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结语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特有产物,且因社会形态差异而不同。狭义的文化仅仅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乃至思维方式,而文化大家梁漱溟先生认为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精神层面的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社会生活层面的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等,以及物质生活层面的饮食、起居种种享用。[159]
文化的广泛性和深远性是建立在源源不断的流动性上,我国文化的兴衰往往与国家的开放程度息息相关,一如唐朝盛世,万国来朝时创造了灿烂的大唐文化。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经组成了麦克卢汉所言的地球村,因此民族文化只有顺应趋势,及时拥抱全球多元文化,才能保持生机。我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对外文化传播事业上升到国家层面,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样,在文化建设和对外传播中,国家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从全球各地的中国文化年,到增长迅速的孔子学院,以及举全国之力举办的奥运会、世博会,都与国家的扶持分不开。但现实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国家力量参与的对外文化传播无法持续改善国家的国际形象。过多的官方元素往往会夹杂意识形态诉求,这是全球国家和人民都不想被迫接受的,他们想要的是日常化、生活化的文化内容。而国内外的社会组织,数量庞大的留学生、移民、差旅群体,走出国门的跨国企业,以及越来越深入生活的互联网都可以传递更具有人文气息和更贴近生活的文化。因此本书在对国家对外传播机构和重要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官方传播的优化以及社会传播力量的利用策略。
[1]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77页。
[2] 侯利文:《社会中的国家:迈向国家与社会的综合性范式——评乔尔·S.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社会学评论》2016年第6期。
[3] 肖瑛:《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4] 高秉雄、唐扬:《主流理论视野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4期。
[5] 高秉雄、唐扬:《主流理论视野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4期。
[6] [美]乔尔·S.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李杨、郭一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7] [美]乔尔·S.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李杨、郭一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页。
[8] 高秉雄、唐扬:《主流理论视野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4期。
[9] 杨虎涛:《李斯特谱系:一再被强调的国家和逐步被重视的社会》,《思想战线》2016年第6期。
[10] [美]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5页。
[11] 高秉雄、唐扬:《主流理论视野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4期。
[12]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3] 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学术界》2016年第4期。
[14]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5] 纪莺莺:《从“双向嵌入”到“双向赋权”:以N市社区社会组织为例——兼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浙江学刊》2017年第1期。
[16] 高秉雄、唐扬:《主流理论视野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4期。
[17] 李彬、黄卫星:《我国对外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对外传播》2011年第8期。
[18] [英]保罗·杜盖伊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霍炜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1页。
[19]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20] [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21] [日]祖父江孝男:《文化人类学的若干问题概述》,陈昌华译,《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22] [日]祖父江孝男:《文化人类学的若干问题概述》,陈昌华译,《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23] 郭志超:《20世纪文化人类学理论的两大流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4] 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5] 周宁:《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122、157页。
[26] 费孝通:《反思 对话 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7] 《增进相互了解 加强友好合作——江泽民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1997年)》,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7429/7437/20020210/667792.html,2018年3月10日。
[28] 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29] 陈日浓:《中国对外传播史略》,外交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30] 郭琦:《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第19页。
[31]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第31页。
[32] 郭琦:《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第19页。
[33] 姜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对外传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16年,第11页。
[34] 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35] Boulding K.E.,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March 1959,pp.119-131.
[36] 刘少华、高祖吉:《基于文化传播视角的中国国际形象析论》,《中国出版》2011年第5期。
[37]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2》《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4》《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
[38] 《2016中国国家形象与国际影响力全球调查(第四辑)》,http://www.doc88.com/p-6083504446128.html,2016年12月26日。
[39] 《中国国家形象(BBC调查)》,https://wenku.baidu.com/view/442135f3e009581b6bd9eb 85.html,2013年7月9日。
[40] 《BBC民调:德国国家形象最好中国排名第9》,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05/3965331.html,2013年5月24日。
[41] 许正林、陈少林:《文化自信:作为国家战略的意义及其建构策略》,《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6期。
[42] http://www.ndrc.gov.cn/gzdt/201603/P020160318576353824805.pdf.
[43] 秦金月:《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直播全文)》,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2017年10月18日。
[44] 关于Power一词的翻译,国内有学者将其翻译为“实力”,也有学者译为“权力”,本文不作区分,尊重作者,后文提及的“软权力”即为“软实力”。
[45] 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46] 魏恩政、张锦:《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理论学刊》2009年第3期。
[47] 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48] 刘轶:《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困境与突围》,《上海文化》2014年第4期。
[49] http://www.ndrc.gov.cn/gzdt/201603/P020160318576353824805.pdf.
[50] 潘一禾:《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1] 韩源:《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52] 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53] 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54] [美]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90页。
[55] 王志强、王爱珊:《德国对外文化政策视角下德语对外传播及其实践》,《德国研究》2014年第4期。
[56] 赵超:《法国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措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
[57] 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58] 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59] 《关于我们——孔院总部》,http://www.hanban.edu.cn/hb/node_7446.html。
[60] 李军、田小红:《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一个全球试验——孔子学院十年之路的模式、经验与政策前瞻》,《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4期。
[61] 李宝贵、史官圣:《但丁协会与孔子学院的比较及其启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62] 吴玫、朱文博:《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国际舆论困境》,《经济导刊》2017年第11期。
[63] 李开盛、戴长征:《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评估》,《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7期。
[64] 徐婷婷:《孔子学院的欧洲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第40—43页。
[65] 刘程、安然:《意识形态下的新闻图式:英国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选择性误读”》,《新闻界》2014年第6期。
[66] 张若男:《美国孔子学院办学现状及其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年第1期。
[67] 喻国明、杨雅:《中国话语传播“走出去”的关键性问题——以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为例》,《对外传播》2017年第1期。
[68] 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学术论坛》2009年第7期。
[69] 《中国文化中心介绍》,中国文化中心,http://cn.cccweb.org/portal/pubinfo/001002011/20150210/0c793f933c364d4c90f8fffb54771d00.html。
[70] 阮耀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运行模式、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第14—15页。
[71] 阮耀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运行模式、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第17—18页。
[72] 包萨仁娜:《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文化外交的一种可能性》,《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6期。
[73] 王珏:《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日报》2014年7月24日,第19版。
[74] 陆培法:《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将建50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2月25日第004版。
[75] 汪名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多模式发展》,《国际商报》2017年2月17日第A02版。
[76] 卫志民、陈璐:《提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传播能力》,《红旗文稿》2015年第4期。
[77] 卫志民、陈璐:《提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传播能力》,《红旗文稿》2015年第4期。
[78] 郭镇之、张小玲:《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发展策略思考——以孔子学院为镜鉴》,《新闻春秋》2016年第2期。
[79] 包萨仁娜:《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文化外交的一种可能性》,《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6期。
[80] 雷同玲:《见证中国文化中心在非洲的成长和发展》,《非洲研究》2016年第2期。
[81] 周璐铭:《在困境中传播友好与和平——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个案研究》,《对外传播》2015年第1期。
[82] 阮耀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运行模式、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第22页。
[83] 阮耀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运行模式、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第20页。
[84] 李志斐、于海峰:《试论“中国文化年”现象》,《理论界》2007年第2期。
[85] 白琨:《“中法文化年”对国际文化交流带来的启示》,《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86] 彭新良:《从“中法文化年”看我国的文化外交》,《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7] 《中心简介》,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http://www.ciccc.org.cn/about/intro/。
[88] 沈喜彭:《“中国文化年”的文化传播效果初探》,《首届国家传播学高层论坛摘要集》,全球修辞学会、国家传播学会,安徽,2016年。
[89] 彭新良:《从“中法文化年”看我国的文化外交》,《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0] 张志洲:《势态·心态·姿态》,《中华读书报》2003年10月15日。
[91] 彭新良:《从“中法文化年”看我国的文化外交》,《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2] 陈留俊:《海外中国文化年与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硕士学位论文,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第42—44页。
[93]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官网,http://www.caeg.cn/whjtgs/jtjj/abluts2.shtml,2018年1月16日。
[94] 蒋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一场宁静致远的变革》,《中国文化报》2005年3月5日。
[95] 《从文化中介商到文化集成商》,《人民日报》2006年3月28日,第004版。
[96] 乔申颖:《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条条大路通“海外”》,《经济日报》2012年6月7日,第11版。
[97] 杨光:《“走出去”要靠“巧实力”》,《光明日报》2012年3月12日,第011版。
[98] 谌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文海扬帆》,《光明日报》2012年2月17日,第009版。
[99] 谌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文海扬帆》,《光明日报》2012年2月17日,第009版。
[100] 乔申颖:《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条条大路通“海外”》,《经济日报》2012年6月7日,第11版。
[101] 《中国日报网——关于我们》,http://www.chinadaily.com.cn/static_c/gyzgrbwz.html,2018年2月1日。
[102] 《中国日报简报》,中国日报社主办,第92期。
[103] 金玉:《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中国英文报纸的发展》,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第12页。
[104] 黄少钦:《试论中国大陆对外传播中的英文报刊》,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9年,第25页。
[105] 马文丽:《中国当代英文报的话语分析》,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0年,第98页。
[106] 金玉:《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中国英文报纸的发展》,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第23页。
[107] 《中国日报社情况介绍》,http://www.chinadaily.com.cn/static_c/gyzgrbwz.html,2018年2月1日。
[108] 《关于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ttp://www.cri.com.cn/about,2018年2月5日。
[109] 程曼丽、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0—91页。
[110] 李升科:《把中国的声音传遍世界——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战线》2000年第1期。
[111] 《CCTV4》,中文国际频道亚洲版节目官网,http://tv.cctv.com/cctv4asia/index.shtml,2018年1月28日。
[112] 王广令:《打造海外第一华语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电视研究》2013年第7期。
[113] 王广令:《打造海外第一华语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电视研究》2013年第7期。
[114] 叶虎:《CCTV—4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省思》,《电视研究》2017年第1期。
[115] 蒋玉鼐:《新媒体对外传播中的国家领导人形象塑造——以2015年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的推特报道为例》,《对外传播》2016年第4期。
[116] 嵌入是社会学中常用的概念之一,最早由社会网络学派代表人物格兰诺维特提出,其在论述社会资源对社会网络的影响时提出嵌入概念。
[117] 刘斌:《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的新平台》,《新闻界》2008年第2期。
[118] 李向、孙庆祝:《文化势能与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119] 刘斌:《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的新平台》,《新闻界》2008年第2期。
[120] 蒋艳杰:《申奥片跨文化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解读——以北京奥运会为个案研究》,载《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2012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探索论文集》,北京,2012年。
[121] 刘笑钰:《北京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文化传播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第18—21页。
[122] 张筱菲:《奥运吉祥物的跨文化传播——以“五福娃”为例》,《文教资料》2006年第18期。
[123] 根据著名跨文化传播学者爱德华·霍尔的理论,世界文化可以分为单向性时间(mono-chronic time system)的民族文化和多向性时间(poly-chronic time system)的民族文化。单向性时间的民族文化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他们会把事情分门别类,按照优先顺序,一件一件地完成,崇尚对时间的管理。北美、西欧、北欧皆属此类。而多向性时间的民族文化不注重计划,时间安排更为随便,更以人为本。亚洲大部分国家、非洲和拉美国家则属于这类文化。
[124] 吴建中:《世博会主题演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125] 周冬霞:《论布迪厄理论的三个概念工具——对实践、惯习、场域概念的解析》,《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2期。
[126] 苏状:《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国家形象建构”分析——基于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世博诠释(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27] 孟建:《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分析——基于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世博诠释(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28] 张莎:《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国元素的传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1年。
[129] 邱柏生:《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待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期。
[130]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131] 李江波、姚亚平、黎滢:《文化自信: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13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133] 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
[134] 黄晓波:《论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
[135] 周正刚:《谈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党建研究》2012年第8期。
[136] 黄晓波:《论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
[137] 许正林、陈少林:《文化自信:作为国家战略的意义及其建构策略》,《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6期。
[138] http://www.mcprc.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官网,2018年3月11日。
[139] 胡文涛:《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40] 胡晓明:《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41] [美]约瑟夫·奈:《软实力》,马娟娟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18页。
[142] 胡晓明:《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43] 肖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理念与路径探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8期。
[144] 杨振武:《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舆论引导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2014年5月28日。
[145] 林媛:《试析美国政府对外文化传播的“他者”改造观》,《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46] 王虹光:《呈现作为他者的自我:对外翻译的伦理性》,载《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11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摘要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CACSEC)],2014年1月。
[147] 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48] [美]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5页。
[149] 王辉、张为波:《中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与限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150]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官网,http://www.cica.org.cn/portal/site/cica/GYXH/GYXH_list.jsp,2018年3月2日。
[151] 吴建民:《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想法》,人民网,2004年3月9日。
[152] 《德国四大机构力推对外文化传播》,人民政协网,http://www.rmzxb.com.cn/c/2017—04—21/1496398.shtml,2018年3月8日。
[153] http://www.moe.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2018年3月8日。
[154] 康斯坦丝·克拉森:《感觉人类学的基础》,《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第3期。
[155] 韦云龙:《跨国公司文化传播的三大特点》,《求实》2000年第12期。
[156] 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157] 陈晨:《传递“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浅谈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华文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华文媒体200年——薪火传承与时代担当(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贵州,2015年5月。
[158] 车英、欧阳云玲:《冲突与融合: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59]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