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内容
(一)要解决的问题
“帕措”与“戈巴”同在三岩的区域内,本书的研究区域位于三岩境内的白玉县的山岩乡、盖玉乡、登龙乡,贡觉县的雄松乡和莫洛镇、阿旺乡(含移民到林芝大坝),两县隔金沙江相望。其中,山岩乡与雄松乡隔江相对,路程约30公里,山岩乡与盖玉乡毗邻,路程约55公里,山岩乡与登龙乡路程约150公里。贡觉县莫洛镇到雄松乡约120公里。而有关“帕措”的问题较多,如不同历史时期地方政府与“帕措”之间的互动和认同,“帕措”的来源等,本书并不着重研究这些问题,主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探索文化模式为目标,具体解决下列问题:第一,一江两岸的“帕措”与“戈巴”的文化共性及其差异性;第二,“帕措”与“戈巴”的成因和延续至今的原因;第三,“帕措”与“戈巴”的结构及其功能;第四,从对“帕措”与“戈巴”的研究中试图考究文化传播与地理区域的内在联系。
(二)主要内容
在已有学术成果及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前面提出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书的主要内容有:
(1)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同时追溯以往研究成果。
(2)第二章。主要围绕田野点的地理、历史和人文作初步的介绍,为后面四章的深入分析做好铺垫。为此,本章遵循人类学的整体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核心,将三岩纳入康区的范围内,从康区藏族的区域范围入手,进入到历史源流,又从康区这个较大的区域进入其中的小区域——三岩,由此进入本书的主题。因此,本章重点介绍了三岩的由来、区域与变迁、社会性质、风俗习惯,为下文从更小的区域——“乡村”视角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作铺垫。为此,本书将以乡村为单位,以血缘组织——“帕措”为主线进行深入研究。
(3)第三章。以山岩乡为主体,专章介绍“山岩‘戈巴’”,而要将这个问题描述清楚,必须从山岩概况入手,概况包括区位、地形、交通、农作物、气候,重点剖析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然后进入山岩人的“家”与“族”。“族”建立在“家”的基础上,但又不同于“家”,这里的“族”就是“戈巴”。对于“戈巴”,笔者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作了研究,静态是指它的构成关系、组织形式,动态是指它的活动方式,最后对“戈巴”、政府之间的认同进行描述。本章在描述中解释了“戈巴”的文化特质和文化逻辑。
(4)第四章。以盖玉乡降曲河畔作一章。本章的主题是“迁徙”,本章先介绍了降曲河畔的自然、历史概况,接着描述迁徙的方向、原因、动力、迁徙后的变化,在迁徙的动力上突出了“经济决定论”的思想,在与其他族群互动和认同的描述上揭示了“人们为求生存而调适行动”和“追求发展意识”的本质。
(5)第五章。以雄松乡为主体,也是专章介绍“雄松‘帕措’”,为便于确定两岸三岩“帕措”“戈巴”的文化共性与差异性,采取了与山岩乡相对应的方式写作。
(6)第六章。对三岩外部的婚姻与家庭现象、社会组织分别作了描述,并作了相关比较,为下一章进行讨论打下基础。本章选取了白玉的萨马乡、登龙乡,从地理、历史、习俗尤其是社会组织上对其作了简要的描述,与此同时,还选取了贡觉县的莫洛镇进行描述。在比较上遵循“先内后外”“由近及远”的原则进行。
(7)第七章。讨论与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帕措”的形成与地缘政治、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三岩为何形成父系社会而不形成母系社会,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特征这几个方面进行,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并得出基本结论。
[1]为便于行文,本书把“戈巴”与“帕措”统称为“帕措”,但在具体叙述过程中尊重当地人的习惯叫法。
[2]扎呷、刘德锐:《西藏昌都四种传统社会组织调查》,《中国藏学》2001年第4期;李光文、杨松、格勒:《西藏昌都——历史·传统·现代化》,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3]E R Leach,1964,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chapter 6,Beacon Press,Boston.
[4][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7页。
[5][美]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302页。
[6]J.H.Steward,1979,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p7,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Urban.
[7][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王贤海、刘文远、知寒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