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一)消费函数
有收入,才有购买支出的能力,收入的变动将导致居民户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水平或支出也随之发生变动。尽管实际消费支出还有许多其他次要的决定因素,但收入水平毕竟是决定消费者购买支出额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消费函数被定义为消费C与收入Y之间的函数关系:C=f(Y)。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消费支出额直接随收入的水平做同方向的变动,但收入的变动与消费支出的变动是不对称的,即非比例性的。
在一般的宏观分析中,并不把物价水平包括在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之内,这是因为假定居民户的名义收入随物价水平变动做同比例的升降,因而,实际总收入是独立于物价水平的。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特定商品和劳务的购买量会因价格变动而做出反方向的变动;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由于购买的替代,消费者的支出总额并不发生变化。
(二)消费倾向及其递减规律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C在收入Y中的比率。消费倾向可分为平均消费倾向APC与边际消费倾向MPC。前者可定义为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即APC=C/Y,而后者表示消费增量(消费支出变动额)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即MPC=ΔC/ΔY,或MPC=dC/dY。
通过APC和MPC,可以表明消费函数的特征:在通常情况下,1 >MPC>0,APC>MPC。它表明消费是收入的递增函数,但由于收入增量所引致的消费增量小于该收入的增量,因此,MPC又为Y的递减函数。用语言来表述就是,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增长的幅度或比例要小于收入增长的幅度;反之亦然。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资料3-1】
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
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前期战争破坏加上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国内经济存在严重困难,因此实行的是“重积累、轻消费”“低消费、低物价”的经济政策。人民收入和消费品供给都是由国家统筹分配的,全国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度,人们的收入除去日常开支,几乎没有剩余。在这个我国大多数人温饱还没有过关的时期内,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很低的。1978年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工业农业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迅速增加,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先递增再递减的发展趋势。以前人们很少拥有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品,所以在改革初期,收入增量中的货币必然首先是补足消费,转向中、高档消费品市场。人们争相购买电器、家具、服装等消费品,使消费增量的增加快于收入增量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稳步上升。进入1988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还在85%以上,此后,边际消费倾向开始明显下降。到2007年,边际消费倾向降到66%。其中,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1981年的84%下降到2007年的64%,降了2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1981年的92%下降到2007年71%,降了21个百分点。
二、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
(一)储蓄函数
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的储蓄水平,但收入是决定消费者储蓄额最主要的因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即没有用于消费开支的那部分收入被定义为储蓄S。因此,Y=C+S。
同样,储蓄函数描述了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对应关系,即S=f(Y)。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储蓄额直接随收入的变化做同方向的变动,但收入的变动与储蓄的变动也是不对称的。
(二)储蓄倾向
与消费倾向类似,储蓄倾向是指储蓄S在收入Y中所占的比例,它也可分为平均储蓄倾向APS和边际储蓄倾向MPS,其中:
APS=S/Y,即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MPS=ΔS/ΔY或MPS=dS/dY,也就是储蓄增量(或变动率)与收入增量(或变动率)之比。
在一般情况下,0<MPS<1,且MPS>APS。它表明,S是Y的递增函数,收入增加时,储蓄也会增加,且储蓄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是说明消费、储蓄与收入的依存关系,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最基本因素都是收入。由于Y=C+S,可以看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相互关系是:两个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就随之确立。假如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则消费函数:
C=a +bY(a >0,1 >b >0),斜率b =MPC(边际消费倾向), APC=a/Y+b。
与之相对应,储蓄函数也是线性的,即:
S=-a+(1-b)·Y,斜率1-b=MPS(边际储蓄倾向), APS=-a/Y+(1-b)。
参见图3-3 [图(a)为消费曲线,图(b)为储蓄曲线]。
图3-3 消费、储蓄曲线
图(a)为消费曲线。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支出。OR即45 °线上任一点都有Y=C+S。C曲线为消费曲线,它随收入增加向右渐升。当它与OR相交于E点时,表示Y=C,即收支平衡或相抵;当它在E点左侧时,C>Y,表示有负储蓄;当它在E点右侧时,C <Y,即有消费后剩余的正储蓄。
当Y为零时,消费为Oa,它被称为自发消费,即不依赖于收入的消费。当收入为B时,消费支出=BG,并有GF的储蓄,即Y=BG+GF=C+S。
图(b)为储蓄曲线。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储蓄。S曲线为储蓄曲线,它与收入线的交点E为收支平衡点,即储蓄为0。在其左边则有负储蓄,而在其右边有正储蓄。收入为零时,储蓄为-a(a>0),当收入为B时,储蓄为BD(它等于上图的GF)。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互补关系是指二者之和永远等于Y,即45 °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E点左侧,消费曲线在45 °线上方,相对应的储蓄曲线在横轴下方,存在负储蓄,即消费大于收入。在E点上,消费曲线与45 °线相交,储蓄曲线与横轴相交,储蓄为0。在E点右侧,消费曲线在45 °线下方,储蓄曲线在横轴上方,储蓄为正。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互为余数,二者之和永远等于1,即:
则有:
1 -APC =APS,1 -APS =APC
同样,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也互为余数,二者之和也永远等于1,即:
同样有:
1 -MPC =MPS,1 -MPS =MPC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也可用下表3-1说明。
表3-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以上我们是通过个别消费者的行为与例证,推导和归纳出家户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但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反映总的可支配收入或国民收入与总消费之间关系的社会消费函数。
在逻辑上,社会消费函数可以根据家户消费函数加总来得到。但现实中总存在一些限定因素,使得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这些条件主要有:
(1)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平等。人们的收入越多,储蓄能力就越强,即富有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富有者拥有的社会财富越多,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就较低。反之,国民收入分配较平等时,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就较高。
(2)政府是否实行累进税制。累进税制使得高收入人群的一部分可能的储蓄转化为政府税收,政府再将这部分收入以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形式花掉,这样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社会消费总量,此时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就较高。
(3)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数量。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如果数量较多,则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就较低。如果数量较少,意味着股东得到了更多的红利,从而消费就多,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就较高。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消费曲线也不是家户消费曲线的简单加总。但总体来说,社会消费曲线与家户消费曲线在形状上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