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导出表征颜色的复频谱数学模型
二十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创造性工作,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人类对光的本质的认识有了飞跃性提高,认识到光不仅仅是电磁波,在传递过程中显示波动性,同时光又是以一个一个光粒子的形式与物质发生作用。电磁波的复振幅显示矢量性,光子具有动量也显示矢量性,颜色也具有矢量性,这表明光与色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矢量在数学上用复数表示。光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播能量的电磁波。人在空间的位置与移动,相对于光速可以认为是静止的。以下将从光的电磁波一维时域函数式及光子动量公式出发,推导出光色映射复频谱颜色数学模型:
(1)电磁波一维时域函数表达式:
式中E——电磁波的复振幅;
E——振幅,是复振幅E的模,即|E|=E;
ω——圆频率,ω=2πv;
t——时间变量。
我们知道,颜色虽然是由光引起的,但是颜色与时间变化无关。设想从光进入眼睛,到视觉感知颜色,大约需要一个定时T,把这个定时T代入(4-12)式,则ωt=θ。可以理解为光线进入眼睛,刺激视锥细胞,产生神经脉冲信号,把可见光的不同频率同时“定格”在不同相位θ上,于是(4-12)式变成以相位θ为变量的函数式,得到:
如果说(4-12)式描述的是电磁波在时域t的动态函数,那么(4-13)式描述的则是以θ为变量的静态函数。对(4-13)式进行微分,得到:
dE=Ed(cos θ+i sin θ)=E(dcos θ+id sin θ)=E(-sin θdθ+i cos θdθ)
=Ei(isin θdθ+cos θdθ)=Ei(cos θ+i sin θ)dθ=iEdθ
移项,有:
加上边界条件,对(4-14)式积分,得到,既有,则有:
(2)光子动量反映的是光的粒子性,光子动量也是矢量。一个光子的动量是:,由于,又,于是该式变成式(4-16):
式中P——一个光子圆频率为ω时的动量;
ħ——普朗克角常量等于1.055×10-34J·s;
c——光速,c=2.99792×108m·s-1。
光子的动量与其圆频率ω呈线性关系。我们知道,从光进入眼睛到产生色觉所需几十毫秒的时间,这一时间以T表示。我们还知道,能在人眼产生颜色视觉的光不是少数几个光子,而是一个光子数非常巨大的光子流。设某个频率v的光子数为n, n是一个很大的自然数,它体现了光的粒子特性。故在(4-16)式两边同乘以n,同时在(4-16)式右边再乘以TT,得到:
一个光子的动量乘以n, n个光子的动量仍然是动量,将常量系数归1,令,则(4-17)式变成:
由于在(4-17)式中加入了时间因子T,将(4-16)式中的ωT变成相位θ,使得(4-18)式的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4-16)式表达的是某一光子瞬时的动量,这是在时域里的动态矢量。而(4-18)式表达的是同一频率众多光子动量映射在复频域后与时域无关,而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相矢量,实际就是复频谱相位的色矢量。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正是光与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键所在。对(4-18)式微分:
加上边界条件,对(4-19)式积分,需要说明的是,(4-19)式右边是与某一个频率相关的相位θ,若要对可见光全频域积分,就是在复数域积分,所以还要加上符号“i”。这样积分如下:
由此得到,即:
通过以上积分变换及光的波粒二象性等三个不同的路径,将光的动态时域函数变成静态相域函数。首先是利用光作用于人的视锥细胞,产生神经脉冲信号,然后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导出(4-11)式:Z=reiθ。继而利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的电磁波函数导出(4-15)式:E=e·eiθ。最后利用光子动量公式导出(4-21)式:P=p·eiθ。三个表达式左边因子Z、E和P物理意义虽有不同,然而它们都是以等式右边的相位因子θ作为指数,其指数函数的数学性质则是完全相同的。按照现代光学波粒二象性理论[11],同一时刻在同一地点出现的同一个频率的光子数的概率振幅,等效于同一频率的复振幅。也就是说,(4-15)式中E与(4-21)式中的P在物理意义上是等效的,在函数关系上也是等值的。将三个式子左边的符号统一令Z=E=P,那么右边的符号是左边的绝对值,即r=E=p,则有:
由此可以看出,三个不同路径的推导殊途同归。(4-22)式表达的数学模型表明,从物理光学到人的视觉生理在光与色之间确实存在一条“普朗克链条”。人的视神经信号处理过程是物理、生理与心理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十分复杂的过程。这里另辟蹊径,用的数学模型仅仅抓住了光色的矢量特征,在复频谱上模拟了光与色的映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