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
廉政和腐败是一对相悖的概念。腐败现象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痼疾,腐败的滋生蔓延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了政治稳定,而且还是毒化社会风气的根源。由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官方网站为www.transparency.org)推出、涵盖了全球180个国家(地区)的《2008全球腐败排行榜》显示中国的排名为72位。转型期,中国正在经历着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转轨过程:经济转轨、社会转轨、政治体制转轨和开放转轨。这一相对动荡的变化过程极易引起道德约束的弱化、权力关系的失衡、约束机制的不足和行政文化的冲突,为腐败的滋生蔓延创造机会。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一切向“钱”看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社会潮流,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也无法置身其外,一种追求个人利益的行政文化开始浮现出来。由此,廉政文化及廉政文化建设问题也前所未有地受到各界的重视。
“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深层的命运都由自己内在的文化所掌握,我们必须审视、反省自己的文化。腐败不仅损害的是国家的肌肤,而且泯灭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1]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腐败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也必然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当前,遏制腐败不仅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更需要文化因素的配合。廉政文化建设任务的提出,体现了人们对反腐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更反映了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因素会内化为人的思想和观念。当廉政文化像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腐败自然难以再滋生与蔓延,必然会得到有效的遏制,这正是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特别之处。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时,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报告强调要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这是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表明廉政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党的重视,这既是多年来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推动的结果,也是反腐倡廉建设本身对廉政文化的内在需求。因此,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业,将廉政文化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并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品质,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力量,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