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医学的温度
早在100多年前,加拿大有一位医学家、教育家,被称为20世纪医学领域的大师,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临床医学的泰斗,尤其强调医学的人文精神,开创了现代医学新观念与新里程。
这位大牛人就是威廉·奥斯勒。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这段话的意思是,临床医学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我们的医生却越来越没有人文情怀了,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越来越没有同情心了,越来越不会看病了。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考得好未必干得好
记得我上大学那年,我们学校招收了300名本科生,最后拿到毕业证的不到280人。为什么?一是入学时体检不合格的被要求休学,二是在校挂科成绩不合格的不准毕业。
现在我们学校每年招生多少?说出来吓你一跳,一年5700多本科生,研究生少些,就600多人,也是当年本科招生规模的2倍多。这样一对比,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如果放到今天肯定能上个211高校,甚至是985高校。
当年,我们系、我们专业、我们年级、我们班,怎么说都是一样的,班上只有56名学生,高考分数相差不大,最多只有20分左右,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
高考分数差距不大,可上了大学,开始专业课考试时,分数差距就大了。每当考试结束,一看成绩单,依然是万里江山一片红。
什么意思?成绩靠前的大都是女生,分数高,成绩好,太厉害了!以至于开始时,我们都不敢搞对象了,又是美女又是才女,女神级的,我们都觉得自惭形秽,高不可攀,害怕追不上啊!
更可气的是什么?女生总数才14人,占比仅仅25%,可几乎都骄傲地排在了班级的前列,垫底的都是清一色的“和尚”,好像我们男生都弱智,让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儿情何以堪。
当然也有例外,有那么两三个一直很牛的男生,就跟高考备考一样,起早贪黑,勤学苦练,成功入选红队行列,成为四分之一女生中的“党代表”,分数也很高,成绩也很好。值得称赞!
不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几位兄弟多少有点遗憾,遗憾什么?估计没有谈过恋爱。是不想谈吗?估计不是不想谈,是没时间,心无二用啊!当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这样的学霸未必讨女神喜欢。
这两三个成功潜入女生队伍中的兄弟,当然一个都没有抱得美人归。不过,也很不错,他们把博士证抱到了家里,把该读的书读完了,实在是了不起!
这话我可不是恭维。
我上大学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高考太苦,许多同学都学透支了,学呕吐了,不想继续吃苦,有的甚至一点都不想学,能够立志考研、考博的学生凤毛麟角。
考博士的兄弟自然得当医生,多读了好多年的书,最后踌躇满志、兴高采烈地来到医院,找到科室主任报到,一看领导,心里拔凉拔凉的,这不是我大学同班同学吗?
不平衡呀!惆怅呀!郁闷呀!我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何止如此?还有更不平衡的。
一走进手术室,主任同学一拿起手术刀,简直就像太极宗师张三丰舞剑,快时如暴雨,慢时似和风,刚柔相济,出神入化。小伙伴惊呆了!
太伤自尊了!我多读了那么多书,苦了那么多年,现在连最基本的手术都不能独立开展,如果要达到像主任同学现在的技术水平(不如说是艺术水准),不知还要再奋斗多少年,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种境界!
有必要声明一下,我没有说现在的医学博士不行,否则那么多医学博士会骂死我,但有医学大咖说医学博士不行的,是我亲耳听到了。是谁说的?不能说,否则他老人家也得挨骂。
一次,一位领导接见一位医学大咖,还共进晚餐,所以说话就很随便。就这样,在觥筹交错的友好的气氛中,这位领导就好奇地问,教授啊,现在有不少海归的医学博士,他们怎么样?
很好啊,他们什么都会!
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过,就是不会看病!
教授补充的一句话,让大家都笑了。
其实,我还真不完全相信教授的话,至少教授有点以偏概全。但我了解这位医学大家,理解他的苦心,他是既忧虑又期待——忧虑年轻医生实践技能不扎实,期待有更多的年轻医生尽快脱颖而出。
在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中,博士都进了名院,就业明显好于本科毕业的同学,但如果进了同一家医院,基本上博士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至于未来怎么样,不得而知,因为我不是神仙。
人比人气死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大着呢:智商吧,有的人读书玩着就考高分,有的人玩命学也不咋样;情商吧,有的人左右逢源、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开口噎死人、处处不被人待见。
就像我的那帮同学,有的天天优哉游哉,考试前点上蜡烛,熬上几夜,照样考个七八十分;有的同学天天按部就班,勤学苦练,大都能考个八九十分。当然是有差距的,不然天理难容!
可是,注意了,等当了医生,经过我这么多年的追踪观察,手术做得漂亮的,大都是那些变着花样玩的、学习没那么刻苦的同学。当然,努力学习的都不差,特别拔尖的却很少。
这就是医学,这就是医生。
悟出来的好医生
大家都认可医学是一门科学,如果是一门纯粹的科学,像数理化一样,那么就可以用公式、定理来表达,就可以计算出唯一的正确结果,会有一个标准答案。
但医学却不是这样,同样是一种病,往往会区分男女性别、身体胖瘦、体质强弱、地域差异、季节气候、年龄大小等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有人说,医学水准的高低,评判的标准不在书本知识的莫测高深,也不在各种诊疗仪器的神秘闪烁,而在于内科医师诊疗思路的缜密与睿智,外科医师手头功夫的独到与娴熟。
换句话说,内科医生重在思维和悟性,外科医生重在灵巧和感觉。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世界上只有不到5%的工作需要高智商(IQ)的人去做,其余95%的工作只需要中下等智商的人就能干好。这样说来,绝大多数工作干好干坏不完全靠智商。那还要靠什么?当然靠情商(EQ)。
我常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当然,我说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特殊情况除外,比如说背课文、考试。
这种说法是否靠谱,你留心观察就明白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一个单位里混得好的,要么是八面玲珑的,要么是老谋深算的,那些被认为是智商高、聪明的,却往往不受欢迎,甚至被认为是“精神病”。
还真是这样。在人群中,高智商的人只有2.5%左右,低智商的也只有2.5%左右。我查了好多资料,说法不太一样,但认可这一结果的人不少。
智商高就聪明,就能成为天才?当然不是。被认为是天才的还不到1%,还有说不到万分之一的。
那些没有成为天才的,有着高智商的,他们跑到哪儿去啦?可能是去了精神病院。因为,人类的创造力真的与“精神病”相关。
天才和精神病有时只在一步之遥。有的一步跨小了,就成了精神病;有的一步跨过去了,就成了天才。
以后,千万不能歧视精神病人,不能小看精神病人,应该多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就是天才。
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不过不是我说的,是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说的。
这位老兄用时10年,用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得出了这个结论。
在政治家中,占17%的人有明显的精神病特征;科学家中占18%;思想家中占26%;作曲家中占31%;画家中占37%;作家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竟高达46%。
列举几个大家熟悉的名人,看他们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如希特勒、哥白尼、卢梭、舒曼、劳伦斯……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牛人哪一个不是有点疯魔精神?
因此,波斯特说,创造性的才华和病态的心理,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天才中多有精神疯狂症,而精神疯狂症又时常能激发灵感和创造性。因此,许多高智商的人也都患有精神病。
当然,临床医生不是精神病人,如果有,也是例外。因为临床工作肯定不能算是5%的高智商工作,差不多的智商就可胜任。
说这话是找抽的感觉,似乎在贬低医生,但我真没这意思,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好医生,不可能都是高智商的人。我们医生都不想“被精神病”,都想当正常人,把病人看好,把生活搞好。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胡佩兰曾说过,医生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良心活。
胡佩兰老人是一位妇产科专家,退休后坚持在社区坐诊,一直工作到98岁,直到生命的尽头。
老人一句看似朴实的话,却一语中的,道出了医生的职业特点:要想当好医生,一是要学好艺,能看好病人;二是要用好心,真心待病人。
如何练成精湛的技术,当然与个人的灵气、悟性密不可分。
我曾经的一位老师,上大学时成绩很好,毕业时是特优生,很顺利地留在了附属医院,当了一名医生;因为资历很深,发表的文章也不少,在新成立科室时,当上了科室主任。
主任当上了,但我真替他难受,给学生讲课,东扯西拉,让我们不知所云,我们就偷偷给他取了个外号“糊涂先生”;带教查房时,遇到稍微复杂点的病例,往往抓不住重点,一群年轻医生私下叫他“糊涂医生”。
我的这位老师智商不低,很会考试;人也很好,待人厚道,与世无争;可实在有点可怜,教了一辈子书,看了一辈子病,但犯糊涂的毛病始终没改,真是糊涂一辈子。
虽然有点大逆不道,但我还是想用一句话来评价老师:灵气不够,悟性太低。
当然,也有一些年轻医生,灵气十足,不比别人上的学多,不比别人的学历高,可看病时思路清晰,诊治准确,稍加点拨,就突飞猛进,可以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我有一位小师弟,比我晚毕业10年,年龄也就30多岁,可找他看病是一号难求,挂不上号啊,病人都是抱着被子,半夜排队等号,太厉害了。
就有熟人找我,说帮兄弟挂个谁谁谁的号。
是谁呀?我咋不认识。
亏你还是个大记者,连谁谁谁都不认识。
有你说得那么厉害吗?
看你这人,现在当领导了,也不深入基层,是不是官僚了?
是吗?传得这么神,派个人去看看。
采访的记者回来,夸成了一朵花,太厉害,还不是一般的厉害,一个上午就看了80多个病人。
我无话可说了!
后来我一打听,还真有话可说,这位小兄弟不只是厉害,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小兄弟大学毕业后,没有急于考研、考博,而是选择了就业。他一边行医看病、积累经验,一边遍访名家、拜师学艺。
总之吧,小兄弟的医术进步神速,病人纷至沓来。不用评价,络绎不绝的病人就是最好的评价,因为那杆秤在病人心里。
有这么厉害的学生,母校当然自豪,人才难得,何况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当然得请回来,大学平台大、机遇多,更有利于他今后的发展。
可是一看简历,就有点傻眼了,本科学历,医师职称。
这位小兄弟的学历不高,职称还低!
现在的大学招聘人,一般起价就是博士;况且我们学校还是一所不错的大学,省属重点高校,招聘人才至少是博士、教授,博士往往还要名校毕业的。
既然是引进人才,就要不拘一格,本科就本科,引进来继续培养,让他读校长的硕士研究生,将来再读博士。
真的,我都感动得快落泪了,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为我的母校点赞!我为我的校长点赞!
这位小兄弟是棵好苗子,有灵气、有悟性,如果假以时日,能够持之以恒,将来必成大器,可为大医。
如果说有灵气,文学家、艺术家最有灵气;如果说有悟性,史学家、哲学家最有悟性。那么,假如一名医生既有文学家、艺术家的灵气,又有史学家、哲学家的悟性,是不是就能成为好医生呢?
回答当然是yes(是的)。
医学的核心价值
一位哥们儿去云南自驾游时,在深山的一家商店里,被商家一忽悠,就爽快地抱回来一大瓶蛇酒。
尽管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但仍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大眼镜蛇嘴衔长尾,在酒瓶里正襟危坐、寒气逼人。
不错!不错!哥们儿心里就有点激动。
这可是云南大山里的野货,肯定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哥们儿就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每日回到家里,都要小酌一杯,怡然自得。
几个月过去了,哥们儿自觉神清气爽,生龙活虎,逢人便夸蛇酒的神奇!
不知不觉中,终于酒尽瓶空。
哥们儿有点意犹未尽,又有几分好奇,就把手伸进酒瓶中,想把眼镜蛇取出来。
哦,是不是想炖蛇汤喝?那我还真不知道。
“啊!我嘞个娘哎!”
哥们儿突然一阵尖叫,一家人忙跑过来,还以为他被蛇咬了;可到跟前一看,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哥们儿手抓的哪是真蛇,只是一条以假乱真的塑料蛇!
这就是心理作用!
心理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其研究涉及诸多领域,比如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很多社会和自然科学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其实,人类的所有健康问题都与心理有关,精神性疾病就更不用说了,其他的疾病也或多或少与心理因素相关,有人说是90%,要让我说就是100%。
别说是病人,就是健康人,也是100%存在心理问题的!
是我在忽悠?还真不是忽悠,道理其实很简单;不过,我还是按我的逻辑来解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这句话: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怕死!
如果认可,这个“怕”字本身就涉及心理问题。
如果不认可,就稍微有点复杂。因为“真不怕死的人”有两类:一是精神错乱,本身就有精神病的人,比如那些自杀轻生的;二是那些有坚定信仰的人,他们只是觉得信仰比生命更重要,但绝不是不怕死!不过,这类人也只是极少数。
没忽悠吧?
其实,不止我这样认为,许多大家也这样认为。
韩启德院士就说过,心理因素对健康至关重要,在医疗过程中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关怀,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心灵伤痛。传统医学落后的时代,医生主要发挥心理安慰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的盲目乐观,拉远了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基于此,叙事医学兴起,要求医生看病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经济状况和家属状况等。
传统医学强调整体观念,推崇辨证论治,具有浓郁的人文思想,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水乳交融,医患关系和谐,医生特别被社会尊重。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是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的著作。全书是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妞妞短暂一生的各种细节。
书中的妞妞是周国平的女儿,仅仅活了562天便夭折。其母雨儿在怀孕5个月时感冒,在医院看病检查时“吃”过大量X射线。妞妞出生后左眼瞳孔与别的孩子不同,最终被确诊为恶性眼底肿瘤。父母给她以最细心的照料,最终还是无法留住女儿。
妞妞的眼肿瘤是否与X射线照射过多有关,我们谁都无法回答。我想表达的是,因为有这个痛苦的经历,周国平对生死、对医学有着更独特、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周国平认为,医学有不可超越的界限,不管医学发展到怎样先进的地步,都有不能攻克的疾病,所以人总有一死。医学可以扶伤、可以治病,但不能救死。医生和病人需要形成共识,根据医学这种根本的局限性来确定医学的边界和目的:可以治的病要去治,治不了的病要改善生命质量。
简单点说,就是既要治病痛,又要治心痛。
身为哲学家的周国平,尤其关注患者本身。他说,患者的身体需要治疗,心灵更需要安慰。对一个患者来说,不管病可治还是不可治,他永远需要安慰。人生病的时候,是他最脆弱的时候,对是否受到尊重、医生的态度非常敏感。
安慰也不一定是非要医生说一些安慰的话,因为患者能潜意识地感受到医生对他是否有同情心,是否尊重他。当一个人受到病痛折磨时,在医院还得不到尊重,他的心情会沮丧到极点,他更会觉得世界是丑恶的,人生是可悲的;如果受到善待,他对世界和人生都会有信心。
周国平所说的尊重、安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人文关怀。
威廉·奥斯勒说,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
病人不仅需要治疗,还需要人文关怀;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必须具有人文精神。
其实,医学与人文科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医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似之处在哪儿呢?
一是这两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探究的主体相似。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包括了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等;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是人,包括了人的精神、文化、心理等。
二是这两门科学从业者所需的职业素养相似。研究这两门科学都需要灵气和积累,灵气是前提。医学的积累就是经验,许多人认可医学就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文科学亦如此,没有充分的积累,再好的灵感也得不到升华。
三是这两门科学研究结果的评判标准相似。一般的自然科学都有唯一结论,非对即错,而医学和人文科学则不同。同一病人,找不同的医生看病,治疗方法可能不同,但往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水平高低不同。人文科学也如此,判断文学、艺术作品,是见仁见智;评判历史、哲学观点,往往难辨对错。
医学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需要预防治疗,生理健康需要人文关怀;如果说预防和治疗是医学的手段和方法,那么人文精神就是医学的价值核心。
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尊重生命。
在医学的海洋里徜徉过后,我们又回到了起点,回到了开篇的提问:医学是什么?
刚才,我一直在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但似乎又没有回答清楚,还是用专家的话来回答吧。什么,你不是说专家怎么怎么吗?对了,他不是专家,是大家。
郎景和,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因为头衔太多,不一一列举,只说一个最响亮的名号——中国工程院院士。
不用赘言,能够晋升院士,郎景和当然是名医大家。
关于医学,我就用郎院士的几句话来概括吧:
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人文修养方面包括许多,而且需要积累,要学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
真善美是做人的追求,更是一个医生的义务,文学的情感、艺术的美感、音乐的梦幻、书画的神韵,常常会给医生疲惫的头脑及枯燥的生活带来清醒和灵性。
智慧是升华出来的东西。你是一个很好的手术者,你也可能是一个手术匠人,缺乏其中的智慧。但是如果你能从中升华出来智慧,那就是大家。
做医生,要做到“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
通天理,就是要掌握自然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近人情,就是要了解并知晓人的思想、意识、情感、意愿。
达国法,就是要符合诊治原则、规范,以及技术路线、方法技巧,也要包括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说得真好,大家就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