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娜·普朗克与伦敦的农夫市集
为了满足所有人的愿望,妮娜·普朗克(Nina Planck)创办了英国第一个城里的农夫市集。她的本意并不是拯救当地的食品消费市场,但是从某种角度看这项举措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妮娜所有想要的,只是把现在生活的世界改造得更像她小时候的样子。在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过程中,妮娜所做的是让商品交易变得更直接,而过去的商业模式正是如此。
故事发生于1999年的一天,妮娜走出她在伦敦的家去购买胡萝卜。她拥有很棒的烹饪技术,喜欢用最新鲜的蔬菜、精挑细选的牛肉、熟透了的水果进行烹饪。那天,她特别想吃胡萝卜,然后就去了市场,直接走到产品区,拿起了一捆胡萝卜放进购物篮里。当走向付款台准备结账时,她看到产品标签上写着“法国产”的字样,她感到有些迷惑。当她拿起另一捆胡萝卜看时,还是一样的字样。于是,她开始检查所有的蔬菜:辣椒是从荷兰进口的,西红柿是从以色列进口的,青苹是从新西兰进口的。妮娜突然发现了英国食品供应链中鲜有人知的事实:市面上超过半数的蔬菜和超过95%的水果都是从英国之外的国家进口的。她说,“我大吃一惊,我在哪儿都买不到本地的食材”。
妮娜发现这不是她离开美国的家搬到欧洲时所期望的。几个月前她忽然意识到,虽然自己是一个有工作的真正成年人,但从未去过欧洲。作为一个拥有乔治敦大学学位的高才生,妮娜希望多去世界各地看看,所以她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现实——她需要马上去欧洲感受一下。很快,妮娜就坐上了前往布鲁塞尔的飞机,即将迎接她的是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行为期五个月的实习。她很快就被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的古雅魅力征服了。在欧洲大陆换了几次工作后,妮娜最终选择去伦敦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的演讲撰稿人一职。生活很美好,妮娜在伦敦有了亲密的朋友,并能谋一份好的生计。她觉得自己比想象中更爱英国。
当从商店回来后,妮娜发现一些极为重要的东西消失了:那些本地出产的食材(就像她从小在弗吉尼亚州惠特兰的父母家的农场种出的食材)。在她小时候,每个周末都会在当地的农夫市集卖蔬菜。九岁的时候,她已经能够独自前往距离更远的市场去卖自家农场出产的新鲜西红柿、豆类、南瓜、黄瓜、生菜、辣椒、茄子、玉米、罗勒、鲜花、草莓、冬瓜、菠菜、羽衣甘蓝、卷心菜、莴笋和大蒜。“我是一个典型的卡车农场工作者。”妮娜回忆道。旺季的时候,每周她的家人都会去17个市集上卖菜。他们春种秋收,把亲手种植的蔬菜运送到市场上全部卖掉。在妮娜12岁时,她甚至开始经营自己的市场。
妮娜现在是一个生活在伦敦的年轻姑娘,她准备将童年获取食材的体验带到英国。她知道,如果运作得当,农夫市集将使小型农场得到不错的收益,所以她决定创办自己的集市。妮娜开始联系农场主,邀请他们在新开的市集上出售自己农场出产的食材。她只有两个条件:他们的农作物必须在伦敦方圆100英里的范围内种植,他们只能出售自己种植的食材。这是对那种从以色列进口有机番茄再运到伦敦街角商店销售的复杂供应链的直接对抗。通常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会隔着八个甚至更多的步骤,但是妮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真正的面对面交易的机会。为了纪念她的家乡,妮娜将这个市场取名为“惠特兰农夫市集”。
1999年6月6日,妮娜的市集在伦敦繁华的伊斯灵顿街区开张了,消费者的反应非常热烈。好奇的市民排着大长队等待市集隆重开幕。两位内阁部长出席了开幕仪式,农业部长前来敲响了开市钟,查尔斯王子发表声明道贺,盛赞市集开幕的意义。市集的大门刚一打开,人们就一拥而入,直接跑向那些售卖当地产果蔬和肉类的摊位。农夫们的货物很快就售罄,妮娜自己买了最后一根胡萝卜。事实证明,她并不是唯一一位渴望吃到本地食材的人。不到3个月,妮娜便打算再开两家这样的市集,所以她高兴地辞掉了工作。
妮娜的公司已更名为“伦敦农夫市集”。如今,该公司在伦敦运营并管理着14家市集,提供来自180多个不同生产商的食材。在美国,妮娜也以同样的模式开了十几家市集。姑且不论她本人的公司,实际上,妮娜的行动引领了一股新趋势。当她的第一家市集在伊斯灵顿开业时,该市集成为伦敦第一个销售本地食材的市场,那时全英国只有11家这类农夫市集,而现在英国全国的农夫市集有400多家。妮娜对英国人购买和食用新鲜农产品的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