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以成都文理学院为例

李敏 黄波 陈建嘉

(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成都61040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及逻辑分析法,剖析了目前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在发展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公共体育课程加体育课余训练及体育社团三管齐下的“1+1+1”的课程体系模式,期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1 前言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中小学、职业、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之中。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而高等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层次的教育,它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全民族素质的高低。在高等教育中,体育课程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的公共课程之一。因此,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素质教育将对学生产生最大范围、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建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尝试通过公共体育课程教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及其他素养。

2 国内外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2.1 国外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国外体育课程研究的文献被翻译成中文的特别少,仅能通过互联网阅读部分文章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出现一些专门介绍国外体育教育的著作,这些著作对国外尤其是日、美、德、英、俄等国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的演变、改革、发展等进行了描述,对这些国家的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介绍。这些内容对本课题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2.2 国内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文献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研究文献较少;到90年代开始增多;进入21世纪文献快速增长,其中对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较为深入。一些文献认为体育课程内容存在如下问题:课程内容设计不太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课程内容偏难、偏多;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教学内容涉及心理、素养较少。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体育专业课程领域中,如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体育专业各门技术课程体系、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等研究。较多文献针对课程体系本身的构建进行研究,如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等。而关于结合素质教育进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还暂时缺乏。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为对象,通过对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新体系,即提出构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1+1+1”体系的模式(公共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及体育社团三个部分,三管齐下相辅相成地共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国内涉及素质教育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如利用网络进行了检索,系统收集文献资料,了解了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资料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2.2 观察法

笔者到课外体育活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掌握本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分析提供实证性依据。

3.2.3 逻辑分析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运用归纳、演绎的逻辑推理方法,对所得资料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等进行全面概括总结。

4 研究内容

4.1 对课题基本概念的定义

4.1.1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可以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把人培养成具有人的基本素质的真正的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相对稳定并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它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解释是: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依据社会和人的发展这一实际需要,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4.1.2 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它包含三层含义:①有若干事物构成,单个事物则不可以构成整体;②这些事物之间是以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存在;③这些事物构成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其基本特征。

4.1.3 课程体系

广义的课程体系是指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排列组合。它是一个动态过程的系统,是各要素在这个动态过程中都指向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系统。因此,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的关于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组合系统。它通常包括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素和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目标要素是一个以课程体系总目标或人才培养目标为总纲的目标体系。内容要素即课程要素,也称结构要素,主要是指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课程的联系方式、组织形式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过程要素包括课程体系的实施和课程体系评价两个部分。

对课程体系的内涵有3种理解:①指宏观的专业设置,涉及教育的学科及专业;②指中观的课程体系,涉及专业内部的课程结构问题,即研究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系现状,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目标、结构、实施以及评价等;③指微观的教材体系,即专业内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属于中观课程体系研究范畴。

4.2 成都文理学院课程大纲的研究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最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关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健身理念与政策,而且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真正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从而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兴趣,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最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对素质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体育课程作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必然成为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载体。

通过研究成都文理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发现现行的课程体系(详见表1、表2、表3、表4)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表1 公共体育课程大纲的教学计划安排:女生教学计划表

表2 公共体育课程大纲的教学计划安排:男生教学计划表

表3 篮球项目评分标准

表4 成都文理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大纲的教学目标

4.2.1 教学目标唯一化

现行课程目标设置过于笼统,缺乏层次性,偏重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教授,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忽略学生在运动参与中运动技能是否纵向提高,以及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等。

4.2.2 体育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

体育教学内容是整个体育课程的核心环节,它既涵盖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包含各种技术、技能类内容。因此,体育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是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延续。在项目安排上应顺应时代的需求,积极引入新型运动项目,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我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地区经济、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兴趣特长来设置教学内容。另外,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能仅注重学生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而忽略对运动原理、运动损伤、技术动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缺乏这些知识将会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时不能融会变通。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内容存在不足,不利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不利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4.2.3 体育课程设置“强制有序”

课程设置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强有力保证。目前,我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为2学年4学期,体育课程均为必修课。这使得学生不能学习其他自身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这容易造成紧张而沉闷的课堂氛围,难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4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教学评价是指在一定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依据明确的教育目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所实施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通过概括总结,我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4.1 评价目的不明确

评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体育教学的评价目的是什么、体育教学效果怎么样、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目标提出的运动技能和技术以及相应的理论知识。这就需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实现。评价目的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我校的体育教学评价目的不是十分明确,体育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测,考核内容的设置缺乏目的性,不能检测出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考核结果过于注重分数,缺乏对考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处理,以及对考核结果的反馈,阻碍了教学评价的实施。这将使体育课程为考核而设置,很难发挥教学评价对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

4.2.4.2 评价标准过于统一

评价标准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衡量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标尺,它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整个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合理性。目前,我校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即以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考核全体学生,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些天生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和已经掌握部分运动技能的学生不用很努力地练习就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对于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和身体素质比较弱的学生来说,即使很努力最终取得的成绩也只能勉强及格甚至不能及格,相对于这部分学生就缺乏公平性。有的体育教师认为,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学生才能体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殊不知,这有违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特殊性的原理,与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相悖。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身素质等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耐力比较好,有的学生协调力比较好,有的学生敏捷性比较好,这就很难以同一个标准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2.4.3 评价方法单一

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在身体、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的努力程度、进步程度,存在着不公平性。在我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忽略了定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运用,更没有将发展性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之中。这是不科学的。决定学生成绩的因素有很多,若只是到课率和终结性评价,则很难判断学生在课堂的全部表现,如心理变化、努力程度、进步程度、情感的变化、运动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等无从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4.3 对素质教育理念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1+1+1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4.3.1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目标

素质教育理念下构建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

4.3.1.1 认知目标

学生能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能至少了解两项体育项目的特点及意义,懂得其比赛规则,具备基本的体育文化鉴赏能力。

4.3.1.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

4.3.1.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感受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感觉。

4.3.2 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4.3.2.1 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下我校体育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体现实效性、针对性,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品质。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定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不同需求,并以学生喜爱的球类项目、健美操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套路、太极拳、散打等)为主,辅以开展能提高学生跑、跳、投、攀等素质能力的项目,基本保证学生在学校期间掌握1~2个运动项目,能够进行终身锻炼的运动方法。除熟练地掌握必备的运动技术技能之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及专项理论知识和体育道德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懂得合理安排锻炼,还应学会欣赏运动比赛(掌握项目规则、礼仪,了解裁判方法,技战术运用等),以及培养组织该项目实施比赛的能力(详见表5)。

表5 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4.3.2.2 学分制下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设定

学分制是高校实行的一种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分量,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与学分挂钩,体育课程开设为两年,每周2学时,4个学期144学时,8个学分。依据素质教育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不同层次、水平及兴趣的需要,制定三层次教学目标,即:第一,全校学生必修项目。此部分项目主要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上半段开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意识、磨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掌握极端情况下求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进行审美教育、塑造健美形体、掌握体育社交礼仪、养成文明习惯、培养优雅举止等。第二,全校学生选修项目。此部分项目主要在第二学期下半段和第二学年开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同一项目由(初、中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组成,可以连续选择3个学期。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习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心身健康、养成运动习惯、发展运动爱好、提高生命质量。第三,特殊群体学生必修和选修项目。此部分项目是本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针对部分身体有残疾或者某些疾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所设计的“体育保健康复课程”,要求这部分学生从大一到大二连续4个学期循序渐进地学习该课程,以保证健康、强健体魄、增进自信,进一步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4.3.2.3 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素质教育”背景下,我校公共体育课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对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度兼顾努力程度的评价;二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评价;三是课堂学习情况和课余锻炼情况的评价。

4.3.2.3.1 运动技能的评价

为了对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我校公共体育课运动技能考核内容为“一统多备”。“一统”是指全体学生共同的考试项目,“多备”是指在统一考试项目基础上多备几个不同难度等级、不同分值项目的考试标准,学生参加统一项目考试后,依据自身兴趣特长及水平选择另外项目考试。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并练习适合自己的考试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准备考试时就掌握了一项运动技能,为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3.2.3.2 学习态度的评价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谚语同样适用于体育课。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对所学动作的掌握不尽相同,有的同学掌握动作很快,有的同学则不然。因此,在公共体育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随时根据学生在上课时的表现做好记录,对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为以后对学生的综合评定提供依据。同时,这种评价方式可以避免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散漫、不认真,鼓励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努力、更有信心,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4.3.2.3.3 心理健康的评价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疾病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肩负的责任更大。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有的大学生由于心理脆弱,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很多研究证明,体育活动对于维护运动者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体育课中的重要环节——体育课评价,应该把对学生心理及各种情感的评价放在重要位置。首先,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身体条件制定不同的标准,让他们感受到体育成绩考核只是促进体育学习的一种手段,放松心态,不要因为各种动作达不到标准,而产生焦虑或恐惧的心理,把每一次考核看作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状态,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发展,释放内心的压力,缓解在学习或生活中产生的各种不愉快心理,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3.2.3.4 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

“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天锻炼1小时者奖励5分,计入学年《标准》总成绩”,这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是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也是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只依靠以往的体育课显然达不到此要求。加强对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发,是实现“每天锻炼1小时”的重要保证。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我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而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又是督促课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助推器”,因此,做好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工作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使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技术动作得以掌握、熟练,运用自如,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觉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以往我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统一、方法单一,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不同水平、能力的学生进行统一评价,这样也就不能客观地、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基础因素、客观因素占比较大,可能会降低一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而新的评价标准是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考评(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标准具备纵、横的可比性,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间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其具体操作是在开学初,体育教师在各自的教学班中进行分组,保证每小组有一个体育骨干,小组成员在课内、课外形成学习小团体。体育教师定期组织学生针对动作技术技能、努力程度、进步程度、情绪表现等进行分析、讨论、评判,形成学生间的互评。经小组讨论后,以等级制(优秀、良好、达标、未达标)填表反馈给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质量进行技术动作评分,按百分制给出技术评分。而且,体育教师要核实学生间的自评与互评情况是否吻合。

学生的自评:自评是让学生做一个对自身和对目标的评价。首先,体育教师做好学生填写的自我评价表,在学习开始、中间及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填写内容包括进步幅度、努力程度、课堂表现、目标的完成情况、团队的合作情况等。教师根据所填表格的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指导,最后按权重计算后记入总成绩。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评价内容如图1所示。

图一 综合评价结构图

4.3.3 课余体育训练

课余体育训练是指教师指导组织、学生自愿参加的业余训练。在业余体育训练中,教师承担起教练的义务,组织学生参加院校之间、系部之间的业余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等,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3.4 体育社团

体育社团一般都是由学生自行筹划组织、自愿参加的群众性业余团体,主要由会长来进行组织管理。体育社团活动具有参与的自主性、形式的灵活性等,会员参与锻炼的时间比较好把握,锻炼的气氛很宽松等,吸引着体育爱好者加入其中。在各个体育社团中,教师直接参与指导的较少,各种训练、比赛都是在会长的带领下由每个会员单独或共同完成,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从中养成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体育社团成为了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载体。

5 结语

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实施,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反过来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进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以高等院校这一人才培养的最高链条为研究对象,全面探索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平台、实践模式,构建起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1+1+1”模式的宏观体系。

5.1 体育课堂教学

一年级开设必修课,二年级开设选项课,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

5.2 课余体育训练

依据学生兴趣,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实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满足学生的兴趣提供有力帮助。

5.3 体育社团

由全校师生共同参加,主要通过体育社团活动的方式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卫民.“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EB/OL].中国知网,2012-05.

[2]杨连波.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构建我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体系的新探索[J].科教导刊,2014(9).

[3]董旭梅.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设置研究[EB/OL].中国知网,2004-03.

[4]刘建权.素质教育观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构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

[5]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EB/OL].中国知网,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