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大学的总体实力发展状况不均衡,这就决定了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发展状况亦不均衡。从大学总体实力的发展指标上看,我国大学可以粗略分为国家重点大学(包括“双一流”大学),国家特色大学和区域性知名大学(国家特色大学、省属重点大学、省属知名大学),区域性大学(地方性本专科院校),民办大学(民办本专科院校)。
就大学文化软实力而言,总体呈现为一种倒金字塔结构,即国内重点大学数量较少,共有111所,文化软实力处于引领位置,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强强联合更是形成了较为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辐射力,其在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都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力,所以其在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总体结构中占据大部分的比重。
国家特色大学和区域性知名大学在数量上约有200余所,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上有着明确的地位,能突出具有自身特色大学文化软实力,大学文化软实力的生态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和城市文化软实力互动较好,其中有些高校的文化软实力的影响范围能超过一些国内重点大学。
区域性大学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许多高校尚没有从高校合并热潮、大学更名热潮的硬实力发展模式中走出,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尚处于建构过程中,这三种文化尚未有机互动为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体,所以文化生态、文化软实力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其中有些高校的文化软实力能凸显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能够和城市文化软实力互动。
民办大学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生力军,在大学硬实力的建设上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呈现的时间尚短,所以在文化软实力的总体表现上偏弱,有些民办大学探索出较为灵活多元的文化软实力建构路径,其中最为重要的特色是和主办企业的文化互动性较好。
以上是对四种层次的大学文化软实力粗线条的勾勒。从微观的大学文化软实力各个构成要素的视角来看,我们就能透视出其中的短板,大致说来,文化凝聚力、文化整合力、文化创新力、文化形象力、文化辐射力五种力建制最全、互动最好的是国内的重点大学、部分国家特色大学和省属重点大学;其他层次的高校或有某种软实力构成要素的短板,或有软实力构成要素“各自为战”的情况发生。所以,国内重点大学代表着中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在陈述软实力各个要素发展情况时,也主要是以国家重点大学的文化软实力为主,并以此作为发展尺度,来映现其他层次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短板。
(一)中国大学精神的凝聚力发展概况
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大学精神的文化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的源流一体、生生不息,不仅注重历史与当下的时代性转化,同时也能以开放的视野吸取众家之长,形成了具有历史纵深感与鲜活时代感的大学精神文化,以大学精神家园凝聚全校师生意志,这种大学精神的凝聚力不仅体现在学校内部,对其他高校甚至整个社会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其发展理念均能自觉地遵从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自身所处的大学发展坐标有着理性的认识,能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以此为“共同愿景”凝聚全校师生的实践智慧和服务热情。其核心价值能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志气。国家重点大学格外关注自身的历史文化传承,基本都设有自身的校史编纂机构,能通过形形色色的教育方式和实践方式培养出学生尊校、爱校、护校的情结。但由于大学自身精神的最“隐”性,我们需要从大学精神的现实生命力、大学发展的目标理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情况来估量中国大学文化凝聚力的发展概况。
就大学精神而言,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精神重心,比如,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科学民主精神的发祥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大学精神贯穿中国近现代史,曾一度凝聚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怀,新时期的北京大学继往开来,传承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始终处于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高峰。清华大学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作为大学精神,凝聚了国内最顶尖人才为学校服务。复旦大学的校名“复旦”二字,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为自强不息,表达投身教育强国的远大抱负,百年来,复旦大学师生汇聚于“复旦”二字的文化意蕴之下,在发展中取得骄人成绩,就其大学精神而言,自身的特色亦很明显。南京大学秉承“诚、朴、智、勇”的大学精神,汇聚了诸多学术泰斗,提升了大学文化软实力。中山大学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凝聚了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管理学、医学等大批人才为学校服务。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为迎接新中国成立而创建的第一所正规高校,所以在大连理工大学师生身上代代相传着“红色基因”,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为祖国建设服务的热情。厦门大学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作为大学精神凝聚各界人才,将自身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成为该校一张靓丽的名片。浙江大学的大学精神是“‘启真厚德’的科学精神、‘开物前民’的创新精神、‘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精神是“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湖南大学的大学精神是“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精神是“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吉林大学的大学精神是“求真务实、自由民主、开放兼容、隆法明德、与时俱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大学精神是“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精神是“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培养农林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以农林科技为发展核心,聚拢起广大师生。西南财经大学是我国四大财经院校之一,以“严谨、求实”为大学精神,凝聚了一大批金融人才、经济人才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办学理念上,国内大学总体上能自觉地遵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准确定位自身的发展坐标,制定合理的既定目标,从而勾勒出共同愿景凝聚全校师生的实践智慧。比如清华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一个根本——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两个中心——努力使学校成为‘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三项职能——履行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项职能”。北京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复旦大学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为办学理念。浙江大学是以“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重庆大学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为办学理念。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发扬‘个性化’的特点,突出国防、航天特色,发展优势学科,取得具有国际影响或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成果”为办学理念。华中科技大学则以“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为办学理念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精神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对大学治学、办学精神的追问,我国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这和我国的大学精神是相统一的。大学作为国家人才的“输出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在宏观上向学生描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澎湃有力的实践画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同时也在微观的层次上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指明方向。“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同时也是中国大学的精神总纲。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中宣部、教育部于2015年10月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总的来看,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程度很高,各个层次的高校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就其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而言,两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效更为突出,即2016年1月获批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2017年3月获批的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表明这些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同时也是这些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有力展示。
(二)中国大学制度的整合力发展概况
大学的整合力主要体现在大学核心制度、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在大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机互动而形成的整合效应,即大学核心制度基本能反映大学精神的价值诉求和实践旨趣,大学的一般制度能将核心制度合理分工化和职能化,而具体制度是各个职能部门具体工作的细化,三者之间有机互动,凸显出将纷繁复杂的大学事务整理为条理化、清晰化的自我管理的能力。一般说来,大学核心制度的整合力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能制定出符合国情、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并充分发挥大学制度文化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一般制度主要体现在学校职能部门的完整性,以及制定一般制度的合理程度、可操作程度、认可程度;具体制度文化是指具体的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制度、体育场管理制度等。由此可见,在中国大学文化软实力的体系中,大学制度的整合力是作为通达“桥梁”的存在,它既是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客体化表现,又是作为大学行动所必须依据的客观规范,这也决定了大学制度的整合力的两项功能:其一,大学制度能自上而下地将大学精神外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大学制度通过调节和约束,将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内化其中,使具体的办事工作人员能按照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所指定的方向来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将个人的活动和学校的期望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将作为客观存在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转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其二,大学制度能自下而上地将大学行为实践的新成果,滋养自身的办学理念,即通过大学行为的主体在工作过程中探索出的新的实践智慧,能通过扬弃办学理念中的不合时宜的部分,催生出新的办学理念,这其中还体现为大学制度对自身的文化整合作用,大学制度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而是一个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有机生命体。
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其中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国内有些高校经过探索,已经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并能发挥出现代大学制度的整合力。比如北京大学实施的《北京大学章程》,组建监察委员会、重组校务委员会;坚持依靠师生民主治校,进一步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等各组织在学校治理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术治理结构;拓展与落实学部职能,完善管理架构;管理重心下移,加强院系职能;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行政效能;建立规范行为的制度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的价值追求和使命为指导,明确底线,明确导向,建立健全教师、学生、职员行为规范的制度体系。复旦大学重视深化决策体系和决策机制的改革、推进院校两极管理体系的改革、推动学术治理体系完善和改革、深化财务机制改革等。中国人民大学全面落实《中国人民大学章程》,推进依法治校;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健全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保障学术权力规范运行;理顺学校和学院的关系,充分发挥院系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健全权力约束机制。大连理工大学在大学制度上强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学校纵横两方面的管理链条,强化学部(学院)等二级单位的办学主体地位,有序推动管理重心下移,优化再造机关管理结构流程;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进管、办、评相对分离的改革要求,积极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湖南大学在大学制度建设上,突出强调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健全保障师生参与民主管理机制;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办学体系;进一步健全学术管理体系,等等。
通过上述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大学制度整合力凸显高校格外注重大学制度的动态机制,能够将新的问题、新的理念融入大学制度之中,在大学制度实践过程中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应对新趋势。国内重点大学和某些区域性重点大学的大学制度能够将高校中的五种主要权力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凸显出大学制度的整合力,凸显出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制度优势。这五种权力主要包括学校党委的领导权、校长负责制的行政管理权、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权、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评定权、学校学术组织和教工组织的自治权;同时在探索院系自治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比如学院决策结构的建立、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建立、学院教授委员会的建立、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等等。由此可见,大学文化整合力比较强的高校都建构出一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权力谱系图:一方面,大学制度的整合力朝向未来、朝向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与时俱进进行延伸;另一方面,大学制度的整合力朝向基层、朝向去行政化、朝向回归教育本身、回归学术研究本身进行延伸。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部分区域性大学的大学制度并没有体现出这种动态生成的机制,而是处于一种僵化的静态,大学制度的整合力桥梁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有些区域性大学在此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尤其是高校行政化色彩比较严重,大学发展和地方政绩关系过于密切,大学制度的整合力发挥空间有限,甚至有些高校制度管理松懈导致各种情况多发,有些高校由于建立了一些不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从而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议,这也有损于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中国大学行为的创新力发展概况
大学行为的创新力主要是指大学在教学实践、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上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并能在同行评议、学生教育、社会认同、国家认可中取得较高的美誉度。人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的创造力、感召力、教学能力能较大地提升一所大学的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较强的大学能汇聚更多的人才为学校服务。所以,一所大学所拥有的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的数量不仅是评价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同时,一所大学的国家精品课数量、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与“2011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传承类的情况等都是作为大学行为创新力的重要表现,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文化软实力的行为层创新情况的尺度之一。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第一生产力,提升着社会的经济效益,创造着社会财富,对物质文明的提升起着直接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内化、科学方法的创新,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生产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发挥科学技术的功能,实现科技自身的价值,以此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所以,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中,提升科技文化软实力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一所高校而言,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科技文化软实力的生产者和推动者,一所学校拥有杰出科技人才的数量(部分高校的相关情况见表3),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该校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总体来说,科技人才的分布依据大学的层次的不同,总体呈现为一种阶梯状,即科技杰出人才大多汇聚于国家重点大学,国家特色大学和省级重点大学的杰出人才相对较少,区域性大学则鲜见,民办大学则基本没有。
表3 部分高校“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数(截止到2015年12月)
“2011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传承类是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的规定,教育部取消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但是已经入选的高校,说明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见表4)
表4 “2011协同创新中心”文化传承类的立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在1991年设立的,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管理。设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哲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民族问题研究、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人口学、统计学、体育学、管理学等23个学科规划评审小组以及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已形成包括重大项目、年度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六个类别的立项资助体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还注重扶植青年社科研究工作者和边远、民族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自设立以来,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每个高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情况,也是衡量大学文化软实力行为层创新的依据之一,尤其是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前八名见表5)。
表5 2010—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要高校的立项情况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是一项涵盖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实施周期长的宏大计划,是经中央批准,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委联合推出的准备用10年时间,面向国内分批次遴选1万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支撑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主要分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能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就能够在很大层次上提升一所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此外,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等文件精神,自2013年以来,教育部共分四批批准了2 9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包括教师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网络教育课程)立项建设,建设课程陆续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参与课程建设高校和课程团队为推进高等教育开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提升了该校知名度,使之成为一张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名片。就国家“万人计划”和国家精品课程而言,入选高校较多,且打破了高校层次的限制。对此,我们只能随机选取不同的地理区域(全国各地),不同门类的高校(综合类、理工类、军事类、师范类等),不同的发展层次(本科、专科),不同办学类别(公办、民办)的高校,对中国大学获得“万人计划”支持和国家精品课程支持的高校做最粗线条的勾勒(见表6),以呈现出其较为立体的结构。
表6 部分高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人数和国家精品课程数量(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
在中国大学文化软实力的行为层面,人才的数量和获得高层次基金支持的情况代表着一所大学学术创新的能力,入选国家精品课可以反映一所大学教学实践的能力。通过对上述情况的简单汇总,我们不难发现,国家重点大学在各个领域都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这说明在大学行为的创新力方面,国家重点大学仍具有引领性的作用。不过可喜的是,我国区域性大学和民办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广泛的认同,这说明这些高校已经有了在大学文化软实力的行为层面的自觉建构。
(四)中国大学形象的吸引力发展概况
大学形象的吸引力主要是由学校环境、学校标识系统、学校文化设施和师生表现出的文化素质等组成部分洋溢出的文化感染力。学校环境主要是指作为物质文化层面的校园建筑,整所大学拥有较为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新老校区之间有着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没有表现出因学校搬迁、高校合并和高校更名而造成的文化断裂现象。就人文环境而言,学校拥有较为宽松怡人的工作环境,允许不同思想、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流派学说的存在和竞争;就学术环境而言,能够充分发挥学术民主,鼓励专家学者进行探索和创造,保证他们有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有批评辩论的自由。学校标识系统主要是由校徽、校训、校歌等组成。学校的文化设施主要是指图书馆,还包括对外开放的读书会、学术报告、公益讲座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
就学校环境而言,我国经过一次大规模的新校区和办分校建设的热潮,学校环境得以改善,许多大学城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活保障体系,新校区或分校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师生的生命意志和实践热情在此凝聚,每栋大楼的文化符号学意义开始呈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每一所新的校区或分校,其文化生态的建构是一个和缓且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慢慢沉淀和实践的慢慢累积,所以就此而言,那些整体搬迁到新校区的高校在此方面的文化软实力要大打折扣,那些主校区没有搬迁但是有许多分校的高校,需要注意各个校区之间的文化连接,以此建构出一校多区、文化统一的文化生态观。就此而言,许多高校已经有了文化生态建构的自觉,比如北京大学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提升校园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品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建设人文校园;建设绿色校园;以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为主要技术路线,以服务创新为导向,将智慧导入校园各个系统、过程和基础设施中,将信息化深植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构建智慧校园;做好昌平校区学科规划和校园规划工作,推动部分新兴学科以及重大科学、技术、文化基础设施向昌平校区布局”。就学校的人文环境而言,国内重点大学的思想交锋锐度要比普通大学激烈得多,并且经常举办公益性、开放性讲座,课余文化生活也较为丰富多彩,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大连理工大学推出的名师讲堂,现已举办到第95期;大连理工大学每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节”;通过集中开展研究生学术科技先进典型宣传及表彰、科技竞赛交流、科普知识展、学术科技作品征集、名师讲堂、学术沙龙、校际学术交流、研究生学术先进典型访谈、参观实验室等精彩学术活动,为广大同学带来一场场知识盛宴。同时,“大工嘉年华”作为校园文化节的一部分,已经变成大连所有高校学子的狂欢节,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大连市文化软实力的一张名片。通过开展此类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大学形象的吸引力。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1],截至2017年5月31日,目前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学校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标识系统(主要是由校徽、校训、校歌等组成)。但是这其中大部分的标识系统属于近20年的新生事物,其文化的意蕴尚未被时间和实践赋予,校训重合率较高、校歌传唱度不够、校徽特色不明显。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的校园标识系统在国家重点大学、国家特色大学和省级重点大学的文化意蕴比较深厚,尤其是重点大学,其校徽、校训、校歌(见表7)都有浓郁的文化意蕴,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时间的流变中不失传统特色,并能做到时代性的转化,能巧妙地做到古典美学和新时代美学的有机统一。每一个校徽展开的都是一部文化符号学的发展史,每一个校训都凝聚着无数师生的实践智慧,每一首校歌传唱开来都能回荡在巨大的历史空间中,和激起遥远的回响。这些历史悠久的大学的校徽、校训、校歌彼此辉映,共同交织成一幅绚烂的文化图景,不仅吸引着在校师生,同时吸引着广大校友和国外友人的关注目光,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甚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表现形式之一。
表7 国家重点大学校训、校歌、校徽
(续表)
(五)中国大学整体的辐射力发展概况
总的而言,我国的重点大学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大学的上游,其文化软实力发展得也较为完善,大学文化软实力的生态体已经形成,这种隐形的资源力不仅体现在对内的凝聚力和整合力,更体现在对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宏观的视域来看,就其对外作用而言,各个大学都有自己动态扩散的文化疆域,尤其是国内的重点大学体现得最为明显,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文化软实力的辐射范围已经覆盖全国,引领其他高校纷纷效仿,同时国内民众对这两所学校的认同力非其他国内高校可以撼动。在我国东北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四点一线,在东北地区连成文化软实力的辐射弧,深远地影响着东北地区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与天津的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山东的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在华北平原中高密度地激荡起层层叠叠的文化软实力震波;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沿着东南沿海一带形成一道耀眼的文化软实力辐射弧;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分别代表着华中大地上的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巅峰;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的文化软实力在祖国西南有着广泛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的文化软实力在祖国西北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我国重点大学的联盟,比如:“九校联盟”(成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卓越大学联盟”[成员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为北京化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燕山大学),“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为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华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这些重点大学的联盟不仅仅是硬实力上的联盟,更是文化软实力上的共进和互补。
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办法,吹响了我国大学冲刺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这注定会极大地提升我国大学在国际上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比如,北京大学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并参与“国际研究性大学联盟”(IARU)、“环太平洋大学组织”(APRU)等国际大学联盟组织的运行和建设,引领“生态文明国际大学联盟”(GAUSF)的发展,提升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发起或主办包括世界哲学大会和世界美术史大会等重要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则倡导全力提升科研的国际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培养国际性的创新人才、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大连理工大学则通过促进师资的国际化、培养的国际化、科研合作的国际化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此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重点大学、部分国家特色大学和省级重点大学都制定了较为细致的“双一流”实施方案,争取抓住此战略机遇期,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在更为宽广的世界舞台上展现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相较于国家重点大学追求国际影响力,部分特色大学和省级重点大学以及区域性大学、民办大学则更多地关注在国内影响力的提升,比如各个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比较明显的高校,提出主动地对接“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发展规划,以此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文化辐射力,提升在特色区域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有些理工见长的地方性高校,主动对接“科技强国”“科技强省”“科技强市”的战略规划,在区域范围内提升科技文化软实力,扩大认可度和美誉度。
[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706/t20170616_30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