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超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处理
一、转运前的处理
如果出生医院没有NICU或者缺乏处理此类患儿的医疗条件,应尽可能快地转运到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管理,但是转运前应进行相应处理,稳定新生儿内环境。尽可能安排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护理婴儿和操作,尽早联系转运医院。
二、产前糖皮质激素应用
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分娩前24小时以内给予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胎肺成熟,但产前给予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颅内出血、PVL、NEC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因此即使早产不可避免,也应尽可能产前给予糖皮质激素,哪怕仅一剂(详细内容参见第一章第三节)。
三、产房内管理
详细内容请参考本书第二章第一节:早产儿复苏。
(一)尽可能减少热量丢失,避免寒冷损伤,可采取以下措施
1.生后立即放置于聚乙烯袋或用聚乙烯包裹,除眼睛、鼻腔、口腔和脐部外,尽可能多包裹(食品级的大小合适,可以隔热的聚乙烯均可)。
2.其他措施也可以采用,但效果稍差:
●擦干:避免蒸发散热。
●保证接触婴儿的包被预热,减少传导散热。
●放置于远红外辐射台,减少辐射散射。
●婴儿远离空调出风管、风口等,减少对流散热。
注意:毛毯对超低出生体重儿保暖是无效的,因为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来温暖皮肤和毛毯之间的空气。
(二)多数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气管插管(参考第二章第一节)。
选择2.5mm以下气管插管,下列情况下推荐经口气管插管:
●GA<26周。
●气管插管很难通过鼻腔。
●插管医生经验欠缺/经鼻气管插管困难。
经口气管插管的深度6.5~7.0cm;经鼻气管插管深度为7.5~8.0cm;如果气管插管有黑色标志线,黑色标志线至少应通过声带。监测双侧呼吸音是否对称,有助于评估气管插管位置。呼出气CO 2监测证实气管插管位置正确。
(三)正压通气
一旦气管插管,多数婴儿需要IPPV(如果无气管插管,需要给予面罩加压通气),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给予IPPV:
●T组合复苏器(Neopuff)。
●自充气复苏囊。
●麻醉复苏囊(仅适用于有经验的医生)。
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建议应用T组合复苏器,因为可以设定吸气峰压,可以设定PEEP,且压力恒定;可以设定吸入氧浓度。参数设置如下:
●PEEP 5cm H 2 O。
●PIP根据胸廓起伏决定,保证足够的胸廓起伏,但是避免过度。
●呼吸频率40~60pbm。
●如果有可能,尽早给予机械通气(T组合复苏器也可以满足最简单的机械通气)。
(四)生后即刻肌注维生素K 1m g
四、护理
各种操作均应在远红外辐射台上进行,一旦操作完成,尽快将患儿放入暖箱中,最好是双侧暖箱,湿度70%~80%。如果婴儿仍需要放置于远红外辐射台,尽可能给予皮肤温度控制,婴儿直接用食品级的塑料薄膜覆盖,或塑料薄膜间接遮盖。可以用加湿器对周围环境加湿(60%~80%)。
如果婴儿进行机械通气,推荐的参数设置如下:
Ti:0.35s;Te:0.65s;RR:60bpm;PEEP:5cm H 2 O;PIP:初设可根据胸廓起伏决定,保证足够的胸廓起伏,但是避免过度,一般PIP:10~15cmH 2 O,潮气量维持4~6ml/kg, 根据潮气量调节PIP。
需要进行如下监测
●FiO 2:维持SaO 2在90%~95%之间,报警设置范围88%~ 96%(过高的SaO 2增加早产儿ROP和肺损伤的风险)。
●对经皮氧分压监测应谨慎,因为探头需要加热到43~44℃,可能会对皮肤造成灼伤。
●皮肤极度脆弱、易破损,下列物品可以减轻皮肤损伤:
1.所有探头最好均应用水凝胶制剂。
2.所有的缠绕物应给予水状胶质物体。
3.使用弹性非黏胶布固定氧饱和度探头和外周置管。
●胸部X线: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和肺部疾病的严重度。建立静脉通路
●GA<26周尽可能进行脐静脉置管(也可用来留取血标本)。
●大的婴儿可以给予外周静脉置管。
●给予10%GS 80ml/(kg·d)。
●禁食。
如果可能,进行下列实验室检查:
●血糖。
●血气分析。
●血培养。
由于发生败血症的风险高,即使不能获得血培养,也应静脉给予静脉抗生素。
●青霉素类。
●国内新生儿不建议首选庆大霉素,如有需要,可以首选头孢类抗生素以覆盖革兰阴性菌感染)。
大多数婴儿需要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如果考虑存在灌注不良,可以扩容:NS 10ml/kg,部分婴儿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应该监测血压,早产儿容易发生低血压,且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低血压发生率越高,需要处理的低血压也多。
(程国强 张鹏)
【参考文献】
1.Castrodale V,Rinehart S.The golden hour:improving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Adv Neonatal Care,2014,14:9-14.
2.Dupont-Thibodeau A,Barrington KJ,Farlow B,et al.End-of-life decisions for extremely low-gestational-age infants:why simple rules for complicated decisions should be avoided.Semin Perinatol,2014,38:31-37.
3.Rech Morassutti F,Satariano I,Doglioni N,et al.Delivery room management of ELBW infants in Italy.Acta Biomed,2015,86 Suppl 1:7-10.
4.Guillén ,Weiss EM,Munson D,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xtremely Premature Deliveries:A Systematic Review.Pediatrics,2015,136:34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