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宫学养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清宫调养话膏滋

膏滋,又称“膏方”,是中华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以来,它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膏方长期为宫廷享用,抑或是帝王用来赏赐宠臣,或是贵族之间作为礼物互相馈赠。而今当普通百姓逐渐认识到“冬令进补”时,膏方不仅在江浙沪等南方地区盛行,也慢慢传到了北方。我们在研究清宫医案时,亦发现清代宫廷中对于膏方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明目延龄膏、润肺和肝膏、扶元益阴膏、调气化饮膏、二冬膏、资生健脾膏、清热养肝活络膏等等,涉及养生、防病、治病及服用方法的方方面面。本章我们就一起走近这“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清宫膏方。

膏剂为中医传统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有外用与内服之分,外用膏剂就是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膏药,它的出现比内服膏剂要早。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羊脂类药物,用于涂搽皮肤防治皲裂,被认为是早期膏方的雏形。后来的《五十二病方》中也记载了诸如“肪膏”、“猪膏”等外用软膏。

而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内服膏方,内服膏方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了大乌头膏、猪膏发煎。这些可以说是对内服膏方的较早记载。到了唐朝,“药王”孙思邈在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几个“煎”,如“苏子煎”,另有王焘《外台秘要》中记载的“古今诸家煎方六首”,与现代的内服膏方大体一致。到了宋朝,膏方“膏”逐渐代替“煎”,膏方的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

明清时期,膏方的发展已经十分繁荣。清宫原始医药档案中的长寿医方除了丹剂,就是膏方最多。仅《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收录慈禧太后的内服膏方就在三十首左右,如用于延寿的菊花延龄膏,用于补益的扶元和中膏,用于治疗眼病的明目延龄膏,用于止咳化痰的二冬膏等等。另外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在古代就有广泛记载的琼玉膏,它在清宫中亦是广泛使用。

然而,膏方终究只是统治阶级才能享受的佳品,寻常百姓因为战争与贫穷,有的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又何谈服用膏方呢。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养生防病治病之法,于是膏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