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西晋政权下的“洛阳—邺城”格局
魏文帝曹丕设立的多都制,虽号曰“五都”,但其中只有邺都对之后两晋南北朝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制约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契机。
曹丕嬗代后,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后妃和宦官专权的措施,试图避免重蹈东汉朝廷的覆辙,但令曹丕没有想到的是,导致魏祚告终的并不是他一直防范的后妃及宦官,而是自己临终设立的辅政大臣——司马懿。
司马懿在曹丕执政期间威望逐渐转隆,尤其是在齐王曹芳即位后,逐渐掌握了曹魏的军事指挥权。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自此曹魏军政大权全部落在司马懿手中。司马懿之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将曹氏汉魏嬗代程序中加九锡、立庙、建公国、置掾属等程序又同样上演一次。为牢牢控制曹氏集团,嘉平三年(251),司马氏“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不得交关”[7]。而《晋书·天文志》则载“魏诸王幽于邺”,由此可见魏王室此时境遇之凄惨,邺城从此由曹氏王业所基的陪都转而成为司马氏软禁曹氏家族的囹圄。
司马氏统治者对邺城的稳定是非常重视的,景元四年(264)钟会作乱于蜀,司马昭率兵亲征,最担心的就是囚禁在邺城的曹氏宗亲趁机作乱,为此他任命心腹山涛为军司马,率五百亲兵坐镇邺城。到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正式行魏晋禅代之礼,建立西晋,遂将魏帝曹奂徙封陈留王,使居于邺宫。可见尽管新朝建立,统治者更替,但邺城仍然是首都洛阳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西晋统治者将其作为镇压曹氏反政府力量的基地所在。从曹魏后期直到魏晋嬗代以后,司马氏对邺城都非常重视,镇守邺城之将领,考之史书,不是司马氏宗王便是司马氏心腹之人。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鉴于曹魏“三叶而亡”的事实,为屏藩西晋王朝,大封同姓宗王,委以实权,最终导致“八王之乱”的爆发。在八王之乱中,赵王伦首先废惠帝自立,盘踞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联合齐王冏、河间王颙起兵反抗,形成了首都洛阳与邺城对峙的格局。《北史·卫操传》中所载“邺、洛构隙”便是指此时邺城和洛阳对峙格局。赵王伦兵败后,洛阳政权落入长沙王乂手中。公元303年八月,成都王司马颖借口司马乂“论功不平”,于邺城发20万大军,对京城洛阳发动进攻,司马乂兵败被杀,洛阳政权公王以下全部到邺城请罪。西晋政权转而被成都王司马颖控制。颖虽在邺而“悬执朝政,事无巨细,皆就邺咨之”。永兴元年(304),晋惠帝又“立颖为皇太弟,丞相如故,制度一如魏武故事,乘舆服御皆迁于邺”。[8]自此,原本是西晋首都洛阳屏藩重地的邺城转而成为分裂割据的渊薮,形成西晋政权下“洛阳—邺城”对峙格局。
不甘政权被成都王司马颖独占的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惠帝率洛阳禁军前往邺城讨伐司马颖,结果在荡阴惨败,惠帝被俘至邺城。司马颖甚至在邺城属置百官,立庙,邺城被称为“都”,其宫殿被称为邺宫,魏武故事在邺城又一次上演,自此西晋政治中心从首都洛阳转到冀州邺城。
之后幽州刺史王浚约东瀛公司马腾共击司马颖,司马颖兵败被迫退出邺城,自此一蹶不振,势力不复存在,邺城遂成为其他宗王竞相争夺的场所。继司马颖之后,相继有司马炽、司马模、司马虓、司马腾等占据邺城,邺城成为西晋后期战乱的根源地。晋永嘉元年(307年)五月,汲桑和石勒借口为司马颖报仇,率军攻破邺城,火烧邺宫,旬日不灭,曹魏修建的邺北城在此次战火中被焚烧殆尽,司马氏政权在河北地区的统治从此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