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大家郭可明治疗乙脑实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张学文序

我在多次学术活动上说过,中医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急症上,尤其体现在防治瘟疫上。中医学术发展是以治疗急症为始,都是先有中医防治急症的重大突破,尔后才有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我国最早的医事制度是以防治急症为主的,商周时分医科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疾医的职责主要是防治急症。《周礼·天官》云:“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黄帝内经》将突然昏厥、病势发展急骤的疾病称为“厥证”,将以发热为主的外感时行疾病称为“伤寒”,并提出土疫、木疫(木疠)、火疫(火疠)、金疫、水疫,开中医急症认识之先河。汉末,瘟疫流行,医圣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黄帝内经》为指导,总结当时防治经验,著《伤寒杂病论》,构建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金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因既往防治方法疗效不佳,医家以《黄帝内经》为依据,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体系,发展和完善了温病学说。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上有些文明古国,都因瘟疫流行而消亡。而中华民族历经多次瘟疫仍得以昌盛,就是因为中医药有系统的有效的瘟疫防治理论和方法。20世纪50年代,西北地区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河北石家庄地区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在温病学说指导下,采用清热解毒养阴等方法治疗,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疗效。1954年石家庄乙型脑炎流行时,在西医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死亡率近50%,为提高疗效,成立了以石家庄传染病医院郭可明老中医为组长的中医专家组。在郭可明先生的主持下,专家组根据中医温病理论,基于时值暑季,气候炎热,从暑温论治,以清热、解毒、养阴为治疗原则,采用白虎汤、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针灸等治疗34例,无1例死亡。材料上报卫生部后,在部领导的主持下,路志正等专家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考察分析,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治疗乙型脑膜炎的疗效,卫生部对这一经验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后北京地区发生乙型脑膜炎流行,郭可明先生又参与救治,和其他专家一道,根据发病时令节气,从中医湿温病论治,用白虎汤等加减治疗,亦取得显著疗效。2003年,发生的由冠状病毒及其变种引起的人类新发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医在温病学说指导下分期辨证论治,以清热解毒、祛湿化浊、宣肺化痰、益气养阴等方法治疗,在缩短平均发热时间、降低发热程度、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得到了广泛肯定。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防治疟疾的青蒿素,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震惊世界。这些足以证明,中医药对于防治现代急性疾病和在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卫生事件中是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中医药。毛泽东主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82年,“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值此之际,郭可明之子郭纪生携女儿郭媛,几经寒暑,广寻收集郭可明先生的医案、笔记、讲稿,在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弟子毛宇湘教授,和我与路志正教授、李今庸教授的弟子刘绪银主任医师等医林同道的协助下,编著成《温病大家郭可明治疗乙脑实录》,详细介绍了郭可明先生治疗乙型脑膜炎的学术思想、方药经验、医案,这对于总结、整理、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提高中医人员学习应用温病学说治疗外感热病及各种以发热为主的急症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故乐之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