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前文的论述基本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在荷兰的传播的“文火”样态。以王露露为代表的使用荷兰文写作的华人小说家,以琼柳、颜峻、陈黎等为代表的使用中文写作的诗人,以及以莫言、苏童等为代表的使用中文写作的小说家,基本呈现了荷兰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大概态度和接受印象。借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概括:第一,荷兰人强调中国文学的“及物性”。尽管荷兰文学中会有虚构(fiction)和非虚构(non-fiction)的分类,但大部分的荷兰读者似乎都下意识地认为中国文学都是nonfiction的,是真实反映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非虚构材料。第二,“及物”的同时,强调文学的“艺术性”。电影、音乐、绘画、建筑、文学是可以进行创新性结合的艺术门类,荷兰人喜欢各种创新性的实验。第三,强调文学的“本土性”和“世界经验”的糅合。尽管荷兰读者会因为作品中过多的社会描述、缺少个人形象的刻画而冷落中国当代小说,但是注重写个人、抽象社会背景的先锋小说及较年轻一代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荷兰文刊登在《文火》杂志上时,编辑常收到读者来信抱怨说:“这有什么中国特色?这可以说是一位西方作家的作品”; “这先锋在哪里?我们早已读过类似的作品”。进一步说,对“本土性”和“世界经验”进行糅合的期待具有普适性。不只限于荷兰读者,其他“西方”读者也有这样的期待。
前文论述也在对比中呈现了诗歌和小说传播方式与效果的不同。同是用中文写作,翻译成荷兰文,诗歌需要投入的财力和物力比小说明显要少得多。相比较而言,诗歌能够传播的方式更为多样,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为诗歌的传播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以音律与形象为媒介,读者即使不懂中文,也能体会汉语的视觉和音律之美,超越国界与诗人相沟通。而小说的传播更大程度上受限于译者的拿捏和读者的阅读经验,受到的阻力比诗歌要大一些。同时在对比中也呈现了女性作者相较于男性作者以及使用荷兰语写作相较于需翻译的中文写作在作品传播上的优势。
语言的限制、资金的限制、兴趣的限制,让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如“文火”般“燃烧”了几百年。在全球化的今天,荷兰和中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学习中文的荷兰人越来越多,到中国留学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这股“文火”是否会燃烧为熊熊烈火而隐含速朽的可能?且让我们持续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在荷兰的传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