在《南海寄归传》中概括说:“所云大乘,不过二种:一则是中观,二乃是瑜加。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加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两者的任务无非是要说明世界的“空”和对于人来说如何走向“空”的境界。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至隋唐完成中国化的进程。在中国影响较大的是大乘的中观学派。大多数中国佛教派别都秉承了它的理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僧肇的“般若学”和竺道生的“涅槃学”秉承的都是中观理论。僧肇的存在论就是他的“不真空论”。他说:“《中观》云:‘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寻理,即其然矣。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所以,“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形象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这无非是要说明“空”的意思。为了人们能形象地理解,他做了这样的比喻:“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实际上,这是他的存在论,同时也是他的境界观。存在是这样的,人们的思想境界也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思想境界,还需要有佛教所讲的般若智慧。对于般若智慧,他解释说:“夫所知,则有所不知。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曰: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这里说的“无所不知”就是般若之知,亦即般若智慧。它区别于一般世俗之知。世俗之知被称为“惑智”。“惑智”就是一般的知识,是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如夏天是热的,冬天是冷的,花是红的,叶子是绿的,等等。而般若之知乃是“圣智”,它所认识到的是“空”的意义。在世俗看来,它是“有所不知”,但在佛教意义上它却是“无所不知”。因为它知道存在的意义,知道活着的意义,存在本身的意义成了“空”的自由的意义。
竺道生的“涅槃学”则是这样解释“空”的:“空似有空相也,然空若有空,则成有矣,非所以空也,故言无相耳。”在竺道生看来,“空”好像有“空相”,但如果执着于“空相”的话,那也就是“有相”了。“空”没有什么原因,“空”就是“无相”。在如何成佛方面,竺道生提倡“顿悟成佛”,并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一阐提人”是指没有佛性种子的人,他的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佛。他的理论也体现了佛教的基本主张,即不承认人格神的存在。竺道生说:“所以佛者竟无人佛(人格神的佛)也。若有人佛者,应从四大(地、水、风、火)起而有也。夫从四大起而有,是生死人也,佛不然矣。于应是有,佛常无也。”佛教不存在人格神的问题,佛也并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所以它超越生死。但它却是一个绝对性的存在,它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存在于人们的境界中。
竺道生的理论对禅宗影响较大。禅宗理论的最大特点是直截了当,干净利落,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禅宗的基本主张是“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即人性就是佛性,佛性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人性,所以“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成佛的工夫在于对自己本性的追问,而不在于向自身以外的事物用力。禅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重视“顿悟”。所谓“顿悟”就是“一刹那间”的“觉悟”,即“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禅宗在此使用“佛地”概念,突出了佛教所追求的境界意义。由于它宣扬的是“以无念为宗”,所以,它说:“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由于禅宗要突出的是佛的境界,所以它就必须强调觉悟(“悟”)在达到这一境界中的作用:“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看来佛和众生(或凡夫)的区别、烦恼和菩提的区别只在一念之间,这个念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
实际上,禅宗哲学中有一个好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即相传惠能在广州法性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和尚说是风动,另一和尚说是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动。这一方面述说的是存在,另一方面体现的是境界,是存在和境界的统一。
大乘佛教的另一派则是瑜伽派,在中国的代表就是玄奘所创立的唯识宗。它的基本主张是“万法唯识”“唯识无境”,根本否认“境”的客观存在,认为“境”是“识”的一种幻影。根据一般的理解,它是唯心主义。但这样理解还不够,因为在唯识宗那里,不仅有对世界的认识,而且还有一个“转识成智”的问题,只有使“识”转化为“智”,才能达到“涅槃”境界,走向境界形而上学。
由此看来,“空”在佛教那里,既是存在论,又是境界观。佛教的形而上学就是对存在“空”的觉悟,觉悟乃是学的意思。觉悟体现了人的生存境界。所以,它的哲学毫无疑问是境界形而上学。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的结论是:第一,中国哲学中的儒释道本质上属于境界形而上学,与西方哲学中的实体形而上学相异,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在境界的意义上谈形而上学。离开人的境界去谈形而上学是没有意义的。第二,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哲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目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境况下,儒之理想、佛之境界、道之追求仍不失为现代人之精神生活的一种选择。在当今,虽说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拒斥其他思想文化的存在。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应该是“道并行而不相悖”。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即可参与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