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节 腹痛

腹痛主要是指膈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有胀痛、刺痛、绞痛、隐痛等不同的疼痛性质,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腹部不同部位可有按压痛。临床上一般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
一、病因
1.急性腹痛
(1)腹膜炎症:如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腹膜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2)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等。
(3)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4)脏器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肠绞窄、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带状疱疹等。
(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等。
(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腹型过敏性紫癜、尿毒症、铅中毒等。
2.慢性腹痛
(1)腹腔内脏器的慢性炎症: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等。
(2)空腔脏器的张力变化:如胃肠痉挛、胃肠或胆道运动障碍等。
(3)胃、十二指肠溃疡。
(4)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如慢性胃肠扭转、十二指肠壅滞等。
(5)脏器包膜的牵张:如肝淤血、肝炎、肝癌等。
(6)中毒与代谢障碍:如铅中毒、尿毒症等。
(7)肿瘤压迫与浸润:以恶性肿瘤多见,与肿瘤压迫、浸润感觉神经有关。
(8)胃肠功能紊乱:如胃肠神经症。
二、发病机制
腹痛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以下3种:
1.内脏性腹痛
腹腔内脏器和脏层腹膜由自主神经支配。当腹部某一器官受到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时,信号经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再传入大脑产生疼痛。其疼痛特点为:①疼痛部位不确切:多接近腹中线。②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或灼痛。③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2.躯体性腹痛
腹壁、壁腹膜和肠系膜根部由中枢神经系统支配。来自腹膜壁层的感觉信号经体神经传入脊髓根,反应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其疼痛特点为:①定位准确:常出现于受累器官邻近的腹膜区域;②疼痛剧烈而持续;③可伴有局部腹肌强直;④疼痛可因咳嗽及体位变化而加剧。
3.牵涉痛
是指腹部器官病变所致的疼痛定位于体表,有时远离该器官内脏神经传导的部位,这是由于内脏神经的传导与体神经的传导进入脊髓同一节段,引起该体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疼痛。其疼痛特点为:①疼痛部位较明确;②疼痛较剧烈;③局部可有压痛、肌紧张及皮肤过敏等。
三、鉴别诊断
1.鉴别要点
(1)腹痛的部位
1)中上腹部疼痛: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胰腺疾病。
2)右上腹疼痛:多见于胆囊炎、胆石症、肝脓肿等肝胆病变。
3)右下腹疼痛:多见于阑尾炎。
4)脐周疼痛:多见于小肠疾病。
5)下腹疼痛:多见于结肠疾病、妇科炎症性疾病等。
6)弥漫性腹痛:多见于弥漫性腹膜炎、机械性肠梗阻等疾病。
(2)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1)突发的中上腹剧烈刀割样疼痛、烧灼痛多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或刀割样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多见于急性胰腺炎。
3)中上腹持续隐痛,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炎症与溃疡。
4)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辗转不安,多见于胆石症。
5)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多见于胆道蛔虫症。
6)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伴腹壁肌紧张或板样强直多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诱发因素:胆囊炎发作前常有过食油腻食物史;急性胰腺炎常由酗酒、暴饮暴食诱发;腹部受暴力作用可致肝脾破裂。
(4)与体位的关系:胃黏膜脱垂病人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烧灼痛在躯体前屈时明显,直立位时可减轻;胰腺癌患者仰卧位时疼痛明显,前倾位或俯卧位时减轻。
2.急性腹痛
(1)急性右上腹疼痛
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多见于女性,多因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或受凉而诱发。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剧痛,间歇性加重,向右肩及右背部放射,伴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
2)胆道蛔虫症:多见于青少年,有蛔虫病史。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样疼痛,辗转反侧,常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间隙期如常。十二指肠镜及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3)胆囊扭转:多发于老年女性,常突发右上腹持续剧烈绞痛,可向右肩部放射。查体可见腹肌紧张,胆囊区可触及能活动的包块,触痛明显。
4)急性肝炎:除肝区疼痛外,还伴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多有黄疸、肝脏肿大、压痛等体征,肝功能明显受损。
5)肝破裂:多由腹压增高或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由右上腹逐渐蔓延至全腹,多伴有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体格检查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血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总数升高;腹部X线检查左膈抬高,运动受限;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及胆汁。
6)右侧肋间神经痛:疼痛沿病变的肋间神经分布,伴肌痉挛与压痛。一般无发热、呕吐、白细胞升高等表现。
7)右侧胸膜炎及右侧肺炎:多为持续性疼痛,向肩部放射,常伴有胸痛和咳嗽症状,查体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啰音。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炎症改变。
(2)急性中上腹及脐周疼痛
1)急性胃肠炎:多因进食不当、饮酒、感冒等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上腹部常有压痛。胃镜检查可确诊。
2)急性胰腺炎:多发生于暴饮暴食或酗酒后,主要表现为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发热、呕吐等。查体可有左上腹或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尿淀粉酶升高,腹部B超和CT等检查可确诊。
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明确的溃疡病史,突发剧烈扩散性腹痛,可伴有发热、休克等症状,腹膜刺激征阳性。X线检查可确诊。
4)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可为上腹部疼痛,患者常有心血管病史,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可确诊。
5)肠系膜动脉急性阻塞:多见于有心血管病史老年人,以弥漫性剧烈腹痛、呕吐、发热、腹胀、肠鸣音改变等为特点,腹部CT检查、动脉造影有诊断价值。
(3)急性左上腹疼痛
1)脾破裂:主要表现为腹痛、急性贫血、休克,腹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查体左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2)脾梗死:常有慢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史,表现为突然剧烈的左上腹刺痛常向左肩胛部放射,深呼吸或转动体位可使腹痛加剧,查体脾曲可听见摩擦音。
(4)急性下腹部疼痛
1)急性阑尾炎:初起为脐周或中上腹疼痛,继而转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症状,查体右下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白细胞升高。腹部B超检查可确诊。
2)急性盆腔炎:主要发生于生育期妇女。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剧烈疼痛、发热、白带增多,查体可见下腹部明显压痛,肛门及阴道指诊及超声检查可确诊。
3)异位妊娠破裂:见于育龄期妇女,以停经、腹痛、阴道流血、可伴有失血性休克为主要表现,查体下腹部明显压痛,阴道检查可见宫颈有抬举痛,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尿HCG、超声检查可确诊。
4)卵巢囊肿蒂扭转:主要表现为突发下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查体患侧下腹部压痛,可触及肿块。阴道指诊触及触痛性肿块可确诊。
5)肾、输尿管结石:以阵发性腰腹痛、血尿、肾区或输尿管压痛等为特点,X线、超声检查、泌尿系造影可确诊。
(5)急性全腹痛
1)急性腹膜炎:可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多由血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全腹痛、寒战、高热、呕吐等症状。继发性腹膜炎多由腹腔内脏器病变引起。查体可见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液检查、X线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急性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麻痹性、血管性三类,以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3)大网膜扭转:常有外伤或过度用力等诱因。疼痛部位较固定,卧位或弯腰可缓解,可触及腹部包块。一般经手术探查方可确诊。
4)血卟啉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腹部、神经系统三大症候群。尿卟胆原、尿卟啉检查可确诊。
5)腹型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腹痛剧烈,呈绞痛或钝痛,部位不固定,常伴有腹泻。每次发作腹部症状与体征表现不一致,体征不如症状明显。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慢性腹痛
(1)慢性右上腹痛
1)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隐痛,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血清肝炎标志物阳性、肝功能异常。
2)肝癌:主要表现为肝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进行性消瘦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浓度升高。腹部B超、CT、MRI可明确诊断。
3)慢性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绞痛,多由结石、寄生虫等引起。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2)慢性中上腹痛
1)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痛、钝痛或隐痛,伴有反酸烧心、食欲减退等症状,服用抗酸药物可缓解。胃镜检查可确诊。
2)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查体可有上腹部压痛。胃镜检查可确诊。
3)胃癌: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或钝痛,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胃镜检查可确诊。
4)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胀痛或钝痛,可放射至腰背部,常与进食有关,伴有嗳气、恶心、呕吐、脂肪泻等症状。B超、CT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5)胰腺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并向右肩部及腰背部放射,夜间及卧位时加重,坐位及前倾位减轻,常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瘦等症状。胰头癌可有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腹部B超、CT、ERCP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6)小肠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多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伴有腹部包块。全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及胶囊内镜检查有助于其的诊断。
(3)慢性左上腹痛
1)胰腺的慢性炎症及肿瘤也可见左上腹疼痛。
2)慢性脾周围炎:常为脾脓肿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左上腹持续性疼痛,伴发热,查体可有局部的压痛及叩击痛。腹部B超、CT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4)慢性右下腹痛
1)慢性阑尾炎:多为急性阑尾炎缓解后遗留下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或间歇性隐痛,伴有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常因饮食不当引起。右下腹可有局限性、固定压痛。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及X线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2)肠结核:多见于青少年,回盲部好发。主要表现为右下腹或脐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伴有大便习惯的改变。查体可见下腹部压痛,增殖性可扪及包块。结核菌素试验、大便抗酸杆菌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慢性下腹痛
1)慢性膀胱炎:常有反复发作的下腹部疼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腰骶部疼痛、脓尿、细菌尿等症状。小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
2)慢性盆腔炎:多有妇科感染病史,主要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经前加重,伴有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痛经、不育等症状。妇科检查及B超可帮助诊断。
3)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轻度下腹部隐痛,伴有早泄、遗精或射精痛,小便终末有黏性分泌物,并可为血性。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增大或缩小变硬,并有触痛。前列腺检查及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6)慢性左下腹痛
1)慢性细菌性痢疾:常表现为左下腹发作性痉挛样疼痛,伴有里急后重与黏液脓血便,大便化验有脓细胞、大便培养有细菌生长可确诊。
2)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左下腹阵发性绞痛,排便后缓解,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3)直肠、乙状结肠癌:以左下腹隐痛、消化不良、体重减轻、排便习惯改变等为主要表现。结肠镜检查可确诊。
4)结肠憩室与憩室炎:常见于50岁以上患者。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及降结肠,表现为下腹疼痛与压痛、发热、排便习惯改变等,白细胞增高、结肠镜检查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