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财富指数的内涵与特征
对财富性质的研究,以及对财富创造的方法与路径的研究,是经济学永恒的追求,特别是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对于国民财富性质及其根本动力的研究就一直是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关于财富的研究涉及整个经济的制度基础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演变,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依次递进的几个理论问题,即探讨“什么是财富”“财富如何测度”“财富如何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研究“财富如何增长”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这些理论均是在传统数量增长时代形成的。要研究新时代的财富增长问题,就必须先明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财富的内涵特征是什么、高质量财富如何测度,这就需要研究财富的本质属性,通过不同发展阶段财富观的演变,提出科学测算高质量财富的维度和方法,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参考。
4.2.1 财富观的演变与财富的本质属性
对财富内涵特征的考察需要梳理经济学说史中的财富观念,从财富观念的演变来看,人们对于财富的认识总体经历了以下几种形态:
第一种是实物财富。实物形态财富观的代表是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其在《经济论》中把物品的有用性作为财富衡量的标准,可以看出实物形态财富观的本质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在色诺芬提出实物形态财富观后,亚里士多德、法国重农学派、阿奎那、亚当·斯密和马尔萨斯进一步探讨了实物形态的财富观。实物财富观强调社会总物质产品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在早期财富观中占据主流地位,直到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影响。
第二种是货币财富。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越发扩大背景下的产物。随着16世纪中叶欧洲重商主义的兴起,金银货币也被纳入了财富的范畴。重商主义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能够被称为财富,所以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也就是该国所有金银贵金属的总量。基于这样的财富认识,重商主义者强调要通过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顺差来实现货币财富增值,因此,应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获取金银货币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重商主义者基于货币形态的财富观重视流通领域,对于财富增值中更为重要的生产领域缺乏关注,因此,这一财富观并未能触及经济社会运行的本质。
第三种是价值财富。主要的代表性观点包括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三类。劳动价值论由配第提出,并由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等深化和拓展,这一财富观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因此,财富的增值就依赖于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效率的提升;要素价值论主要由萨伊、克拉克和西尼尔等提出,他们已经提出了财富的产生途径在于劳动、储蓄和土地,这三类要素共同形成了财富;效用价值论则主要是在西方经济学“边际革命”的背景下由边际学派提出的观点,其主要特点是基于个人的主观满足为标准来衡量财富。
第四种是无形财富。无形财富主要表现为知识和人力资本,对无形财富的认识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后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伴随着工业化逐步过渡到后工业化阶段,知识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逐渐在经济增长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传统要素的贡献。知识技术,以及作为承载知识主体的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社会财富中的重要部分。与传统财富相比,无形财富突破了前三种财富观中“有形财富”的限制,同时,其不仅仅回答了“什么是财富”,更从知识创造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回答了“如何创造财富”的问题,因此,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无形财富成为现代财富的重要部分。
从财富观的演变来探讨财富的本质属性,可以发现,财富的本质就是全社会能够生产出物质总产品的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的总和。财富具有物质性、价值性和创造性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也分别能够回答“什么是财富”“如何度量财富”以及“如何促进财富增长”三大问题。
4.2.2 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财富指数的主要维度
在传统的数量型增长时代,人们更关心经济规模的扩展和物质发展水平的改善,因此,重视财富的物质性。更多的研究集中于如何增长社会总产品,在发展要素层面也更加注重有形要素,而忽视无形要素。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财富衡量中要有高质量的财富指数。高质量财富指数不仅仅能够反映出国家的富裕程度,也能够反映出财富的内涵和质量,更能反映出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构建新时代的高质量财富指数,Dasgupta(2007)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12)关于包容性财富指数的前期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一指数将财富分为人力资本、生产性资本和自然资本三大类型,人力资本反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生产性资本主要是包括基础设施、生产设备等,而自然资本主要是包括矿产、土地和渔场在内的自然资源。借助这一基本框架,我们将新时代高质量财富指数的三大维度界定为以下3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财富。人力资本财富包括两大层面,在人力资本的数量层面,主要指一国适龄劳动人口的数量;在人力资本的质量层面,主要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劳动者在教育、健康等方面进行投资从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这种积累可以转化为知识和技术,进而实现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因此,从人力资本财富的来源来看,人力资本主要来源于教育、培训、工作变动和人口迁移等,此外,生育和抚养行为也能够提升未来的人力资本财富。
二是物质资本财富。物质资本财富主要指全社会物质资本存量,也就是已投入企业的各类资本的总和,其实质是全社会现存的全部资本资源,它通常可反映全社会当前的经济发展规模。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可以划分为两类:即正在参与再生产的资产存量和处于闲置状态的资产存量,包括闲置的厂房、机器设备等。每个时期的物质资本存量均等于上期的物质资本存量减去折旧后再加上今年的新增投资,因此,物质资本存量是从积累的角度反映出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总和。
三是自然资本财富。自然资本财富是指能从中导出有利于生计的资源流和服务的自然资源资本。自然资本财富不仅包括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如水资源、矿物、木材等,还包括森林、草原、沼泽等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传统经济学以自然资源无限供给作为条件,但实际上,自然资本的稀缺性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物质财富。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降低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同推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因此,对自然资本财富进行核算统计,是高质量财富指数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