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CVD)以其四高(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大量的人群调查,从人群中发现CVD的易患者,并予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尤显重要。现已公认高血压是CVD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脏病、糖尿病、口服避孕药是肯定的危险因素,血流变学已作为新的危险指标。危险因素如何导致CVD的机制,如何控制危险因素,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公认的引起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人们很自然地把高血压和卒中联系在一起,因为约80%以上的卒中患者都患有高血压,而脑出血几乎大部分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量资料证实,血压升高水平和卒中的发生成正比关系。有人统计,收缩压超过25.27kPa(190mmHg)时,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增加5倍,即使没有症状,其发生卒中的可能性也比正常血压者高4倍。高血压的主要死亡原因就是卒中,可见高血压已成为卒中的祸根。
长期持续的血压升高,不仅机械地增加血管内压力,而且使脑部已经硬化的小动脉形成一种粟粒大小的微动脉瘤,这些微动脉瘤多发生在小动脉的交叉部位。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瘤体可能破裂而引起脑出血。此外,高血压也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造成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以致坏死,引起点状出血和脑水肿,使血管易于破裂而导致脑出血。属于缺血性卒中的脑血栓形成也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专家指出,高血压同样是引起脑血栓的首要危险因素,因为发现在脑血栓形成患者中,血压升高者要比血压正常者高4倍。从病理角度看,高血压可以损伤动脉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使血管壁渗透性增高,凝血机制增强而抗凝机制减弱,小动脉型的肌层发生透明变性,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导致供血不足。因此,不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不论是出血性性还是缺血性卒中,高血压都是首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
1.高血压的总体患病率
高血压是人群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血压增高,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1949年以来,全国范围内进行的4次大规模的高血压患病率抽样调查提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2.66亿,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比1991年增加1亿多,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控制高血压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重要环节,也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死亡率有效的措施(表1-8-1,图1-8-1)。
表1-8-1 中国1958年、1979年、1991年及2002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概况
图1-8-1 中国1958年、1979年、1991年及2002年高血压患病率对比
2004—2008年开展的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纳入10个省份共50万例35~74岁社区人群,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32.5%,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
2009—2010年开展的全国慢性肾脏病筛查研究和危险因素调查,纳入13个省市自治区,共50 550名社区居民,结果显示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9.6%。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按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估算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3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
2.高血压患病率的城乡、地域、年龄及性别差异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城市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6.8%,农村为23.5%。与1979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城市患病率增加1.5倍,农村患病率增加2.8倍,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图1-8-2)。来自中国115个农村和城市社区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4.3%),中部次之(39.3%),西部最低(37.0%)。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0.6%、35.7%及58.9%,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6.20%,女性为24.10%,男性高于女性。
图1-8-2 中国1979年、1991年、2002年及2012年城乡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对比
二、心脏疾病
心脏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凡引起心脏功能障碍的心脏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心电图表现有左心室扩大或劳损等,无论有无症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比心功能正常者高2倍。约有75%的缺血性卒中死亡患者伴有一种或几种心脏疾患,不论血压在任何水平,心脏疾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明显增高。
有关资料表明,有15.04%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并发缺血性卒中,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有冠心病者比无冠心病者高5倍,心电图显示有左心室肥厚者比无肥厚者高9倍。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或脑动脉硬化常同时合并有冠状动脉硬化,这一点就构成了冠状动脉与脑血循环密切联系的基础。当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时,脑动脉也可同时发生痉挛。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心室前壁,该区域受冠状动脉下行支供血,受左侧颈交感神经的支配,且与主动脉弓、颈动脉窦有密切联系(两者也受颈交感神经的支配)。当左心室前壁发生心肌梗死时,所产生的病理冲动反射到主动脉弓再至颈动脉窦,然后反射至延髓,引起延髓血管痉挛,继而波及大脑血管发生痉挛,致使血液循环迟缓、淤滞、血栓形成、缺氧以及脑水肿等,临床上出现缺血性卒中发作。另外,心肌梗死所致的血压骤然下降,心内血容量减少,心律失常以及心脏内壁血栓脱落的栓子进入脑血管等,均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一)心房颤动(房颤)
1.房颤流行病学
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
2008年发表的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在全国14个省份和直辖市整群抽样30~85岁人群共29 079人,结果显示:中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标准化患病率为0.61%;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后每10年升高2倍,房颤患者中75岁以上人群约占2/3;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9% vs.0.7%);非瓣膜性房颤占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65.2%)。
2013年发表的包含19 363例≥35岁人群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男性为0.78%,女性为0.76%,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且19%的男性患者和30.9%的女性患者伴有心脏瓣膜病。
2015年发表的纳入了3922例60岁以上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平均随访3.8年,基线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房颤患病率分别为2.0%和1.6%,发病率为490/10万。
2.房颤诊治现状
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并未行抗凝治疗。
2004年发表的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只有1.7%的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2012年开展的前瞻性研究纳入了19 6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现952例患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其中只有19.4%出院时服用了华法林。
2014年发表的纳入了2016例房颤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只有16.2%的患者接受抗栓药物治疗。2015年发表的60岁以上人群前瞻性研究,平均随访3.8年,结果显示只有1%的房颤患者接受了华法林抗凝治疗。
(二)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流行病学:2000年涵盖我国10个省市15 518例35~74岁人群的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低于女性(0.7%vs.1.0%),北方高于南方(1.4% vs.0.5%),城市高于农村(1.1% vs.0.8%)。
2012年开展的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目前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54.5%为男性。心力衰竭主要合并症的构成发生明显变化,瓣膜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高血压(54.6%)成为其最主要的合并症。
(三)冠心病
1.冠心病流行病学
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7—2009年北京市25岁以上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监测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标化发病率总体为166.4/10万,其中男性为218.5/10万,女性为115.2/10万;城区为144.3/10万,近郊为154.7/10万,远郊为195.8/10万;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58.4/10万、169.4/10万和171.2/10万,2009年比2007年上升了8.1%。
2013年开展的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口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0.2‰,明显高于2008年第四次调查(7.7‰)及2003年第三次调查数据(4.6‰),其中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地区(12.3‰vs.8.1‰)(图1-8-3)。
图1-8-3 2003年、2008年及2013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比较
2013年发表在《柳叶刀》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23年间全球冠心病死亡人数增加34.9%,中国增加120.3%,中国冠心病死亡人数占全球冠心病死亡的13.0%。
《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2002—2014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态势,总体上城市地区冠心病死亡率略高于农村地区(图1-8-4),男性高于女性。
图1-8-4 2002—2014年中国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2.冠心病诊治现状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网络申报数据显示,2009—2014年我国PCI总例数增加趋势明显,从228 380例(2009年)增加至500 946例(2014年),增加了1.19倍;但近年来增幅逐渐放缓,2014年增幅为10.22%,为近5年来最低。
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者较多,尤其是脑血栓形成,这是因为糖尿病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胰岛素不足,原来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贮存的量减少,脂肪大量分解为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同时,胆固醇合成旺盛,使血中的脂质特别是胆固醇增加,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增高,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有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没有糖尿病的人要多5~6倍,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使动脉壁内脂肪沉着,可使全身微血管的内皮增厚,管腔缩小,还可促进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等大血管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糖尿病者易发生动脉硬化,常合并冠心病或卒中,血糖控制不好,要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发生冠心病和卒中的机会要大些。糖尿病本身即属于增加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加上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血脂高、血黏度高,很容易造成血栓的形成。所以,预防糖尿病和积极控制血糖,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一)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现状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同时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将空腹血糖>5.5mmol/L作为筛选指标,高于此水平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显示:糖尿病城市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
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对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应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年的诊断标准[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患病率为11.6%;应用WHO 1999年的诊断标准,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9.7%。
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患病及管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0.2%,女性为9.0%,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002—2012年,我国3次糖尿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汇总见图1-8-5。
图1-8-5 2002—2012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结果汇总
根据我国2007—2008年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WHO 1999年诊断标准)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男性为16.1%,女性为14.9%,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逐步增高(表1-8-2)。
表1-8-2 2008年中国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
(二)糖尿病的诊疗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总体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6.1%、33.4%、30.6%。60~69岁年龄段人群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最高;70岁以上人群的控制率最高。男女相比,女性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高于男性(图1-8-6)。
图1-8-6 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诊疗现状
四、高血脂
血液里的脂肪主要含有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成分。正常人血液里的总胆固醇含量在5mmol/L以下,甘油三酯含量在1.65mmol/L以下,通常超过这些数字就算“高脂血症”。血脂过高会使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着,加速动脉硬化。人们都已知道长期摄入高脂肪饮食,不仅使人肥胖,而且会引起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因此血脂高也成为可能发生卒中的危险因素。
当人体摄入胆固醇后,胆固醇在血液中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通常脂蛋白有3种,按其粒子大小顺序,称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会渗入血管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却发挥着将沉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剥离下来并带回肝脏去的清洁工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报告,北美洲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尽管摄入大量脂肪饮食,但患动脉粥样硬化者甚少,这是因为他们喜欢食用大量海洋生物如海贝、牡蛎和鱼子酱。研究发现在海洋生物中20%以上的脂肪属于二十碳五烯酸,它在体内可转化为带3个双键的前列环素PGI3 和血栓素TXA3 。而一般脂肪如猪油在体内转化为带2个双键的前列环素PGI2 和血栓素TXA2。前者即TXA3与后者TXA2不同,TXA3不引起血小板聚集。二十碳五烯酸被认为是防止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有保护血管而不易形成血栓的作用。
(一)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
2002年和2012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开展了两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0年来中国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从2002年的18.6%上升至2012年的40.4%,增长了1.17倍(图1-8-7)。
图1-8-7 2002年和2012年中国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对比
2007—2010年中国慢性肾脏病调查共抽样调查43 368名居民,显示被调查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3.97%,其中高TC、高LDL、低HDL和高TG患病率分别为7.50%、7.96%、15.31%和12.17%。
(二)血脂异常具有年龄、性别和城乡差异
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且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2007—2008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异常研究(CNDMDS)调查了14个省市≥20岁人口共计46 239人,结果显示:50岁以下人群,女性TC临界增高(5.18~6.21mmol/L)和TC增高(≥6.22mmol/L)患病率均低于男性;而50岁及以上人群,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图1-8-8,图1-8-9)。
图1-8-8 2007—2008年CNDMDS研究不同性别-年龄组TC临界增高患病率
图1-8-9 2007—2008年CNDMDS研究不同性别-年龄组TC增高患病率
2007—2010年中国慢性肾脏病调查共抽样调查43 368名居民,结果显示: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41.92% vs.32.47%),城市高于农村(图1-8-10)。
图1-8-10 2007—2010年中国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城乡差异
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研究结果显示,≥18岁人群高胆固醇(TC≥6.22mmol/L)、高甘油三酯(TG≥2.26mmol/L)、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4.14mmol/L)和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mmol/L)患病率的总体趋势为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表1-8-3)。
表1-8-3 2010年中国≥18岁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40.4%,其中城市患病率为39.9%,农村为40.8%,差异不明显;男性患病率为47.0%,女性为33.5%,男性高于女性;18~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各年龄段血脂异常总患病率分别为38.9%、43.3%和40.8%。各具体血脂指标患病率见图1-8-11。
图1-8-11 2012年中国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
(三)血脂异常诊治现状
我国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明显低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危险因素。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8岁血脂异常人群知晓率仅为3.2%,其中男性和女性知晓率分别为3.4%和2.7%,城市和农村知晓率分别为7.0%和1.5%。
2004年亚洲心血管病国际合作研究(InterASIA)调查15 540例中国人群,结果显示男性高胆固醇血症(TC≥5.18mmol/L)知晓率为8.8%,女性为7.5%。
2015年纳入20 570例住院患者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首发卒中患者高LDL-C血症的知晓率仅为9.1%,复发性卒中患者高LDL-C血症的知晓率为16.1%。
2007—2008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异常研究(CNDMDS)调查46 239例20岁及以上中国人群,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知晓率分别为12.8%和9.3%,治疗率分别为6.1%和4.1%。
2005年北京市17 000例常住居民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率为13.0%,男女分别为11.0%和15.1%。血脂异常控制率只有4.3%,其中男女分别为3.2%和5.5%。
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又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为脑血管暂时血液供应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几分钟至几小时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可在24小时以内完全恢复。发作间歇期无神经系统缺损征象,但可有反复发作。目前多数认为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发作系由脑小动脉中微栓塞引起,此种栓子主要来源于颅外颈部较大的动脉,即颈动脉或椎动脉,或主动脉弓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表面的血栓碎片脱落。此外,脑血管痉挛或心功能不全等引起血压降低、血液成分异常等,均可为诱发因素。
TIA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先兆因素,故亦被列为CVD的危险因素。对TIA的调查研究认为,有1/3的患者发作自行停止,约有1/3的患者可反复发作,另1/3的患者最后发生脑梗死或心肌梗死。近年来研究发现,TIA后发生CVD者仅占10%,而死于CVD者约占16%。TIA是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与缺血性卒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量研究显示,患者在近期有很高的卒中发生风险。相关荟萃分析指出,患者发病后第2天、第7天、第30天和第90天内的卒中复发风险分别为3.5%、5.2%、8.0%和9.2%,上述数据证实TIA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完全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信号。2010 年我国TIA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标化的TIA患病率为2.27%,知晓率仅为3.08%,在TIA人群中,有5.02%的人接受了治疗,仅4.07%接受了指南推荐的规范化治疗。研究估算,全国有2390万TIA患者,意味着TIA已成为中国沉重卒中负担的重要推手。根据国内外经验,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也是减轻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方法。
六、吸烟与饮酒
吸烟与饮酒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吸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成为肺癌的重要发病原因。其中纸烟的烟雾中一氧化碳浓度高达4%,一氧化碳会使动脉内皮细胞的肌球蛋白收缩,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促使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壁上,易形成动脉硬化。吸入体内的尼古丁使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或血管痉挛,使血流阻力增大,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同时,肾上腺素释放可促使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也易黏附在有损伤的动脉壁上,血小板发生释放和聚集使血管收缩阻力增大,血液黏滞性进一步升高。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所含的乙醇,它能损伤大脑细胞和麻痹大脑皮质。酒会使人的智力减退,胆固醇增加,促进动脉硬化,还会引起血管反应性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能引起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饮酒能激活血液中凝血系统并促进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还刺激血管平滑肌使脑血管痉挛,产生脑缺血。有关资料表明,酗酒者男、女脑血管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和4倍。故乙醇中毒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一)吸烟
1.吸烟流行病学现状
(1)总体吸烟率:
我国人群吸烟率较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但近年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84年进行的全国吸烟抽样调查,共纳入519 600人,结果显示,我国人群吸烟率为33.9%,其中男性为61.0%,女性为7.0%。
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覆盖122 700人,结果显示吸烟率为37.6%。
2002年,中国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总吸烟率为35.8%,男性吸烟率为66.0%,明显高于女性(3.1%)。
《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中国项目报告》覆盖中国28省人群,调查结果表明中国15岁以上总吸烟人数3.56亿,被动吸烟者7.38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62.8% vs.3.1%),农村人群明显高于城市人群(29.8%vs.26.1%)。
我国成年人吸烟率具有地域差异。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对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群吸烟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男性当前吸烟率(64.2%)明显高于女性(2.1%),且各地区间的吸烟率及吸烟量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哈尔滨(10.5%)和四川(8.5%)项目地区的女性当前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湖南和四川项目地区的男性当前吸烟率(68.8%和67.2%)及每日吸烟量(20.9支和21.5支)均较高;海口每日吸烟量最高(21.9支);甘肃当前吸烟率最高(71.4%)。
(2)青少年吸烟率:
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GYTS)2014中国项目显示,中国青少年(13~15岁)的总体烟草使用率为6.9%;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8.8%,男生为28.9%,女生为7.7%,其中13岁以前尝试吸烟的比例为82.3%。超过50%的学生报告在室内公共场所(57.2%)和学校(54.5%)暴露于二手烟。
2015年发表的纳入了45项研究的针对12~17岁或初、高中学生吸烟状况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2001—2005年男性吸烟率为46.03%,相对于1981—1985年(39.04%)增长不明显;女性吸烟率则增长显著,从1981—1985年的2.47%增长到2001—2005年的19.72%。
(3)被动吸烟率:
被动吸烟,也称二手烟暴露,指不吸烟者在家中或工作场所暴露于他人吸烟时的烟草烟雾。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中国15岁及以上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男女之间、城乡之间无明显差异。
2016年一项针对我国农村居民被动吸烟率的荟萃分析,共纳入26篇研究,包含被动吸烟者95 660人,不吸烟者228 947人,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男性被动吸烟率45.7%,女性为47.5%,农村女性被动吸烟率高于男性;其中在公共场所的被动吸烟率为22.1%,在工作场所的被动吸烟率为34.2%,在家庭中被动吸烟率最高,达到71.3%。
2.吸烟与脑卒中关系
吸烟与被动吸烟可增加脑卒中发病与死亡风险。为验证吸烟或戒烟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1986—2000年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中国男性现在吸烟者发生各种脑卒中的总风险增加39%,其中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49%。吸烟量超过15支/天、吸烟年限超过25年的男性吸烟者,其总体卒中风险和缺血性卒中风险均显著增加。
2009年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上的一项关于吸烟对中国人群死亡率影响的研究显示,大约有11%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归因于吸烟,吸烟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病风险分别是不吸烟者的1.37倍和1.21倍。
2010—2012年的归因死亡研究对天津市38 312例18~69岁男性死亡者进行分析,吸烟者平均损失5年的寿命,脑卒中死亡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41倍。
二手烟暴露可增加卒中发生风险。2015年一项针对二手烟暴露和卒中之间关系的荟萃分析,纳入了7项研究共52 263名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二手烟暴露人群的脑卒中风险增加35%。
戒烟可使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迅速降低。中国西安队列35年随访研究显示,与继续吸烟者比较,戒烟2年以上者,血栓性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16%~24%。
(二)饮酒
1.饮酒流行病学现状:
《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15岁以上人群饮酒率为14.7%,城市和农村的饮酒率基本相同,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8.0%vs.2.0%)(图1-8-12)。
图1-8-12 2013年15岁及以上人群饮酒率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中国≥18岁人群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L(折合为纯酒精的体积),男性显著高于女性(5.6L vs.0.3L);农村高于城市;50~59岁年龄段年酒精摄入量最高(4.2L)。
2.饮酒与脑卒中发生风险
1999年对64 338例≥40岁的中国男性人群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与少量饮酒或戒酒者相比,大量饮酒者(每周酒精摄入超过300g)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22%,卒中死亡风险增加30%。
一项纳入35个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每日摄入酒精超过60g的人群发生卒中的风险增加64%,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69%,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增加118%;然而,每日酒精摄入<12g的人群,卒中发病风险降低17%,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降低20%。
一项纳入27个研究共计1 425 513人的荟萃分析,随访6.1~35.0年,结果显示轻度饮酒(<151g/w)可减少15%的脑卒中发病风险、19%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和33%的脑卒中死亡风险;重度饮酒(>300g/w)会增加20%的脑卒中发病风险;提示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与饮酒量之间呈“J”形风险曲线关系。
七、超重与肥胖
超重与肥胖流行特征
1.成人超重与肥胖流行特征
2002年和201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10年来我国人群超重率及肥胖率增长显著,分别从17.6%、5.6%增长至30.0%、8.7%。
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达到30.6%、12.0%和40.7%。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按照中国标准(BMI≥24kg/m 2为超重;BMI≥28kg/m 2为肥胖),2012年我国≥18岁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BMI≥25kg/m 2为超重;BMI≥30kg/m 2为肥胖)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7.1%和5.2%(图1-8-13)。
图1-8-13 2002—2012年中国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变化
我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率呈现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18岁及以上调查人口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4.8%和5.4%,城市人口超重率为27.1%,高于农村人口(22.4%)。
我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率呈现女性高于男性的特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对10个地区的人群超重及肥胖作了现况分析。结果显示,2004—2008年间我国10个地区的整体女性的超重及肥胖(BMI≥24kg/m 2)率为45.3%,高于男性的超重及肥胖率(41.7%);另外女性中心性肥胖率(WC≥80cm)为44.6%,亦高于男性中心性肥胖率(WC≥85cm)(38.3%)。
2.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流行特征
1985—2010年我国共进行5次学生(7~18岁)体质与健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重、肥胖率明显增加,分别从1985年的1.1%和0.1%增加至2010年的9.6%和5.0%,分别增长了8.7倍和38.1倍。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与2002年相比分别上升5.1%和4.1%;2013年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4%和3.1%,与2002年相比分别上升1.9%和0.4%。
3.超重和肥胖与脑卒中的关系
超重和肥胖可明显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1982—1985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24 900例人群中(年龄35~59岁)进行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平均随访15.2年,结果显示,超重(BMI为24~27.9kg/m 2)和肥胖者(BMI≥28kg/m 2)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体重者(BMI为18.5~23.9kg/m 2)的2.03倍和1.98倍。
1987年开滦研究调查我国26 607例年龄≥35岁的人群,随访11年结果显示,BMI≥30kg/m 2的人群脑卒中发生风险为正常体重人群的2.20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80倍。
2002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共纳入76 227人,结果表明,BMI每增长2kg/m 2,脑卒中发病风险增高6.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高18.8%;而将BMI控制在24kg/m 2以下的男性可使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减少15%,女性可减少22%。
八、体力活动不足
体力活动不足的判断标准
目前,我国体力活动不足判断标准的依据仍基于国外研究结果,缺乏针对中国人群的相关研究。当前国际上大多数研究采用体力活动量作为判断体力活动不足的标准,将体力活动量消耗<1000kcal/w定义为体力活动不足。
1.体力活动现状及变化趋势
1997—2009年我国9个省区18~49岁成年居民身体活动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显示,与1997年相比,2009年男性总体力活动量(MET-h/w)下降了29%,女性总体力活动量下降了38%。
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显示,以每周运动≥3次、每次中等强度及以上运动(运动时测心率120次/分以上)≥10分钟为有效体育锻炼,成年人群参加有效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11.9%。与其他年龄组相比,25~44岁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低。
《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15岁人群体育锻炼(每周至少1次主动参加体育训练或比赛)率为27.8%。其中城市人群为41.9%,显著高于农村(13.6%);与2003年调查数据相比,体育锻炼率明显升高(上升了7.4%)。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3年20~69岁居民经常锻炼率为18.7%,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18.6% vs.18.9),城市高于农村(22.2% vs.14.3%)。
2.体力活动不足与脑卒中
目前,国内仍缺乏关于体力活动不足与脑卒中关系的数据,部分研究显示体力活动不足可增加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发生风险。2004—2008年进行的横断面研究,纳入30~79岁人群共50余万人,结果显示体力活动每增加14MET-h/d,BMI减少15%。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对18~59岁男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缺乏体力活动人群罹患高血压、高血糖、高TG、低HDL-C、中心性肥胖等的风险显著增高。
九、睡眠
(一)睡眠呼吸紊乱与脑卒中
睡眠呼吸紊乱主要是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指睡眠期间呼吸暂停反复发生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主要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主。
对上海市30岁以上共8081例人群的OSAHS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打鼾者占57.11%,中、重度打鼾者占23.73%;随着年龄的增加,打鼾者比例逐渐增加,70岁后呈下降趋势;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为标准,人群OSAHS的发生率为20.39%。
我国尚无大规模的关于SAHS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国外学者在2001年对6424名研究对象进行跟踪随访发现,脑卒中与睡眠呼吸紊乱存在线性相关性,随着OSAHS患者AHI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着增高。AHI>11次/小时的患者与AHI<1.4次/小时患者相比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58%。
(二)睡眠时间和脑卒中的关系
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浙江省桐乡市项目点57 704名30~79岁常住居民数据显示,14.43%的男性和15.30%的女性报告睡眠时间≤6小时/天,5.39%的男性和5.95%的女性报告睡眠时间≥10小时/天。进一步分析发现,与7小时/天睡眠时间相比,男性睡眠时间过长(睡眠时间≥10小时/天)增加脑卒中患病风险1.11倍,女性增加1.13倍。未发现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天)与脑卒中发病风险有明显统计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