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月11日 星期日 上海—纽约
难忘的美联航
一直想有机会去趟美国。
能够近距离地感受美国、观察美国、认知美国、思考美国。
毕竟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目前最具有国际影响力、控制力甚至破坏力的国家。
机会终于来了,而且这一去就是20天。
记得前几次赴欧美,大家对于乘坐哪个国家、哪个航空公司的什么航班都很在乎,必经反复比较、咨询,因为所选择的不仅仅是服务,更重要的是安全。
我们搭乘的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UA087航班。上海的起飞时间是11日下午4:30,航班非常准时,经过近14个小时的连续飞行,于纽约时间11日下午6:10安全抵达。想想也是搞笑,11日下午从上海出发飞行了10多个小时,结果还是11日下午;一个小时之前刚在飞机上吃过早餐,一下机却是要吃晚饭了;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又马上进入了新的夜晚。但我想,此次赴美,要适应和感受的可能不仅仅是东西半球的时差,更主要的是文化的差距、心灵的差距、思想的差距。
和国内航班几乎都是年轻貌美、灿若桃花的空姐不同的是,欧美航班的乘务员大都是年纪较大的“空嫂”“空婶”甚至“空奶奶”。有意思的是,晚饭时,因为很多人不懂英语,一位懂中文的中国台湾籍乘务员便跟大家约定:“1”代表吃炒饭,“2”代表吃炒面,到时外籍乘务员来了只要说one或two就行了,实在连这些单词也不会说就伸出一个或两个手指示意。人就是聪明。我们的老祖宗在发明语言文字前估计也是这样进行交流的吧。
飞机上的餐品总体上比较符合口味,而且免费供应红酒和啤酒,这让很多人很是开心。几个月前一位朋友也是乘坐美联航去美国,因为恐机,平时不喝酒的他竟然一连喝了两大杯,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他醒来时,已经安全抵达美国了。
在许多人看来,漫长的飞行是枯燥、乏味甚至难受、痛苦的。我倒没觉得,甚至感到过得很快、很充实。晚餐后认真学习了前期收集的有关资料,很有参考价值。然后难得有闲看了三部飞机上的影片,分别是华谊兄弟出品的《前任攻略》、光线影业出品的《分手大师》、博纳影视出品的《白发魔女传》。其中前两部都是内容荒诞的都市片,帅哥靓妹,情乱色迷,并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分手大师》是由南昌籍演员邓超和他爱人孙俪等一线明星主演的,以前没注意“光线影业”这个公司,看来不可小视。《白发魔女传》是根据梁羽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由徐克担任艺术顾问,范冰冰等大牌明星出演,说实话实在不敢恭维,看了一段竟看不下去。明星出演不等于质量就一定高,大腕云集不见得效果就一定好。但最近徐克导演的作品《智取威虎山》却是一部成功力作,目前正在国内上演,获得广泛好评。我以前从来没有推荐过朋友去看什么电影,这是第一次。徐克运用3D这一现代科技手段,把一段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历史的正能量内容搬上荧幕,找到了一条正面题材影视剧如何贴近现代观众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真正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路子,找到了一条如何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很好结合起来的新路子。该影片不仅获得了很多荣誉,还取得了近9亿元人民币的可喜票房。向徐克导演致敬!期待着他能不断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更期望这部影片能起到一种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国产影片在内容、题材、体裁、表现手法等方面创新发展。
后来有朋友跟我说,美国其他航空公司提供的中文影视片要比联合航空多得多、好得多,美联航的服务是最差的,也是最近几年才开通中国航线。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但美联航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也正因为便宜,所以一般在中国做业务的美国公司职员以及国内一些赴美团队都选择乘坐美联航。
一位女留学生的直白
本次航班基本上是满员的,大都为中国人。其中有许多是放寒假回家又返校的中国留学生。
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上海小姑娘,在波士顿一所大学攻读艺术与商科,年龄与我儿子同年,也是刚刚读完大二。问她为什么选择在美国读本科而不是在国内读完后再去美国读研究生,她说美国大学教育有一大好处是不必一开学就确定专业,而是在学习一两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志趣进行选择,这样更有自主性,更符合本人意愿,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而且其选修制度也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涉猎各门学科知识,有利于知识结构的拓展和优化。联想到儿子在加拿大的学习经历,对她的观点我是基本认同的。美国、加拿大等国高等教育在尊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也正因如此,这些年国内赴美、加读本科的自费留学生越来越多,国内一些城市重点中学开办的“中美班”“中加班”很受欢迎,我好几位同事的孩子都是读了“中加班”而去加拿大留学的。根据美国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SEVP)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今年4月,在美持F&M签证的国际学生共101.5万人,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为29.0133万人,占29%;来自印度的留学生11.3万人,占11%。
只不过时过境迁,过去的出国大军“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一个“留”字:“留”外、“留”美,而现如今的出国大潮更多的是一个“回”字:回国、回家。由于看好国内的发展机遇和环境,这些年回国发展的留学生比例高达八成。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04.21万人,其中学成归来的为221.86万人,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79.87%;年度出国/回国人数比例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这些数字有什么深远的意义?是否意味着一个东方大国即将崛起?是否预示着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的到来?
其实,中西教育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各有优势。这些年国内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也很大,目前社会上所谓优劣之争的许多观点是片面的、偏颇的,有时甚至是情绪化、绝对化的。去年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尔的“虎妈”式教育引发的激烈辩论和争议,至今言犹在耳,莫衷一是。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子”,不打不骂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这难道一定就是错的吗?在教育方面,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若真如某些人说的那样,中华文明岂能几千年绵绵不绝、经久不衰?又岂能代有人才出、后浪推前浪?
我问她在美国两年,对美国最好的印象是什么?她说感受最深的是美国一切都很规范,都按制度办事,这不仅仅是指国家法治层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能时时感受到,而且在美国比较有幸福感。我问她为什么会觉得更有幸福感呢?她认为在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大,最高最好的与最低最差的没有多大差别,所以每个人都感觉挺好挺幸福。而且在美国阶层流动性较大,最下层的也有很好的上升空间,机会很多,而在中国却是阶层固化,难有突破。
问她对美国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她说最重要的就是无法融入他们的主流社会,美国人对有色人种怀有一种天然的流淌在血液里的高傲和偏见,认为他们就是不如白人。但她又解释说,这种歧视并不一定带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性质,更多的是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的。她认为,这其实也很正常,就好像她作为上海人,还有北京人、广东人,也对国内其他地方的人有一种瞧不起的思想一样。不是有个说法,说在北京人眼里,别人都是基层的;在上海人眼里,别人都是乡下的;在广东人眼里,别人都是穷人。
这就是一个留学生在美国两年的感受和领悟,不管她的观察、理解是否正确,说的对不对,但无疑都是她的真实想法。其实美国仍然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提出的口号就是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和社会不公,是号称代表99%的百姓反对1%的富人。美国的社会分层和流动也完全不是她所想象的那么美好。我们当然不能对孩子过于苛求、进行指责,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是她为什么会得出这些结论以及她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
这些中国留学生毕业后不管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发展,他们的思想、理念,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而是整个国家、民族,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一时一事的,而是长久的、持续的、深远的。去年11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出席APEC峰会时宣布,从12日开始,中国人赴美的学生签证有效期将延长至5年,商业旅游签证将延长到10年。这里蕴含的不仅仅是重大的商机和利益,更重要的是长远、巨大的战略考量和谋划。
教育投资收获的不仅是人才,而是人心;不仅是国内教育产业的发展,更是对外文化价值观念的输出;不仅是着眼当下、当前,更主要的是将来、未来。
我原来不明白,为什么国内有那么多人至今仍对美国用所谓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建了清华学堂、资助了赴美留学那么歌功颂德、感恩戴德,现在终于明白了,让我们来看看1906年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当时是怎么劝说罗斯福总统的吧,“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显然,他们成功了。这是我们的悲哀。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
入关的尴尬
入关时遇到一件事,着实让我们担忧了一阵。有同伴被海关工作人员抽去问询,可一去就是20多分钟。后来她跟我们说是因为等候的有100多人,所以耽误了时间。算是虚惊一场。
问询时一般都是简单地问一两个问题:“来美国干什么?”“待多少天?”轮到她时,似乎问得更详细,一问一答之间也透露出许多耐人寻味的信息。他们问:“你是否想来美国读书、生活?”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想”;他们又问:“以前有过这个想法吗?”她说:“从来没有。”听了她的答复,他们的脸上露出非常惊讶、疑惑的表情,表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是啊,在他们看来,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会没有来美国求学、发展的想法呢?在这个世界,怎么会有对美国不感兴趣或者不那么感兴趣的国家和国民呢?!这也不能怪他们,实在是这个世界变化快,只是大多数美国人还没有从这个快速变化中、从过去的思维定式中反应过来、回过神来。
确实,美国人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了解,要大大少于、落后于中国人对于美国和美国人的了解。
这使我回想起前些天在北京美国大使馆面签时的情景。当我们按约定时间到达时,只见大使馆内外人山人海,门口长长的队伍一直蜿蜒着排到大街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激动和期待,也能看出隐隐的担心和忧虑。出发前,负责接洽的美国三立国际公司工作人员反复提醒,到了窗口,面对签证官,一定要显得很平静,不要乱说话,总的原则是“不问不说”。申报材料中没有的内容不要多说,签证官没有问你不要乱说,有问才答,一问一答,千万不要去解释、去展开,千万不要这个时候去显摆口才,以免话多说漏了嘴,反而引起注意、造成麻烦。老祖宗早就说了,话多必失,祸从口出。当轮到我时,签证官问:“为什么去美国?”我说:“去培训。”“什么内容?”“文化方面。”“为什么去美国培训?”“美国文化比较发达”“去多久?”“20天”“要去哪些地方?”“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以前出过国吗?”“去过英国、瑞典、俄罗斯、巴西等。”签证官问完后看了我一眼,随手就签署了意见,表示OK了。虽然自己觉得这一切都很正常,也没啥可激动的,但那些排在我后面等候的同胞,还是一脸的羡慕。特别是围在我身边的伙伴们当时全都屏住了呼吸,神经紧张到了极点。
也难怪,就在同一期间,我爱人来美的事就被拒签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没有任何理由啊?她已多次出国,包括到加拿大、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她怀疑是不是申报材料中写了自己是一家国企负责人,怕她携款逃跑,这个理由显然不成立。因为按照美国人的思维逻辑,有钱人、在国内生活很好的人是不会有移民或非法移民倾向的。更何况,是否携款潜逃跟是否给予签证有什么关系呢?这些年,打着“受政治迫害”的名义携款潜逃去美国的贪官还少吗?有时候,美国不是还经常以此为筹码来要挟我们吗?后来一位旅游界的朋友告诉我,对于女性的美签,一般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婚姻关系良好;第二是资产,但并非越多越好;第三,如果是单独一人面签拒签率很高,主要原因是担心赴美从事不良工作,这简直是对国人的污辱!幸好现在大家的心态早已是无所谓,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对美国的向往是那么强烈、迫切。
这次出国再次感受到不懂外语不说是寸步难行,也一定是困难重重。在飞机上,幸亏有几个中国台湾籍乘务员,再加上坐在边上的上海小姑娘当“临时翻译”;入关时,海关工作人员不知怎么的好像故意要刁难我,对我问得特别详细,幸好有位同胞大姐帮忙,否则就跌脸出洋相了。由此想到,现在在我国的国际航班上,包括机场等许多对外窗口,服务人员都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哪怕一般工作人员也能进行简短的对话。但这趟上海飞往纽约的美联航航班美方服务人员,却没有一个会讲中文的。这一方面表明英语的语言霸权现状,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说明美国一些对外服务人员的素质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了?如果是我国的国际航班,乘务员不会讲英语肯定是没资格上岗的。是不是有那么一天,美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人们想要从事国际乘务工作,不会中文也是不够格的。
酒店服务的惊喜与意外
抵达纽约时虽然只是晚上六七点钟,但整个城市已笼罩在一片夜色之中。因为是住在郊区的Country Inn&Suites Newark酒店,匆匆在远郊一家中国小餐馆吃过晚饭后,就入住了。
出乎意料,所住酒店内部环境条件不错,房间整洁干净,配备了空调、电视、冰箱等,设施齐全,舒适方便。因为出国之前就知道美国酒店不提供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其实欧美很多国家都如此),所以大家都做了准备,没遇到麻烦。只是卫生间提供的三瓶沐浴用品分别以C、S、L打头,尽管事前导游作了说明,因没听清,只好凭感觉,也不知道是否使用对了,反正也出不了什么大事。酒店24小时供应热水(在美国,冷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这实在难得。值得一提的是,酒店还免费提供互联网和Wi-Fi服务,这可让大家开心死了,所以进房间稍事安顿,就跟家人顺利联系上了,报了平安。
特别让我惊喜的是,房间里竟然配备了我国海尔集团生产的海尔电磁炉。几年前我们去俄罗斯、南美访问时,看到最多的中国企业和产品广告就是海尔和华为,没想到短短这些年海尔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白色家电制造业的老大,心中无比自豪。据有关资料,2014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2007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3倍。同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为2870亿元,同比增长约20%;主营业务利润约为340亿元。真是令人自豪、振奋。中国需要更多的海尔、更多的华为。这才是中国的形象、中国的实力!
因为倒时差的原因,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于是干脆披衣起床看电视,顺便了解一下美国的节目播出情况。
经粗略统计,房间电视一共可以收到43个频道,主要包括新闻时政、财经、谈话类(含脱口秀节目)、影视、体育、音乐、动漫卡通和电视购物等。几个小时看下来,感到节目内容都比较严谨、规范,并不似有人想象的那么低俗、庸俗、粗俗,甚至比国内有些节目还要“干净”些(后来才了解到美国有专门的成人频道)。而且所有频道均24小时持续播出,足见他们的节目制作能力和水平。
一晚颇有收获,突然想起萧红的“名言”:“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时光宝贵,莫虚度,当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