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释“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素问·灵兰秘典论》第八:“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此上十二官者,一是心,二是肺,三是肝,四是胆,五是膻中,六是脾,七是胃,八是大肠,九是小肠,十是肾,十一是三焦,十二是膀胱。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主是谁呢?若说是心为君主之官,那么心以下只有十一官了,明显不对。既然讲“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存在,就一定还会另有一官为主,只不过未被领悟而已。
后世医家尊崇《内经》为圣典,多不随意妄加评论,也有些许辩解者,但众说不一。如明代赵献可讲“人身别有一主,非心也”,并言“命门,是为真君主……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而两肾之间,实际却无此物。
“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古人实际早已发现了人的神明所在,人为万物之灵,即因有神明。神明就是聪明智慧,那么神明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和解剖不完备,没把大脑当成脏腑器官,只好把神明想象成为无形的、神赐的。又因为心脏居人中而偏上,象征君主之位,也就把无形的神明归存在有形的心脏上,所以出现“心者,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实则十一官的现象。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和解剖学的精准,大脑为人的神明之处人皆知晓,大脑才真正是居于至高无上的君主之位,聚人体精华于一处。大脑实为十二官之主,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自明矣。
而赵献可所讲的“命门,是为真君主……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也不无道理。惟两肾相通者,髓也。髓即精髓,精髓通于大脑,脑为髓之海,脑为十二官之主。脑为髓之海,肾为髓之根,补肾强脑,肾旺脑充,脑健则十二官安。实祛病延年,强身补肾,乃千古不变之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