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的探讨

戴高明

(攀枝花学院体育部 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21世纪的高科技人才,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技能,而且还要有健壮的身体。但许多事实证明,现行中学与大学体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程;大学体育课程;衔接

1 引言

在我国制订的一系列体育教学大纲中,存在着体育教育区分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导致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的雷同,体育课程难以全部实现教学目标。为有效实施大学体育教学,必须较好地解决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的区别和有机衔接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二者的内在联系、合理衔接中学体育与大学体育课程,以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使大学教学更加有特点、有重点。

2 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的分析

不同的课程体系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它是社会需求、科学知识和个性发展的集中体现。面对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与变化的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技能,还要有健壮的身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现行的中学到大学的体育课程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2.1 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的基本问题之一,它集中表现了人们对体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的理解,是教育目的在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化。它规定着课程编制的方向,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是课程实施的评价和依据。

通过对中学和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详见表1),可以看出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领域对体育课程的特点进行了扩展,但依旧存在3个缺陷陈小蓉,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8-29.:第一,以总体目标代替具体目标,导致各级各类体育课程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层次性。总体目标是在我国学校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的思想指导下,对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规定,具体目标是在体育实际环节下为满足学生需求和为实现具体的教学要求而设定的。第二,侧重于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而忽略了情感的目标,导致单纯的技能教育或单纯的体制教育。第三,对具体目标的认识有待加深,目标领域有待扩展。

表1 我国中学和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对比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1-42。

2.2 课程教学内容部分重复

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实施的中介。从一定意义上讲,全部的体育课程问题就是体育课程内容问题,体育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都可以理解为围绕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及其结果展开的。

现行课程体系中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为:①田径:跑、跳、投;②体操:基本体操、技巧、器械体操;③韵律体操和舞蹈;④球类: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手球;⑤武术:长拳、太极;⑥游泳;⑦游戏与民间体育等。

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为:①田径,游泳技术与锻炼;②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篮球、排球;③艺术体操;④健美操;⑤武术与跆拳道;⑥体育舞蹈;⑦户外运动;⑧新兴体育运动:登山、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攀岩等。

在探讨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探讨体育学科的特性及体育教学内容特性的问题,因为体育学科在内容方面的特性是直接影响体育内容编定的决定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内容的最大特征就是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强,这使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无法完全按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准备条件来排列教材的顺序。体育教学内容的划分通常只是以运动项目来进行,划分后的教材之间又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如篮球和排球、体操和武术,它们看似有某种联系,但又看不清是什么样的联系,更说不清这些教材应谁先谁后、谁是基础谁是提高。我们无法从学科内容本身找到其内在规定性和顺序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第二个特性就是数量极大,内容很复杂,而且很难归类。人类几千年来创造出的体育运动项目多得让人无法数清,而且它们多姿多彩,各个运动技能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多种多样,有些运动技能还相互干扰甚至是矛盾的。一个数学家可以基本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而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体育家却只能掌握体育运动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内容,这就是体育教师难以精通全部体育,只有体育师资培养才提出“一专多能”要求的缘故;体育课程专家难以找出最权威的运动项目组合,难以编出适合一切地区和教学条件的教材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6-37.

由于体育的这两个主要特性,导致现在大学体育存在还帐式教育的倾向,教学内容是中学阶段已学过的东西,重复率高。因此,大学体育从根本上说体现不出“专项化教学、多样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并学会2~3项较为巩固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和坚实的基础”的特殊性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1.。大学体育应是对高中以前所学内容的实践场所,是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最佳预演阶段和高度衔接的关键阶段。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正是由于没有充分注意相关联的两个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特点、要求,没有高度重视学生对分科课程有关知识学习的连贯性、递进性与拓展性等,没有严格遵循课程论的有关基本原理等,以至难以构建彼此相衔接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难以形成合理的纵向内容序列。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显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课程目标、落实教学任务、传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先进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课程的成败。而大多数中学与大学依旧存在着单纯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误区,教学方法还显单一;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动作技术的精雕细刻上,使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填鸭式、注入式、教师包打天下等现象比较普遍;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同中学大致相同,重复较多,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使大学的体育教学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14.。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同学生能力、习惯的培养与素质教育三者还缺少有机的联系,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爱好、特长与潜力的发挥;更没有体现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创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体育效能的发挥。

2.4 体育考核标准统一化、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考核在体育教学中起导向、调节、激发、鉴定作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大多数中学与大学体育教育成绩的考核仍是采用竞技能力的统一考核标准,没有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体质状况、学习态度等因素。结果体育基础好的总是得高分,基础差但是经过认真练习与锻炼的总是得低分,学习成绩未能肯定,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邹玉铃,史曙生,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20.。这种评价方法在形式上似乎是公平的,但有一定的片面性,它没考虑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也反映不了学生体质发展状况,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通过上面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学体育课程和大学体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别,可以认为是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课程教学部分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显单一、体育考核标准统一化和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这清楚地表明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方面存在问题。

2.5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降,学生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来,各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呈下降趋势。这几年执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一些体育项目对速度、力量等素质忽视,加之各中学校不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害怕运动量稍有过大会出现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等,有很多学校取消了身体素质练习,从而造成了刚进校的大学新生身体素质普遍低下。在大学新生军训中,经常因太阳偏大、站立时间稍长一点就会出现一些大学生昏倒现象,中长跑类的运动训练个别大学生出现昏倒甚至猝死,等等。

3 解决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问题的设想

由于中学与大学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要求不一样,应该重新研究和明确各学段的发展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考核办法等,中学、大学应有所不同。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对体育的不同的需求特点,衔接起各学段间的目标和内容。

3.1 体育课程目标

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应摆脱现在体育教学目标长期争论的“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是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狭隘的定位,建立一种培养综合素质的目标体系,把体能、技能、知识、意识和行为习惯等下位目标有机地统筹起来。这种目标体系应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应紧密地与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相结合,体育教师应该更加关心学生能力的培养;②目标要强调“实践”的内涵,从而更大限度地融合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③目标要更加具体和务实,更具有体育的特点,更指向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把学生现在的体育学习和未来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体育终身化的观念。

3.2 课程内容

我们从体育教学内容的两个主要特性可以获得以下启示:①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内部逻辑性和外部的规定性,决定了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必然的流动性,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时髦性和多变性,我们不必刻意地去按照内容的系统固化教学内容、教学顺序,而应更加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由此决定教学的逻辑性和顺序性;我们不必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感到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那是一种混乱。②由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素材”很多,而且体育内容的更新很快,我们应及时地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即及时地引进新的体育内容、淘汰旧的体育内容,在体育课程中形成一种开放的模式。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考虑地区、学校的实际。目前,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没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因此,建议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从设计到选择安排上应重视联系实际,考虑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学体育课程和中学体育课程有较大区别,大学体育指导纲要只提出了指导性要求,至于课程如何设计有更大的自主权。因此,根据学校已有的经验和条件,开设本校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构建;在课程结构上,实施课内外结合的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学校,改变系科和年级、班级建制,学生能自主选择;在课程实施上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创新;在教学内容方面,不追求面面俱到却很浅显的多项技术学习,重新认识“打基础”的含义,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深度的学习。大学的体育内容应在总体上丰富多彩,但对每个学生个体来讲应少而精,这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深入、追求内涵、追求文化品位的价值取向的独特要求,才能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3.3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形式上,中学体育应该避免单调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形式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大学体育应采用“教师专业固定,学生自由选择”的专项课教学形式。大学的教育特点是专项性,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专业型的,大学的选课形式由大学生自主选择。大学的体育课应该突出每个体育教师的专项,以教师的专项来组织体育课程内容框架,形成内容丰富的专项体系,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来选择内容、选择教师,这实际上也是一些学校业已进行的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

3.4 体育考核标准及课程评价体系

体育教育成绩的考核应该在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体质状况、学习态度等因素基础上制定统一考核标准。

3.4.1 综合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其中,综合评价主要包括5个领域目标评价,即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评价;个性化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要求和学校对学生体育发展的特定要求。

3.4.2 区分学校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评价和体育课的考核

对学生的体育评价包括身体健康检查、身体形态测定、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测定等;对体育课的考核则强调以鼓励和督促学生进一步学习为出发点,采用等级评分制,其内容既有综合化要求,又有个性化要求。

3.4.3 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行体育课程的评价,既要对所有学生这一整体进行评价,也要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不仅要反映学生在基本要求方面的发展,更要反映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3.5 中学、大学重视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工作,开展切实可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广工作

3.5.1 积极宣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对刚进校的新生要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络宣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广意义、目的,以及大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学籍上的要求。要让学生们认识到:通过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练习,提高了运动水平,达到了学籍管理所要求的标准,又增强了自己的体质,何乐而不为呢!

3.5.2 教学中增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增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在体育课中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训练,也可将一些项目进行竞赛(如引体向上、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米、800米、1000米跑个人、团体比赛等),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中来,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衔接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观点、建议:①现行的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在某些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导致学段与学段间部分教学内容的重复。这表明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的衔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②体育教学内容是解决中学与大学体育衔接问题的突破口,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一直是体育课程衔接的核心问题,也是最棘手的问题。③要使我国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真正做到科学化、系统化的衔接,还要经过相关的科学论证和长时间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小蓉,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6]邹玉铃,史曙生,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7]陈智勇.现代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8]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陈锡林,陆建林.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2).

[10]刘丽群.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1]管水法,王玉芬.普通高中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2(1):84-86.

[12]毛振明.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656-659.

[13]仇建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难点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院报,2003(2):38-40.

[14]王建强,李陪文,杨光荣,等.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1999(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