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文选、专著、期刊的广泛或深入,流传的时间和范围

中国当代诗人的英译,除了以诗歌选集(anthology)的形式出现之外,中国现当代文学选集和世界文学选集里也会有作品收录,文学史专著中也会提及重要诗人,前者淹没于汪洋大海,后者只有学者去关注。诗人之间的交流以诗歌选本为主要途径。较有影响的选本包括:美国女诗人卡罗琳·佛雪主编的《拒绝遗忘:二十世纪见证诗选》(诺顿出版社,1993,816页),收有北岛和多多的作品;美籍华裔诗人Tina Chang与人合编的《亚洲当代诗选》(诺顿出版社,2008年,784页),这个庞大的选本没有按照国家地区排列,而是按照主题编排,极其有限的几个中国当代诗人混在其他亚洲名字里,不引人注意;卡明斯基编选的《国际诗歌选》(Ecco出版社,2010年,540页)也很浩大,从泰戈尔、卡瓦菲斯一直到当代(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诗人,涵盖了几乎所有现当代欧洲著名诗人,有的收录了十多首,亚洲以中国为主,有闻一多、何其芳、洛夫、雷抒雁、北岛、多多、于坚、顾城、翟永明、张耳、西川、严阵,除了北岛和顾城各两首之外,其他中国诗人各一首。卡明斯基参考了很多选本而筛选出这个集子,他对于非英语诗人的选择标准是不看名气,只看英译的诗歌性和可读性。他同亚洲当代诗选的编者一样,对中国诗人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但他注重文本的方式还是可取的。去年我参与了一本世界诗歌选本编辑(还未出版),这个选本也有很大的盲目性,后来我发现主编过于偏向当下,就没有积极参与。诗歌文本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经典化才有价值(比如卡明斯基选本里有三分之二作品经过了时间检验),一人编选有局限性,多人编选则无标准,质量上无法统一,但话说回来,无论是否是多人合编,都有可能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中国文学:从初始到1911年》(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Beginnings to 1911,诺顿出版社,1997);杜博妮(Bonnie S Mcdougall)和雷金庆(Kam Louie)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7),所选作品1900年到1989年,到朦胧诗为止;林培瑞(Perry Link)的《“文革”后的流行文学及受争议文学》(Stubborn Weeds:Popular and Controversial Literature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1983),杜迈克(Michael Duke)的《后毛时代的当代中国文学》(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An Anthology of Post-Mao Fiction and Poetry,1984),香港岭南大学刘绍铭和汉学家葛浩文合编的《中国现代文学选》(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6),从书名和出版年代就可以看出涵盖的时间段,将这些专著和选集交叉起来阅读,会使英语读者对中国文学和中国诗歌的发展有一个总体了解。

华盛顿州立大学陆敬思(Christopher Lupke)主编的《中国当代诗的新视角》(New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2007年, 256页)是在2004年波士顿西蒙斯学院蔚雅风主持的“现代汉语诗国际研讨会”召开之后编选的一本论文集,共12篇文章,以蔚雅风和陆敬思的两篇序言和奚密的文章《〈可兰经〉里没有骆驼——论现代汉诗的“现代性”》开篇,第一部分“新视角”有陆敬思等汉学家关于郑愁予、痖弦、洛夫、刘克襄的文章,Andrea Lingenfelter关于女性诗歌以及对比夏宇和翟永明的文章;第二部分“中国大陆当代诗”有黄亦兵(麦芒)关于顾城、Paul Manfredi关于严力、江克平(John A. Crespi)关于于坚和孙文波、李点关于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论战、戴迈河(Michael Day)关于网络诗歌的文章。封面是画家诗人严力的“砖头气球”。此类文集很难得,柯雷为之写评给予肯定,并建议将来扩充时增加香港地区和毛时代中国(的诗人)。柯雷自己的专著《精神、混乱和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Chinese Poetry in Times of Mind, Mayhem and Money,莱顿Brill出版社,2008,518页),讨论的对象有海子、西川、于坚、韩东、孙文波、北岛,杨炼、王家新、尹丽川,沈浩波、颜峻等,此前他还出版过《粉碎的语言:当代中国诗与多多》(Language Shattered: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and Duoduo,莱顿CNWS,1996)。美籍华裔诗人施家彰主编的《中国作家谈写作》(Chinese Writers on Writing,三一大学出版社, 2010),辑录从1917年到2010年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海外作品41篇,包括作品摘选,也包括外国作家谈中国作家或访中国作家,其中几篇关于当代诗的文章节选值得参阅。

期刊方面:文学刊物、诗歌杂志、大学文学期刊、网刊等,只要有机缘或兴趣都会出中国诗歌专辑,这里就我所知挑选几个介绍一下。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大学的Nimrod国际期刊1986年春夏刊是中国专号,托尼·巴恩斯通等人为特约编辑,132页,有诗歌、散文、小说、书法、国画,以及汉学家和美国诗人谈中国问题的文章,当代诗部分有顾城、周平、芒克、多多、西川、北岛、舒婷、江河等,多人翻译,还有部分诗人手迹,诗歌之外有梁衡、冯骥才、高晓声等人的作品。主编James V. Feinnerman在题为《社会的镜子: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的序言里,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到元明清的戏剧小说,从民国到当下(当时),对中国文学作了一番介绍和梳理。托尼·巴恩斯通在题为《人人都在写诗》的文章里谈到他在中国既见过官方作协的作家,也见过地下诗人,并对“文革”和“文革”以后的现状作了一番介绍,谈到新一代诗人常常被归纳到朦胧诗人名下,但实际上风格区别很大,顾城的意象清晰,常让人联想到中国古典诗以及英美意象派,舒婷的抒情诗使人想起美国自白派,北岛和芒克的文学传统影响要广泛一些,但主要来自于法国和西班牙超现实主义,最后他总结说,李白、杜甫、王维的后代正从他们的前辈滋养过的西方诗人那里吸取营养,文艺复兴的条件很快就会在中国成熟,这些诗歌新鲜,如果有更多时间打磨会更成熟。

美国Beloit学院英语教授/诗人John Rosenwald 1987年在复旦教英语时合作翻译了一些当代诗,回美国之后在Beloit Poetry Journal诗歌季刊1988—1989年冬季刊做了一个中国诗歌专辑,题为《烟民:遭遇中国新诗》,共75页,收录有多多、北岛、顾城、舒婷、谢烨、孙武军、兰色、芒克、王小龙的少量作品,他写于1989年1月2日的前言大意如下:“烟民。烟雾。星火燎原的诗歌。烟头。房间烟雾朦胧。人们随时点燃。看得见、听得见的诗歌,心声的表述。中国已千年燃烧着诗歌。‘文革’之后的12年间,火焰又一次燃烧,更热情,也或许更危险。1987年秋季我和安·阿伯在上海复旦教英语时,直接或间接地遭遇到对新诗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他说专辑里既有西方所熟悉的诗人,也有第一次介绍的诗人,然后他对“朦胧诗”这个词的英译提出了看法,他认为Obscure太负面,Misty太正面,他自己用的Hazy抓住了原意,既是对景物的隐喻又有不确定的意味。接着他对美国读者介绍中国大陆出版的《朦胧诗选》,但他认为“朦胧诗”并非流派,譬如芒克虽然被划在朦胧诗人里,但作品风格更接近于城市诗人兰色和王小龙,城市诗人更直接、更具有讽刺意味、更当下。这本75页的专刊简洁而出色。

《文学评论》(The Literary Review)季刊1989年春季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中国诗歌专号,标题是“美国诗人和中国诗歌”,目录以译者排列,从庞德、阿瑟·威利(英国)、王红公一路排到加里·施耐德,40多人,包括巴恩斯通父子,然后是被译者的索引,新诗诗人只有闻一多、北岛和舒婷。其中有一篇宇文所安的文章谈道,“中国诗歌在英译中可以辨析的‘中国性’完全是从非中文母语的读者视角来发现的”。这句话当然有个上下文语境,但对诗歌翻译也有效,他说李白、杜甫、苏东坡不是以“中国诗人”身份进入英语诗歌,而是以他们自己的声音。这句话今天读来很有启发性,值得进一步思考。

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文学季刊Prairie Schooner1991年夏季号是中国专辑,田晓菲为特约顾问,诗歌篇幅不大,有骆一禾、芒克、舒婷、田晓菲、杨炼、王小妮、北岛、黄运特等人的作品。

《今天》杂志在美国出了一本英文专辑(Zephyr出版社,2004),赵毅衡等人编选,没有按类别分,收有宋琳、北岛、西川、虹影、张真、吕德安、曾宏、杨炼、张枣、欧阳江河等人的少量诗歌。

夏威夷大学(马诺校园)的《马诺:太平洋国际写作杂志》(Manoa:A Pacific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Writing)长期关注的对象包括中国在内,做过中国诗歌专辑,并出版有诗文选集The Poem Behind the Poem:Translating Asian Poetry(铜谷出版社,2004年,269页),主编为Frank Stewart,收有巴恩斯通父子、山姆·汉密尔、默温、施耐德、施家彰等人的21篇文章,以奚密的《汉语诗:看得见与看不见之处》压轴。

主流诗歌界的《诗刊》《美国诗歌评论》《坎尼评论》等很多刊物也都少量发表过中国当代诗人的英译作品,尤其是在90年代初发表过朦胧诗和与朦胧诗人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的作品。

近年来,网刊《醉船》(The Drunken Boat)2006年春夏季号的中国当代诗专辑,有柯雷等多人翻译的作品,涵盖面很广,大陆部分有西川、翟永明、陈东东、于坚、多多、孙文波、欧阳江河、王小妮、尹丽川、杨健、李森、李南、韩东、王家新,海外部分有北岛、哈金、雪迪等,还有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诗人。

戴迈河(Michael Day)翻译了很多中国当代诗,2005年建立网上资料库,信息量大,但有些诗翻译不准确,在对汉语句式的理解上出了偏差,有时把跨行的一句诗译为两个句子,有时相反。此外,他强调“非官方诗人”的重要性,初看起来似乎很接近真相,但其实这个概念用起来最混乱,“非官方诗人”在中国诗歌语境里已成为主流,到了2005年以及2005年之后还这样用,会给西方读者一个不清晰的描述,使他们将这一概念与70年代的“地下诗人”混为一谈,譬如于坚、西川等人都有公职,得过官方诗歌奖,说他们是“非官方诗人”什么意思呢?把他们与作品被禁的诗人放在一起介绍到底起什么作用?我觉得这应该解释为一种非官方意识,而非身份。“前卫”和“独立”这两个词可能更清楚一点,即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只需看其是否具有独立意识以及作品创新的前卫意识。此外,他译介的作品时间段为1982—1992年,作为一个中国通及柯雷的学生和汉学家,应该更新了。我对他的大量译介抱以敬意,但因为网络传播的范围之广,才鸡蛋里挑骨头。

2008年美国诗人乔直(George O'Connell)与史春波合译的“中国诗歌专号”(《亚特兰大评论》[Atlanta Review],2008)国内已流传,我看到部分电子档,发现他们的翻译合作很默契。

旧金山的Believer文学月刊于2010年6月号上刊登了一个中国诗人专辑,只有西川和于坚的作品,罗伯特·哈斯撰文为他们两人写介绍评论。这个专辑虽然小,但效果好,有力提升了这两位诗人在美国的知名度。

香港的英语网刊《茶:亚洲文学杂志》(Cha:An Asian Literary Journal)于2011年7月推出了中国特辑,黄亦兵(麦芒)为特约主编,内容很丰富,诗歌部分除了英语诗歌以外,译诗部分有多多、王家新、翟永明、西川、臧棣、孟浪、明迪、陈东东、树才、肖开愚、麦芒、康城等人的作品。

美国圣地亚哥的诗歌年刊《诗国际》(Poetry International,2012,总第18期)刊登了一个中国诗人小辑,有臧棣、吕德安、多多、哑石、明迪、琳子、邱启轩、蒋浩、李少君、吕约、孙文波等人的作品。朦胧诗和后朦胧诗被大量介绍之后,美国部分诗人对鲜有介绍的汉语诗人表示出兴趣。

今年是美国老牌诗歌杂志《诗刊》(Poetry Magazine)创办100周年,去年年底我为该诗刊基金会做了一个中国当代诗专辑,按照他们的要求只能选15位诗人,我选了多多、于坚、西川、臧棣、哑石、蓝蓝、胡续冬、蒋浩、宇向、吕约、江离、吕德安、孙文波、王家新、杨炼的作品,并写了序言以及对每一位诗人的介绍和点评(英文)。为了尽量用一些美国读者从未见过的新面孔,对于成名很早的诗人不得不忍痛割爱,而且从众多诗人中筛选到15人非常难,所以在序言里提到唯一的标准是这些作品触动了我、引起了我的共鸣。既然是个人美学趣味起了关键作用,所以就没有自称客观。

美国长期关注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的期刊还有俄克拉荷马大学的《今日世界文学》,该刊创办于1927年,2010年夏季又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了《今日中国文学》,创刊号上有北岛的散文《芥末》、翟永明和西川的诗;2011年冬春号刊登有郑小琼、田禾,曾德旷的诗,最新一期有车前子和王家新的访谈和诗歌。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资料中心是一个宝库,有关中国文学的专著、评论文章、论文、文选等大多能查到。

网刊/网站与纸刊以及诗选的区别和利弊:网络传播快、广、经济,缺点是多年以后当你已经不断修改原作或译作之后,旧作还留在网上,陌生人会以旧作去评判优劣。期刊上发表作品可以被订户和其他诗人作者读到,图书馆也会有收藏,但过期杂志书店不卖。出版的诗选没有过期日,而且集中起来比较引人注意,但要买小出版社出的书只有网购。从交流的角度来说,各有所长。不论网刊还是纸刊,专辑都体现了某个特定时期内的一部分活跃诗人,诗选本也是如此,都有时间性和编辑倾向,中国当代诗英译还没有出现具有权威性的专辑或诗选选本。不过即使出现“权威性”选本也值得怀疑,正如批评家的言论只代表一家之言,一本诗选和专辑只代表编者的眼光。如何使选本具有权威性其实很值得编者思考。

汉语诗歌译介无非几种用途:文化传播、汉学研究、诗人交流、自娱自乐,等等。始于自娱自乐最后可能会达到广泛传播;目的在于交流或供研究的最后可能无人问津;初衷在于“面面俱到”的最后可能一面也不到,毫无特色。但这些都还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当代诗译介没有一本达到庞德的《华夏集》18首和施耐德的《寒山诗选》24首所达到的那种效果:一种崭新的诗歌,让英语读者振奋,并改变其诗歌趣味。只有原创性的原作+原创性的翻译才能达到这个效果。汉语当代诗并非缺乏原创性,但如何呈现出原创性和独特性对编者和译者都是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