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病 例 分 析
(一)病史
患儿,女,1 岁,因“发热3 天,皮肤瘀斑1 天”就诊。 患儿于3 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9 ~40℃,最高40.3℃,高热时伴寒战,有神软,无呕吐,无手拍头、摇头,无惊厥,无气促、发绀,无腹泻。 来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及CRP 明显升高,拟诊“发热待查:败血症待排”,予以“头孢曲松针”治疗,体温退而复升。 昨起出现皮肤瘀斑,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无肉眼血尿,无呕血、黑便,来院复诊,采血检查时针刺部位出血难止,以“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待排”收住入院。 既往体健,否认有类似发热病史,否认有类似的皮肤瘀点、瘀斑病史。
(二)体格检查
T 40℃,P 170 次/分,R 40 次/分,Bp 80/50mmHg。 神志清楚,精神疲软,中毒貌明显,面色苍白,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5mm,对光反射灵敏。 躯干、四肢可见多处瘀斑,腹股沟针刺部位可见血肿。 呼吸稍促,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心音响,心律尚齐,无杂音,腹膨隆,肝肋下3.0cm,质中、边缘稍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张力正常,颈软,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双侧巴宾斯基征(-),膝腱反射(++)。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CRP
白细胞35.4×10 9/L,中性粒细胞比率0.89,淋巴细胞比率0.11,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53×10 9/L,CRP>200mg/L。
2.血生化
钾4.11mmol/L,钠139.3mmol/L,尿素氮5.8mmol/L,肌酐26μmol/L,谷草转氨酶120IU/L,谷丙转氨酶220IU/L。
3.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20 秒,纤维蛋白原FIB 41.36g/L,APTT>180 秒,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3P 试验)(+)。
4.血气分析
pH 7.1,PaCO 235mmHg,PaO 270mmHg,HCO 3
--11mmol/L,BE -12mmol/L。
5.血培养
大肠埃希菌,亚胺培南(S)。
(四)临床诊断思维
根据患儿年龄1 岁,以发热起病,白细胞及CRP 明显升高,考虑存在细菌感染,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且出现皮肤瘀斑,针刺部位出血难止,查体中毒貌明显,面色苍白,躯干、四肢可见多处瘀斑,腹股沟针刺部位可见血肿。 实验室检查:血培养示大肠埃希菌阳性;有血小板减少、中度贫血、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3P(+)、代谢性酸中毒,故诊断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五)治疗
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血浆改善凝血功能、肝素抗凝、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体温降至正常,皮肤瘀斑、血肿逐渐消退,各项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二、DIC 的诊断和治疗概况
(一)症状和体征
1.出血
最常见,常为首发症状。 高凝状态时一般无出血;消耗性低凝状态时,出血明显并逐渐加重;发生继发性纤溶时,出血更加严重。 出血轻者仅见皮肤出血点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重者则为自发性多部位出血。 皮肤出血表现为出血点、瘀点或片状瘀斑,多见于躯干或四肢;鼻黏膜、牙龈、胃肠道出血亦较常见;穿刺部位或伤口渗血不止,且渗出血液往往不凝固;严重者泌尿道出血或颅内出血。 出血量多者可致贫血或休克,甚至死亡。
2.休克
表现为一过性或持久性血压下降。 婴幼儿常表现为面色青灰或苍白、黏膜青紫、肢端冰冷和发绀、精神萎靡和尿少等。
3.栓塞
临床表现随受累器官及其受累程度的不同而异:①肺受累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咯血、呼吸衰竭,也可因肺动脉高压而引起右心衰竭;②肾受累时表现为尿少、血尿,甚至肾衰竭;③胃肠道受累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胃肠道出血等;④脑栓塞时可出现昏迷、惊厥等。 其他如肝功能障碍、四肢末梢坏死、皮肤坏疽等。
4.溶血
急性溶血表现为发热、黄疸、苍白、乏力、腰背酸痛、血红蛋白尿等。 如溶血严重,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时即出现贫血,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为确诊DIC 的依据。
1.反映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检查
(1)血小板计数减少:常降至100×10 9/L 以下,如呈进行性下降则更有诊断意义。
(2)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延长,但在高凝状态时,出血时间可缩短。
(3)PT 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 以上有意义(出生4 天内的新生儿超过20s 才有意义)。
(4)纤维蛋白原减少:低于1.6g/L 有意义,个别高凝期病例反可升高超过4.0g/L。
(5)APTT 延长:年长儿正常值为42s,新生儿为44 ~73s,早产儿范围更广。 APTT 比正常对照延长10s 以上才有临床意义。 高凝期APTT 可缩短,低凝期及继发性纤溶期APTT 延长。
(6)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测定:AT-Ⅲ是重要的生理抗凝物质,它使凝血酶、激活的因子Ⅹ失去活性而起抗凝作用,在此过程中AT-Ⅲ被消耗,故DIC 早期血浆中AT-Ⅲ明显减少。 正常值为80%~100%(活性)。
(7)因子Ⅷ测定:DIC 时Ⅷ:C 降低。
2.反映纤维蛋白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检查
(1)3P 试验:
此试验在DIC 早期时多阳性,但晚期以纤溶亢进为主时,因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很少,所形成的可溶性复合物也少,故3P 试验常为阴性。 有些疾病,如恶性肿瘤、肝肾疾病及手术创伤后也可出现3P 试验阳性。
(2)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反映血浆素原及激活因子的活性增强,表示纤溶亢进。 正常值>120 分钟,DIC 纤溶亢进时缩短,常<70 分钟。
(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含量测定:
正常人血清FDP<10mg/L,超过20mg/L 提示纤溶亢进,但不能作为诊断DIC 的指标。 肺栓塞或动、静脉栓塞患者也可升高。
(4)凝血时间(thrombin time,TT)测定:
是反映凝血第3 阶段的试验,正常值为20s±1.6s,比正常对照延长3 秒以上有诊断意义。
(5)D-二聚体(D-dimer)测定:
DIC 患者D-二聚体异常升高,此试验对DIC 有特异性。
(三)DIC 的诊断
必须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 ①临床特点:患儿有诱发DIC 的原发病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呈现出血倾向、微血管栓塞、休克和溶血等临床征象,或对抗凝治疗有效,即应高度警惕DIC 的可能性;②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应根据病情及实验室条件选择检查项目,对检查结果的分析应结合患儿的年龄、原发病性质、DIC 不同病程等特点作出判断,动态观察其结果变化对确立诊断的意义更大。
(四)DIC 的治疗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DIC 治愈率的关键。
1.治疗原发病
DIC 治疗基本原则是对基础疾病进行迅速、强有力的治疗。 早期去除引发DIC 的基础疾病或原发病,部分DIC 可随之纠正;未纠正者予抗DIC 治疗,也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对感染相关DIC,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及加强感染部位外科引流,对控制DIC 和提高疗效非常重要。
2.改善微循环
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适当使用血管活性物质如山莨菪碱、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3.抗凝治疗
其目的在于阻断或减缓血管内凝血过程的发展。
(1)抗血小板凝集药物:
临床对轻型DIC、疑似DIC 而未肯定诊断者,或高凝状态者,在控制原发病的基础上可单独应用此类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①阿司匹林:剂量为每天10mg/kg,分2~3 次口服,持续用至血小板数恢复正常后数再停药;②双嘧达莫:剂量为每天10mg/kg,分次口服。
(2)肝素的应用
1)肝素多在DIC 早期应用,凡有以下指征者即可使用:
①处于高凝状态者;②有明显栓塞症状者;③消耗性凝血期表现为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出血逐渐加重、血压下降或休克者;④准备补充凝血因子(如输血、血浆等)或应用纤溶抑制药物而未能确定促凝物质是否仍在发生作用时,可先应用肝素。
2)以下情况禁用或慎用肝素:
①颅内或脊髓内出血、肺结核空洞出血、溃疡出血;②伴有血管损伤或新鲜创面的患儿;③DIC 晚期以继发性纤溶为主者;④原有重度出血症,如血友病等;⑤对伴有严重肝病患者应用尚有争议,较多研究者认为弊多利少。
3)常用方法:
每次60 ~125U/kg(1mg=125U),加入等渗氯化钠或10%葡萄糖液50 ~100ml 中静脉滴注,约1 个小时滴完,每4 ~6 个小时1 次;或先以50 ~75U/kg 静脉滴注,然后每小时以15 ~25U/kg 速度持续静脉滴注;或每次50 ~100U/kg 皮下注射,每4 ~6 个小时注射1 次。 也可应用低分子肝素75U/(kg·d)。
4)停药指征为:
①诱发DIC 的原发病已控制或缓解;②用药后病情好转,出血停止,血压稳定;③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前者一般于24 小时内恢复,后者于1~3 天恢复)时,即可逐渐减量至停药。 用药时间一般可持续3~7 天。 血小板回升缓慢(数天至数周)不宜作为停药指征。
4.抗凝血因子的作用
已应用临床的有:①抗凝血酶Ⅲ(AT-Ⅲ)浓缩剂:用于DIC 早期补充AT-Ⅲ并可提升肝素的疗效;②蛋白-C 浓缩剂:主要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并发DIC,同肝素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补充疗法
如经洗涤的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不含凝血因子的扩充血容量制剂(如血浆蛋白、白蛋白和羧基淀粉等)。 如果DIC 过程停止(指征是AT-Ⅲ测定值正常)或肝素化后仍持续出血,此时有必要补充凝血因子,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6.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阻碍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的分解,从而防止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性出血。 在DIC 时,特别是在早期高凝状态,应禁用抗纤溶药物;若病情发展并出现以纤溶为主时,最好在肝素化的基础上慎用纤溶抑制剂,可能有助于DIC 后期的治疗。 一般可选用6-氨基己酸(EACA),每次剂量为0.08~0.12g/kg,缓慢静脉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亦可采用对羧基苄胺(PAMBA)、氨甲环酸或抑肽酶。
7.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在DIC 时是否应该使用糖皮质激素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一般认为如果因治疗原发病需要,可在肝素化的基础上慎用。
三、思 考 题
(一)DIC 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
A. 广泛微血栓形成 B.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C. 纤溶过程亢进
D. 凝血功能紊乱 E. 严重出血
(二)DIC 时不可能出现下面哪项结果 ?
A. 血小板计数减少 B.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浓度增高 C. 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
D. 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 E.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三)下列哪项是引起DIC 晚期出血的原因 ?
A. 血管通透性增加 B. 血小板减少 C. 继发性纤溶亢进
D. 纤维蛋白原减少 E. 凝血酶减少
(四)DIC 时产生的贫血主要属于哪项 ?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失血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E. 中毒性贫血
四、答 案
(一)A
(二)D
(三)C
(四)D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第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黎阳,李文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发病机制及其防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9):669-671.
3.金润铭,林鸣.儿童DIC 实验室诊断进展.临床急诊杂志,2012,13(3):149-151.
(黄爱蓉 何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