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互动与协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现状

资本经营是20世纪90年代国内出现的特有的新的经济学范畴,最早是由李锦于1995年提出的。资本经营概念出现后,得到了国内理论界的广泛接受和应用。虽然在西方经济学界,没有资本经营(或资本运营)这一独立概念的存在,但相关理论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深化。他们在进行财务研究和预算管理时,就一直将经营活动与投融资活动分开来,即把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看做企业并存的经营活动,认为它们共同存在于企业的经营当中,必须密切配合、良性互动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不过由于没有资本经营这个概念,所以也没有直接显示企业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之间关系的研究,但是它们分别研究了资本经营的某项单一活动与商品经营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投融资、并购、多角化战略、战略联盟、资产剥离、债转股等资本经营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我国学者对资本经营的研究是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形成一股热潮,产生了许多相关的论著和论文,对我国企业资本经营的问题,如理论、实效、风险、模式、策略等,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但由于目前我国理论界对资本经营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形成规范的定义,所以资本经营的范围界定不同,对资本经营与商品经营关系的认识也就不同。一种观点认为资本经营包括商品经营;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经营与商品经营是企业并存的两种经营活动。实际上,无论采用哪种观点,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即都强调企业所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各种经营活动的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资本增值,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只不过前一种观点更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资本经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并凸显资本经营的战略意义;而后一种观点更有利于企业在关注每项资本经营效益的同时,关注企业内部的机制协调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本经营的杠杆作用和资源整合功能(本课题采用的是后一种观点,目的是想探究我国制造企业目前在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中是否存在问题、两者之间是否实现了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学者对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也有学者通过实例论证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结合的重要性及有效性,但迄今尚未有对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的相关研究。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都认识到了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实现它们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但就目前来看,研究大都侧重于资本经营,而将资本经营与商品经营联系起来研究它们之间关系的文章还很少;并且实证性研究大都侧重于研究资本经营的某项单一活动对商品经营绩效的影响,尚没有定量地研究商品经营对资本经营影响的文章,更没有定量地研究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协调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