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是包括以过度恐惧、焦虑及相关行为紊乱为共同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它会使患者感到痛苦,导致社会功能损害,是最常见的一组心理障碍。2005年,美国的研究数据显示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罹患焦虑障碍。女性一生中发生焦虑障碍的可能性高于男性,女性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30.5%,而男性为19.2%。我国2009年四省(山东、浙江、甘肃、青海)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焦虑障碍的月患病率为5.6%,且女性高于男性(7.25%与4.06%)。

恐惧是对真实的或者所感知到的迫在眉睫的威胁的情感反应,而焦虑是莫名其妙的提心吊胆,或对未来危险的预期。这两种状态有部分重叠,但二者也有所不相同,恐惧往往与战斗或逃跑所必需的快速自主神经唤起(autonomic arousal)、意识到面临危险、逃跑行为有关,而焦虑往往与肌肉紧张、为应对将来的危险的警觉性、小心谨慎或回避行为有关。恐惧或焦虑水平有时候可以被普遍的回避行为减少,如患者选择不出门,整日待在家里,以减轻恐惧或焦虑。惊恐发作是一种以特殊类型的恐惧反应为突出特征的焦虑症。惊恐发作由于没有特定的恐惧的对象或情境,因而属于焦虑障碍的范畴,但其临床表现为突出的恐惧反应。

焦虑本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焦虑、恐惧能够使个体对生存威胁产生警觉,并采取适当的行为,因而具有帮助个体适应证的功能;适当的焦虑可以改善个体的功能水平。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可能感到焦虑、紧张、害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是恰当的。不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例如,面临重要的考试,个体感到有些紧张,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提高,有助于个体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只有当焦虑、恐惧过于强烈,与刺激、实际或可能的危险不一致,或者在公认无害的环境中诱发、甚至在根本没有任何原因时发生,才被视为病理性的。临床上判断患者的恐惧或焦虑是不是过度和不合适的,需要考虑患者所处的文化背景。

很多焦虑障碍产生于童年时期,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往往会长期存在。焦虑障碍因产生恐惧、焦虑、或回避行为的对象或情形及相关的认知意念的不同形式而不同。不同类型的焦虑障碍之间常共病,可以通过仔细检查患者所害怕或回避的情形类型、相关的想法或信念的内容加以区分和鉴别。DSM-5将焦虑障碍分为: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选择性缄默(selective mutism)、特定恐怖症(specific phobia)、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ocial phobia)、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广场恐怖(agoraphobia)、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精神活性物质或药物所诱发的焦虑障碍(Substance/medication-induced anxiety disorder)等。本章重点介绍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广场恐怖及特定的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