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阴阳类钞二
阴阳应象
阴阳应象者,言天地之象与人之形体高下大小甚殊,而于理于气,实相合而应也。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道,谓变化生成之道。阴阳之变化,即天地之生成,故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纪纲[1],指阴阳滋生之用而言,阳与之正气以生,阴为之主持以立也,故曰纪纲。变化之父母,指阴阳异类之用而言变化,如鹰化为鸠,田鼠化为鴽之类,实皆阴阳宰乎其中,不得不变而亦不得不化也,父母犹言根本也。万物假阳之温气而生,因阴之寒气而死,故知生杀之本始,是阴阳之所运,为此寒暑之用也。府,宫府也。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之昭昭者谓之明。言所以生杀变化之多端者,以阴阳之神明居其中也。
治病必求于本。
本,致病之原也。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脏腑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必有所本,故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知病所从生而直取之,是为得一之道。譬之伐木而引其柢[2],则千枝万叶,莫得弗从矣。倘但知见病治病,而不求其致病之因,则流散无穷。此许学士所谓广络原野,以冀一人之获。诚哉,疏矣。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复明阴阳为天地之道也。阴静阳躁,阴阳之气不同,故其运用亦异。生长杀藏,明前天地生杀之殊用也。阳既主生矣,复何曰杀?阴既主藏矣,复何曰长?此其义于《周易》八卦方位见之。八卦方位,坤,阴也,位西南隅,时当六七月之交,万物之所盛长,安谓阴无长之理也;乾,阳也,位值戌亥之分,时当九十月之交,万物之所收杀,孰谓阳无杀之理也。清阳化气,浊阴成形,明前万物滋生之纲纪也。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如人伤于寒则病为热,本寒而变热也。内热已极而反寒栗,本热而变寒也。故阴阳之理,极则必变。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升散,故生清阳。清阳主升,阳衰于下而不能升,故为飧泄。浊阴主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故为胀。飧泄,完谷而泄也。胀,胸膈满也。此字承上必求于本而言,顺则为从,反则为逆。逆从虽殊,皆有其本,故必求其本而治之。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此言阴阳精气之升降,以见天人一理也。阴在下者为精,精者水也,精升则化为气,云因雨而出也。阳在上者为气,气者云也,气降则化为精,雨由云而生也。自下而上者,地交于天也,故地气上为云,又曰云出天气。自上而下者,天交于地也,故天气下为雨,又曰雨出地气。可见天地之升降者谓之云雨,人身之升降者谓之精气,天人一理,此其验也。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上窍七,谓耳目口鼻。下窍二,谓前后二阴。清阳上出,浊阴下出。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也。腠理,肌表也。阳发散于皮肤,故清阳归之。阴受气于五脏,故浊阴走之。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清阳实之。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归之。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水润下而寒,故为阴。火炎上而热,故为阳。水火者,即阴阳之征兆。阴阳者,即水火之性情。凡天地万物之气,无往而非水火之运用,故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医以心肾为水火。夫肾,水也,水中生气即真火;心,火也,火中生液即真水。水火互藏,乃至道之所在,医学之大原也。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此以药食气味言也。归,依投也。五味生精血以成形,故味归于形。形之存亡由气之聚散,故形归于气。气者,真气也,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人身精血由气而化,故气归于精。精者,坎水也。天一生水,为五行之最先,故物之初生,其形皆水,由精以化气,由气以化神,是水为万化之原,故精归于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气化则精生,精食气也。味和则形长,形食味也。精不自生,生于运化之神。形不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曰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之类。气伤精,气有余便是火,火炎则水干也。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水遇火而干,精化为气之道也。伤于食者语言微,气伤于味也。味有质,阴也,故下流于便泄之窍。气无形,阳也,故上出于呼吸之门也。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此言气味之阴阳,而阴阳之中复各有阴阳也。味为阴矣,而厚者为纯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为阳矣,而厚者为纯阳,薄者为阳中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阴味下行,故味厚者能泄于下,薄者能通利。阳气上行,故气薄者能泄于表,厚者能发热也。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壮火散气,故云食气,犹言火食此气也。少火生气,故云食火,犹言气食此火也。此虽承气味而言,然造化之道,少则壮,壮则衰,自是如此,不独专言气味也。
气味辛苦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此言正味之阴阳也。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收苦泄,故为吐泻。一云辛而甘,故所散者缓,充散于肌表而不直上;苦而酸,故统归于下而不散漫。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此言阴阳偏胜之为病也。阴阳不和,则有胜有亏,故皆能为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太过所致也。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物极则变也。此即上文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之义。盖阴阳之气,水极则似火,火极则似水,阳盛则隔阴,阴盛则隔阳,故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辨。此而错认,则死生反掌。寒为阴,形亦属阴,寒则形消,故伤形。热为阳,气亦属阳,热则气散,故伤气。气欲利,故伤之则痛;形有质,故伤之则肿。气先病而后及于形,因气伤形也;形先病而后及于气,因形伤气也。风胜者为振掉摇动之病,即医和云风[3]淫末疾之类。热胜者为丹毒、痈肿之病,即医和云阳淫热疾之类。燥胜者为精液枯涸,内外干涩之病。寒胜者阳气不行,为肿满浮虚之病,即医和云阴淫寒疾之类。脾恶湿而喜燥,湿胜者必侵脾胃,为水谷不分,濡泻之病,即医和云雨淫腹疾之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四时者春夏秋冬,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合而言之,则春属木而主生,其化以风;夏属火而主长,其化以暑;长夏属土而主化,其化以湿;秋属金而主收,其化以燥;冬属水而主藏,其化以寒。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此言寒暑燥湿风者,即五行之化也。“五运行”等论,言寒暑燥湿风火者,是为六气也。五脏者,心肺肝脾肾也。五气者,五脏之气也。由五气以生五志,如“本论”及《五运行大论》俱言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天无纪大论》亦以悲作思。喜怒伤内,故伤气。寒暑伤外,故伤形。举喜怒言,则悲忧恐同矣。举寒暑言,则燥湿风同矣。上文言寒伤形,热伤气,与此似乎不同。盖彼以阴阳分形气,此以内外分形气也。气为阳,血为阴。肝藏血,心藏神。暴怒则肝气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缓而神逸,故伤阳。如“行针篇”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亦各从其类也。厥逆也,言寒暑喜怒之气暴逆于上则阳独实,故满脉阳亢则阴离,故去形,此孤阳之象也。《脉经》曰:诸浮脉无根者死,有表无里者死。其斯之谓欤?固,坚也。重者,重叠之义,谓当阴时而复感寒,阳时而复感热,或以天之热气伤人阳分,天之寒气伤人阴分,皆谓之重。盖阴阳之道,同气相求,故阳伤于阳,阴伤于阴。然而重阳必变为阴证,重阴必变为阳证,如以热水沐浴身反凉,凉水沐浴身反热。因小可以喻大,所伤所病,即其征验。此与上文重寒则热,寒极生热义相上下,所当互求。春病四节,春夏以木火伤人而病反寒,秋冬以寒湿伤人而病反热,是即上文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之义。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天覆于上,地载于下,万物处于两间,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阴主血,阳主气,阴生女,阳生男,故曰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阳左而升,阴右而降也。征,证也。兆,见也。阴阳不可见,即水火可以证见也。万物之能始,谓阴阳能为变化生成之元始也。阴性静,故为阳之镇守。阳性动,故为阴之役使。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以法象言,则地守于中,天运于外。以气血言,则营守于中,卫运于外。朱子曰:“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即是此象。以上正文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此上经文,第一段言天地之功能,皆阴阳之功能以为功能。第二段言人病皆本于阴阳,故治病者必求于本。第三段复明首节之义。第四段言阴阳之变而为病,顺则从,反则逆,顺逆不同,阴阳则一。阴阳者,病之本也,治病必求于本正职[4]此故。第五段言阴阳之升降也,而人身精气之升降亦如之。第六段适征人身与天地阴阳两相吻合。第七段言阴阳二义所包者广,即以水火气味言之,在天在人,尽皆如是。惟其如是,故人得借此气味以资生养。第八段仍属上义,但生人者此气味,害人者亦此气味,贵人之善用耳。第九段仅指气味以言阴阳,而阴阳各具妙义。第十段言阴阳之气化为五行,五行之中火能生人,亦能害人。火非害人,害之者人自害也。第十一段直言正味之阴阳。第十二段言阴阳偏胜则为病。第十三段合天合人,为和为戾,天地有如此,人身亦如此。第十四段总结阴阳大义,其功能之普遍广博周备如是,是以万物尽资之以为始也。阳运乎外,阴守乎中,非守无以为运,非运何以为守?人无一息可离阴阳,阴阳亦未尝一息离于人身,故曰阴阳应象。
按:以上诸条,或言天地之阴阳,或言人身之阴阳,或言气味之阴阳,或言疾病之阴阳,或言水火之阴阳,或言治病之阴阳,反复发论,语若不伦,然于不次之中,正见其所该者广。而人实与天地相似,阴阳应象应之者,应以此也,惟赖博通精明之士能善体之。栢村
天精地形气通于人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五行精气,成象于天,则为七政二十八宿,以定天之度,故曰天有精;布位于地则为山川河海,以成地之形,故曰地有形。惟天有精,故八节之纪正。纪,考记也。惟地有形,故五方之里分。里,道里也。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阳以化气,阴以成形,阴阳合德,变化见矣,故曰天地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阳升阴降,天地之定理。固有如是,第皆有神明运布于其中,是皆天地之神明为之纲纪也。惟神明为之纲纪,所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万古不易,而能体天德以自养者谁耶?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清阳在上,故头配天以养其清。浊阴在下,故足象地以养其静。五气运行于中,故五脏傍人事以养其和。此虽以头足五脏为言,而三才之道实尽备于其身矣。即以五脏六腑九窍言之,无一不与天地之气通。天气,清气也。清气通于五脏,由喉而先入肺,是天之气通于肺也。地气,浊气也,即饮食之气。浊气通于六腑,由嗌而先入胃,是地之气通于嗌也。再以清气通于脏者言,风为木气,肝为木脏,其气相通;雷为火气,心为火脏,其气相通;山谷土气,脾为土脏,其气相通;雨为水气,肾为水脏,其气相通。再以浊气通于腑者言,六经周流,气血如水,在地中之为川,肠胃盛受水谷,如水在地中之为海。更以九窍言,九窍为水注之气,如目之泪,鼻之涕,口之津,二阴之所出,皆是也。虽耳若无水,而耳中津气,湿而成垢,是即水气所致,气至水必至,水至气必至,故言水注之气,犹言水气之注也。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此重申上文言贤人之养身,皆法乎天地之阴阳,如天气、地气、风、雷、谷、雨、川、海、九窍之类皆是也。汗出于阳而本于阴,故以天地之雨名之。雨即人之汗,汗即天之雨,皆阴精之所化。知雨之为义,则可与言汗矣。气本属阳,阳胜则气急,故以天地之疾风名之。知阴阳之权衡,动静之承制,则可与言气矣。天有雷霆,火郁之发也;人有刚暴,怒气之逆也,故语曰雷霆之怒。天地之气升降,和则不逆。天不降,地不升,则阳亢于上,犹人之气逆,胸前苦胀满也。上文言人之阴阳无不合乎天地,故贤人者必法天以治身,设不知此而反天之纪,逆地之理,则灾害至矣。以上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法阴阳
法,则也。言人不知法阴阳,则阴阳更胜,变而为病;能法阴阳则寿命无穷,与天地终。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阳胜者火盛,故身热。阳盛者表实,故腠理闭。阳实于胸,则喘粗不得卧,故为俯仰。汗闭于外,则热郁于内,故齿干。阳极则伤阴,故以烦冤腹满死。阴竭者得冬之助犹可支持,遇夏之热不能耐受矣。冤,郁而乱也。阴胜则阳衰,故身寒。阳衰则表不固,故汗出而身冷。栗,战栗也。厥,厥逆也。阴极者,阳竭于中,故腹满而死。阳衰者喜暖恶寒,故能夏不能冬也。《脉要精微论》亦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更胜,迭为胜负也,即阴胜阳病,阳胜阴病之义。形,言阴阳之病形。能,言气令之耐受也。上言阴阳之变病,此言生死之本原也。七为少阳之数,八为少阴之数。七损者,言阳消之渐。八益者,言阴长之由也。夫阴阳者,生杀之本始。生从乎阳,阳不宜消也。死从乎阴,阴不宜长也。使能知七损八益之道,而得其消长之几[5],则阴阳之柄把握在我,故二者可调,否则未老而衰矣。
按:阴阳二气,形莫大乎天地,明莫著乎日月。虽天地为对待之体,而地在天中,顺天之化;日月为对待之象,而月得日光,赖日以明,此阴阳之征兆,阴必以阳为主也。故阳长则阴消,阳退是阴进,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所以阴邪之进退,皆由乎阳气之盛衰耳。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阴,真阴也。四十之后,精气日衰,阴减其半。真阴已半,所以衰也。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五十,精血渐衰,故体重而耳目不聪。阴痿,阳不举也。六十,阴气内亏,故九窍不利,阴虚而涕泣俱出也。此言常人之大较,至若彭殇不齐[6],则太极初中,又各有其禀赋也。知,谓知损益之道也。同出者,人生同此阴阳也,而知与不知,则智愚之名异矣。智者所见,皆合于道,故察同。愚者各是其是,故察异。愚者失之,智者得之也。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皆智者有余之征兆也。无为者,天地之道也。恬憺者,自然之乐也。从欲,如孔子之从心所欲也。快志,如庄子之乐全得志也。虚无之守,守无为之道也。故欲无不从,志无不快,寿命可以无穷,而与天地同其终矣。谭景升曰[7]:明镜无心,无物不照;昊天无心,万象自驰;行师无状,敌不敢欺;至人无虑,元精自归。能师于无者,无所不之。故镜以察物,物去而镜自镜;心以应事,事去而心自心,此养心之道也。《南华经[8]》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淮南子[9]》曰:得道之士,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卷舒,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此保身之道,知此,则跻圣工夫必有能因学而至者矣。
按:真阴之义,即天一也,即坎水也,丹家谓之“元精”,道书曰“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灵物总属阴”。又曰: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此阳精二字,专指神气为言,谓神必由精而生也。又《钟吕集》[10]曰:真气为阳,真水为阴。阳藏水中,阴藏气中。气主于升,气中有真水。水主于降,水中有真气。真水,乃真阴也。真气,乃真阳也。凡此之说,皆深得阴阳之精义。《本神篇》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由此观之,可见真阴者即真阳之本也。夫水火皆宅于命门,拆之则二,合之则一,造化由此而生,万物由此而出,其在人身为性命之根柢,为脏腑之化原,故许叔微云“补脾不若补肾”,诚独见之真诠,医家之宗旨也。后世有以苦寒为补阴者,伐阴者也,害莫甚矣,不可不为深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天为阳,西北阴方,故天不足西北。地为阴,东南阳方,故地不满东南。日月星辰,天之四象,犹人之有耳目口鼻,故耳目之左明于右,以阳胜于东南也。水火土石,地之四体,犹人之有皮肉筋骨,故手足之右强于左,以阴强于西北也。
何以然?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并,聚也。天地之道,东升西降。升者为阳,降者为阴。阳气生于子中,极于午中,从左升而并于上,故耳目之聪明旺于左,而左手足之便利不及于右也。阴气生于午中,极于子中,从右降而并于下,故手足之便利强于右,而右耳目之聪明不及于左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俱,兼上下而言也。夫邪之所凑,必因其虚。故在上则右者甚,在下则左者甚。盖以天之阳不全于上之右,地之阴不全于下之左,故邪得居之,而病独甚也。以上正文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一日之阴阳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此言阴阳之道,所以无穷。如一日之气,自卯时日出地上为昼,天之阳也;自酉时日入地中为夜,天之阴也。然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如午前为阳中之阳,午后为阳中之阴,子前为阴中之阴,子后为阴中之阳也。故以一日分为四时,则子午当二至之中,卯酉当二分之令,日出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也。此言天地日夜之阴阳,而四时在其中矣。人之阴阳,亦与一日四时之气同。故子后则气升,午后则气降,子后则阳盛,午后则阳衰也。以上出《素问·金匮真言论》
人身之阴阳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之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此言人身之阴阳也。内外以表里言,背腹以前后言。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人身背腹阴阳,议论不一,有言前阳后阴者,如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也;有言前阴后阳者,如此节所谓背为阳腹为阴是也,似乎相左。观邵子曰:天阳在南,故日处之;地刚在北,故山处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东南。然则老子所言,言天之象,故人之耳目口鼻动于前,所以应天阳之东南也。本经所言,言地之象,故人之脊膂肩背峙于后,所以应地刚之西北也,矧[11]以形体言之,本为地象,故背为阳,腹为阴,而阳经行于背,阴经行于腹也。如人之五脏,何以心肺为背之阳,肝脾肾为腹之阴?盖心肺居于膈上,连近于背,故为背之二阳脏;肝脾肾居于膈下,藏载于腹,故为腹之三阴脏。然阳中又分阴阳,则心象人之日,故曰牡脏,为阳中之阳。肺象人之天,天象玄而不自明[12]。朱子曰:天之无星空处谓之辰。故天体虽阳,而实包藏阴德,较乎日之纯阳者似为有间,故肺曰牝脏,阳中之阴也。若阴中又分阴阳,则肾属人之水,故曰牝脏,阴中之阴也。肝属人之木,木火同气,故曰牡脏,阴中之阳也。脾属人之土,其体象地,故曰牝脏,为阴中之至阴也[13]。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五脏以心肺为阳,故居膈上而属手经;肝脾肾为阴,故居膈下而属足经。然阴阳之中又有阴阳之分,故《金匮真言论》曰:“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内为阴,外为阳,理之常也。然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故在内者五脏为阴,脏属里也;六腑为阳,腑属表也。在外者,筋骨深而为阴,皮肤浅而为阳。所以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如五脏皆有血气,六腑亦有血气。血在六腑则阳中之阴,气则阳中之阳也。气在五脏则阴中之阳,血则阴中之阴也。皮肤筋骨,无不皆然。故《天元纪大论》曰“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其义即此。
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阳主外,故受气于四末。阴主内,故受气于五脏。四末,手足末也。
人身有九窍,耳目口鼻七窍为阳窍,阳也;前后二阴为阴窍,阴也。又以阴阳分上下而定人中,何也?偶数属阴,耳鼻目生于唇上,却具偶数;奇数属阳,口与前阴后阴俱生于唇下,却具奇数,是唇居阴阳之界,故曰人中。
头者,诸阳之所会。面者,五脏六腑之荣。鼻属肺,肺和则鼻知香臭矣。目属肝,肝和则目辨黑白矣。口属脾,脾和则口知五谷矣。舌属心,心和则舌知五味矣。耳属肾,肾和则耳闻五音矣。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腰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腑,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将偻附,筋将惫矣。
以上言人身之阴阳,而诸病情在其中矣。以上正文出“阴阳应象大论”
人身阴阳合体
精气之质,涵灵魂而能运动,是为身,显现易见属阳。游魂之灵,依精气而露知识,是为心,晦藏难见属阴。赤子之初,则阳盛而阴微,故心思虽不无,而专以形用,及年少长,则阴盛而阳微,故形体如故,而运用则渐赖心思。人能以吾之形体而妙用其心,即借心之知以穷理,理明而吾身之耳目口鼻一动一静,当行当止,无不各有自然一定不易之规则,仍可资身以检乎其心,体貌整齐严肃,而心自专一。《易》曰:夫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合之者,合以心,合以身也。身不徒身,而心以灵乎其身。心不徒心,而身以检乎其心。内外交资,动静如一。是诚阴阳合德,将与造化为徒矣。岂仅规规于修短,而与王乔争年[14]也哉。
人之阴神曰魄,耳目之聪明是也。人之阳神曰魂,口鼻之呼吸是也。死则谓之魂魄,生则谓之精气。天地之所公共者,谓之鬼神。阴精阳气聚而成物,则自无而向于有,乃阴之变阳,神之伸也。魂游魄降,散而为变,则自有而向于无,乃阳之变阴,鬼之归也。《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知之者,知以此也。
人身,魄也。魄本属阴,何以谓之阳?阳者,气也。气聚成形,有形则显著,故谓之阳。嗜欲起于心。心,阳精也,何以谓之阴?朱子谓口之于味,目之于色,四肢之于安逸,皆重浊粗糟之物,其势沉溺,故谓之阴。又欲念之始,潜藏暗长于胸中,岂非阴乎?栢村
人身阴阳气血精神魂魄集说
天地间,一气而已。一气之屈伸升降者为阴阳,而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互为其根,不相离也。知阴阳之不相离,而人身之阴阳气血精神魂魄皆握其要矣。彼阳气本在上也,实是冬至一阳生于地,而阳起于阴;阴气本在下也,实是夏至一阴生于天,而阴起于阳。水阴,火阳也。然天一生水,本阳也,乃成于地六而属阴,是水本乎天,其成则地也,故生于上而性必润下者,自上而下行也。地二生火,本阴也,乃成于天七而属阳,是火本乎地,其成则天也。故生于下而性必炎上者,自下而上行也。日,阳魂也,其体则阴。月,阴魄也,其体则阳。分之则为二,合之则为一也。是以乾下坤上,天地交而为泰,反是则为否。坎上离下,水火交而为既济,反是则不交,为未济。观天地日月木火,各具一阴阳,而无不有阴有阳,然后知天地水火日月之所以自下而升上,自上而降下,屈之则退藏于内,伸之则固卫于外者,无非本乎一元之气以为运也。理因气致,气因理全,惟赖好学者平昔无事时参得透熟耳。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之生也,负阴抱阳,一身之中,气血精神魂魄浑然毕具。凡气也,魂也,神也,皆阳之属也;精也,血也,魄也,皆阴之属也。统一身之骨肉肌体谓之血,统一身之呼吸温暖谓之气。然血之始生,由气而化;而血之流贯滋养,亦由气行。故总为阴阳之气,而贵阳而贱阴者,又不能不偏重乎气也。
《易》谓天地 缊,万物化醇。 缊化醇,非魂之原欤?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构精化生,非魄之始欤?盖自将受胎之先,已有 缊化醇者为托魂之原,故孕胎之际,斯有构精化生者为成魄之本。是人在母腹中,精气结成胚胎,既已成魄,而渐能活动,即谓之魂也。及形既生矣,精气为物,凡一身之骨骸,皆是也。神,发知矣。游魂为变,凡一身之思为皆是也。舍此便为异说。
虽曰魂阳魄阴,魂动魄静,魂主经营,魄主纳受,而其实阴阳各有灵,魂魄自相守也。盖魂为阳之灵,即知来之神;魄为阴之灵,即藏往之智。故人有善记,有善悟,有神智具全者,其所得厚薄有不齐也。
精神云者,非魂魄之外别有一种精与神,而亦有不可混者。观医家谓心藏神,肾藏精,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而总名之为神,则神之于人,又不可与精意魂魄同类而齐观矣。
心为离火而神发于上,肾为坎水而精沉于下。
肺藏魄,属金,而生水。水,金之液也。故肾水旺则耳目聪明而魄强者,精为之也。苟精竭,则魂亏而形毙。肝藏魂,属木,而生火。火,木之焰也。故离火静则血液充足而魂安者,神为之也。苟神劳则魂亏而气散,医家所谓子能令母虚,子能令母实,正此义也。
神魂精魄,虽分阴阳,而实相关。即耳目之睹记,聪明便可见。魄为魂之藏,而精中固有神,即思虑之透悟明觉便可见。魂为魄之著,而神中自有精。
肺虽阴而统夫气,右肾乃火所自起,水中有火也。《易》曰水火不相射,即此亦可以默会。惟忿惩则火降,欲窒则水升,而洗心退藏于密。圣人吃紧教人,斯其至矣。
精之神谓之魂,神之精谓之魄。魂非神,魂不足以御精。魄非精,魄不足以凝神。精神魂魄合则生,精神魂魄离则死。生则神为主,而阳以统夫阴。死则鬼为主,而阴以摄夫阳。此生死鬼神之大较也。奈何人生营营逐逐[15],只求声色臭味之欲,以为耳目口体之娱,役神以养其骨骸,驱魂以奉其血肉也耶!
是神也,运精气而精气不能为之囿,寓魂魄而魂魄不能为之拘,周流乎天地人物,浩然莫测其端,出入于有无生死,杳然莫窥其际,要之各在当人之身也。邵子谓天之神栖于日,又谓日入地中,构精之象也。人之神虽栖于目,然将寐在脾,熟寐在肾,将寤在肝,正寤在心,果能构会精神于形气之交,则天地交而水火既济,非难事矣。
[1]纪纲:当作“纲纪”。
[2]柢:树木的根。引申为基础。
[3]医和云风:语见《左传·昭公元年》。
[4]职:由于。
[5]几:苗头。
[6]彭殇不齐:寿命长短不一。彭,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
[7]谭景升曰……之道也:语出《类经》卷二《法阴阳》。
[8]南华经:即《庄子》,语出《秋水篇》。
[9]淮南子:语出《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原文为: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
[10]钟吕集:即《钟吕传道集》,传说为钟离权(云房)述,吕岩(洞宾)集,施肩吾(希圣)传,语出《论天地》。
[11]矧:况且。
[12]观邵子曰……不自明:语出明·张景岳《类经》卷二。
[13]朱子曰……为阴中之至阴也:此段语出明·张景岳《类经》卷二。
[14]与王乔争年:与神仙赛健康的意思。王乔,是中国古代修持养生、吐纳导引、通晓健康之道的高人。
[15]营营逐逐:忙忙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