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中国安全产业发展蓝皮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章 城市安全产业

城市安全产业是为城市安全保障活动提供专用技术、装备与服务的产业。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安全需求不断提升,依照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较2017年年末同比上升了2.2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9.58%,较上一年度上升了1.06个百分点。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现状下,城市安全保障压力同步加大。在大安全理念下,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安全事件压力,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2018年3月,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为城市安全工作水平的持续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国家的重点关注下,城市安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第一节 发展情况

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83137万人,较上年末增加179万人,同比上升2.20%;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同比下降2.18%,乡村人口持续涌入城市。2018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比重)比2017年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达到了59.58%(见图8-1)。受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乡村人口迁移影响,城镇人口上升,该三因素分别使城镇化率提高0.42个、0.25个和0.39个百分点。对比2014年3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目前1个百分点每年的增长速率,2019年年末即能完成该规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的城镇化目标。不断提升的城镇化水平,为城市安全产业的持续发展开拓了稳定的市场空间。

图8-1 2014年以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

二、人民安全感需求为城市安全产业提出了发展要求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如何加快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增强人民安全感提出了难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快速提高,在媒体和网络传播能力的空前高涨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为此,城市安全产业作为直接为城市安全保障活动提供技术、装备及服务保障的产业,是城市安全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基础和坚实后盾,发展城市安全产业,有助于提高人民日常生活的安全感,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城市公共安全感最高的城市是拉萨,广州、北京、上海分列第5、20和2位,哈尔滨居第26位,乌鲁木齐排名第31位。分析显示,北上广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感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居民对安全知识了解更为深入,对自身周围的风险更加关注;另一方面是网络宣传更为发达,人口密集且人际沟通更为顺畅。双重因素增强了居民的危机意识,也为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居民安全水平提出了迫切需求。

三、安防产业快速发展

城市安全产业作为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保障的产业,是提升人民安全感的重要手段,安防产业作为城市安全产业的细分产业,能够直接提升人民的生活安全水平。2018年,我国安防市场规模约6750亿元(见图8-2),较上年同期增长9.21%,2018年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在300亿元左右,约占总体规模的4.44%。在城市安全产业中,安防产业以提供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检测监测设备与系统、公共场所及重点场所监控设备与系统、防暴恐专用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等为主。目前安防产业仍以产品销售为主,但由于安防专用设备与系统的使用、管理及应急响应需要配备专门的受训人员,安防产业未来将是最适合顺应安全产业制造转服务发展态势的细分产业之一。

图8-2 2012年以来我国安防产业规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智库整理,2019年1月)

第二节 发展特点

一、政策和体制支持推动城市安全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产业,政策和体制支持是安全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亦是城市安全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在政策支持上,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18〕1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响应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趋势,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着重防范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意见》提出了我国城市安全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完善形成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深入推进创建安全发展型示范城市。《意见》同时提出了五点举措,即要“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机制,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强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统筹推动”。在体制支持上,随着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正式实施,吸收整合了国家安监总局和消防部队力量的应急管理部正式成立,并于同年7月30日制定了《应急管理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在大安全理念和应急管理模式的整合下,城市消防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和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将割裂的城市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整理,有助于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方面对城市安全产业发展进行指导。

二、平安城市建设是城市安全产业布局的切入点

从需求侧来看,平安城市建设是城市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市场来源,是城市安全产业进行广泛布局的重要切入点之一。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该文件阐述了平安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平安建设的重要性,对开展平安建设的方式方法和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在国家的全力支持下,为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安全网络,平安城市建设以3111工程第一批22个示范城市的视频监控项目建设为滥觞,其内涵不断扩大,平安城市建设所涉及的技术装备范围不断升级,带动了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视频监控、警用装备、生物识别和智能交通管控装备等专用安全技术装备纳入了平安城市的范畴。随着“大安全”理念的提出,平安城市建设逐渐由公安部门为主,转变成为由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国家级工程,累计投入超过5000亿元。据统计,2017年我国平安城市和雪亮工程投资超过亿元项目共91项,其中已发布中标公告信息项目75项,中标项目市场规模合计约18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6%,城市安全产业得到了爆发式增长。

三、智慧城市为城市安全产业未来发展带来机遇

智慧城市理念的兴起为城市安全产业未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大数据、物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智慧城市的角度为城市安全的感知、控制提供了新思路,为城市增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反应能力提供了技术准备。作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方向之一,智慧城市建设在各地受到普遍关注,仅2017年年末,我国即有超过500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或已开始建设智慧城市。2016年,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标准委办公室下发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联网和共享程度”“公共安全视频资源采集和覆盖情况”“公共安全视频图像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情况”作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评价指标,为城市安全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对于平安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革新方向。目前平安城市的发展以维护社会安全为主,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分支,平安城市建设工程必将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及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化整体管控方案相结合,通过城市安全产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和服务的整合,智慧城市将成为城市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