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天演论:及其母本《进化论与伦理学》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善败第七

本章中赫胥黎专议了“善”和“败”的两种结果,从而指出所谓人工管理,尤其是在治理社会、发展经济方面最显真正功效。本章以新开发一片土地为例,说明建立社会公平、激励制度、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如果社会成员信奉公益标准,国家各项制度完善,即使一块新辟的土地,也能建成生气勃勃的国家;反之,无论原先如何强大、拥有何等广阔的地域,制度不完善的国家也难以在殖民开发、经济竞争中拥获其利。严复尤以华侨在外谋生、终以国弱民昧沦为佣婢的事例,表达了其渴望国强民富的愿望。

【原文】天演之说,若更以垦荒之事喻之,其理将愈明而易见。今设英伦有数十百民,以本国人满,谋生之艰,发愿前往新地开垦。满载一舟,到澳洲南岛达斯马尼亚所[1](澳大利亚南有小岛)弃船登陆,耳目所触,水土动植,种种族类,寒燠[2]燥湿,皆与英国大异,莫有同者。此数十百民者,筚路蓝缕[3],辟草莱[4],烈山泽,驱其猛兽虫蛇,不使与人争土,百里之周,居然城邑矣。更为之播英之禾,艺英之果,致英之犬羊牛马,使之游且字[5]于其中,于是百里之内与百里之外,不独民种迥殊,动植之伦,亦以大异。凡此皆人之所为,而非天之所设也。故其事与前喻之园林,虽大小相悬,而其理则一。顾人事立矣,而其土之天行自若也,物竞又自若也。以一朝之人事,闯然出于数千万年天行之中,以与之相抗,或小胜而仅存,或大胜而日辟,抑或负焉以泯而无遗,则一以此数十百民之人事何如为断。使其通力合作,而常以公利为期,养生送死[6]之事备,而有以安其身;推选赏罚之约明,而有以平其气,则不数十百年,可以蔚然成国。而土著之种产民物,凡可以驯而服者,皆得渐化相安,转为吾用。设此数十百民惰窳[7]卤莽,愚暗不仁,相友相助之不能,转而糜精力于相伐,则客主之势既殊,彼旧种者得因以为利,灭亡之祸,旦暮间耳。即所与偕来之禾稼果蓏[8]牛羊,或以无所托芘而消亡,或入焉而与旧者俱化。不数十年,将徒见山高而水深,而垦荒之事废矣。此即谓不知自致于最宜,用不为天之所择可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为了更明晰地论证天演论学说,赫胥黎设喻一群逃难者离开故土,登上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在此开荒拓耕,与大自然对抗。而这个小岛的命运,如同被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一样,注定被掠夺,并沦为殖民地。

复案:由来垦荒之利不利,最觇民种之高下。泰西自明以来,如荷兰,如日斯巴尼亚[9],如蒲陀牙[10],如丹麦,皆能浮海得新地。而最后英伦之民,于垦荒乃独著,前数国方之,瞠乎后矣。西有米利坚[11],东有身毒[12],南有好望新洲[13],计其幅员,几与欧洲埒[14]。此不仅习海擅商,狡黠坚毅为之也,亦其民能自制治,知合群之道胜耳。故霸者之民,知受治而不知自治,则虽与之地,不能久居。而霸天下之世,其君有辟疆,其民无垦土。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之旧无垦地,正坐此耳。法于乾、嘉以前,真霸权不制之国也。中国廿余口之租界,英人处其中者,多不逾千,少不及百,而制度厘然,隐若敌国矣。吾闽粤民走南洋非洲者,所在以亿计,然终不免为人臧获被驱斥也。悲夫!

【注释】

[1]达斯马尼亚: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英文Tasmania)。

[2]燠:指暖,热。

[3]筚路蓝缕: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路,指柴车;蓝缕,指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辛。

[4]草莱:指荒芜之地。

[5]字:指生育。

[6]养生送死:指子女对父母生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

[7]惰窳:指懒惰懈怠。

[8]蓏:指草本植物的果实。

[9]日斯巴尼亚:西班牙(英文Spain)。

[10]蒲陀牙:葡萄牙(英文Portugal)。

[11]米利坚: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文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2]身毒:印度。

[13]好望新洲:好望角。

[14]埒:等同。

【译文】天演论的学说,如果用开荒拓耕的事来再作比喻,其理论便更加明晰而易于理解了。

假设有几十或几百个英国人,因本国人满为患,谋生困难,于是这些人表示愿意去开辟新发现的领地。一大船人来到了澳大利亚南边的一座荒岛——塔斯马尼亚岛,并离船登上了该岛。上岸后,他们耳闻目睹的全部景象,从水泽、土壤、动物、植物及其他各种物类,到岛上一年四季的气候,如炎热、寒冷、干燥、湿润等,都与原来所居的英国差异很大,无一相同。于是这几十上百人同心协力,从刀耕火种开始艰辛创业,并赶跑了周边的猛兽虫蛇,不让它们来与人类争夺生存领地,最后竟在百来里的范围内新建起了一座城市。于是拓荒者们又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从英国带来的禾苗,种植起了来自英国的果树,还引进了英国的狗、羊、牛、马等,使它们在新的原野上生活繁衍。于是,这百来里的范围内外,不仅仅人种迥然有别,连动植物也与岛上的原属种大有区别。所有的这些巨大变化,靠的全是人力的经营,而不是自然的安排。因此像这类事和前面举例的园林一样,尽管事情大小相差悬殊,可其中道理是一致的。

虽然是人力起了建设性作用,但在这片地界里的自然演进及生存竞争仍与平时一样在时刻进行着。短时间内出现的人为力量突然从几千万年的自然进化运程中冲刺出来,与大自然的力量进行对抗,小的胜利仅能使人们生存下来;如能获得大的成功,才可以广拓疆土,日渐繁荣;但他们也有可能突遇巨大天灾,并遭遇重大损失而彻底消失在这片土地上。但不管怎样,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全看这些人如何大自然进行抗争了。

假如这群人能够不分彼此通力协作,经常把整体的利益作为奋斗的目标,同时又把每个人生老病死的事处理得十分圆满,还能完善社会机制,对安置族民、推荐、选举、奖赏、处罚等也有明晰法规,能平等公正地处理民众之事,民众对此少有怨尤。长此以往,要不了多少年,他们便可以建立一个生气勃勃的国家了。至于岛上土生土长的那些人民和其他生物,大都被降服、驯化,并能逐渐使其与开拓者们和谐相处,为开拓者们所用。

协同劳作
作为外来侵入者,不管是与天相争,还是与土著互斗,如果彼此间不能通力协作,以团体利益为首要,则很难建立一个新的王国。而岛上的原住居民,如果不能与侵入者友好共处,为其所用,则很难有容身之所。赫胥黎正是从这一设喻的事例中,说明“善治”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假如这几十上百人都懒惰、愚蠢、糊涂并且莽撞,彼此间不能友好协作,却反而在内讧上花费精力,在土著居民占据主场优势,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拓荒者失败灭亡的灾难,就只是在早晚之间罢了。还不仅如此,就连和这些拓荒者一道移居来的谷物、瓜果、牛羊等,也会因无所依存而最终归于消亡或与本地的原有物种交合同化。在这种情况下,不需几十年,人们看到的将是高山依然,河流永存的原状,而开荒种植的事,却早化为乌有了。这就叫作,不知道如何创造自身生存最适宜的环境,从而未被自然所选择。

〖严复按语〗

自古以来,开荒拓耕之事能否获利,最能看出一个民族智慧和能力的高低。欧洲地区自我国明朝时候以来,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丹麦等国都进行过海外扩张并占据了新的地盘。到最后,却要数英国人在拓展海外殖民地所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前述国家拓建新地的成就远远落后于英国。英国在西面拥有美国,在东面占领了印度,在南面则殖民好望角地区(即现在的南非地区),当时英国包括殖民地在内的全部疆域,几乎与整个欧洲相等。这不仅仅是因为英国人熟悉航海、善于经商,也不仅因为英国人民聪慧、坚毅、果敢,还因为他们能够做到依法理政,并且了解群体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专制强权之国的臣民,往往只知道接受管理而不懂得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即使他们拥有土地,也不能够成功经营、长期居住。在列强争霸的年代,往往是国王们在外占有大量殖民地,而民众却少有可以垦殖的土地。如以前的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列强,因不太懂得土地的开发经营,故当时在外都没有建立殖民地进行资源开发。法国在我国乾隆和嘉庆时期之前,算是霸道横行,不受制约的国家之一。在中国20多个商埠的租界里,居住的英国人多的不超过1000人,少的不足100人,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制定的规章制度却十分缜密,如同一个国中之国。而我国福建、广东的一部分人到东南亚和非洲一代侨居谋生,人数可以亿计,但他们大多终免不了为奴做仆,终日被鞭策驱使。多么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