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退缩幼儿的教育干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

一 概述

社会认知是指通过研究关于社会现象的认知结构与加工来理解社会心理现象的一种概念性和经验性的途径或方法。[91] 广义的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来自格式塔学派、信息加工范式、皮亚杰学派以及归因理论等的研究;狭义的社会认知研究主要指基于信息加工范式的社会认知研究。[92] 研究者们通常从“结构观”和“过程观”两个视角来理解和研究社会认知。“结构观”主要从社会认知的“组织或结构”,即个体的社会知识、制约其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的范畴和原则等方面展开研究,如皮亚杰的自我中心性研究和Selman的观点采择理论。[93]“过程观”把社会认知假设为前后相继的一系列信息加工的环节组成的流程,关注在此流程中发生的沟通、变化以及主体加工信息的一切方式,如注意、记忆等。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认知研究主要基于“结构观”的视角,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信息加工心理学兴起的影响,社会认知研究开始青睐“过程观”的视角,即以社会信息加工为研究范式。

二 基本观点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把社会认知假设成前后相继的一系列信息加工的环节组成的“流程”:社会性刺激作为信息从外部输入,然后被编码、储存、解释、提取,直至输出或进行问题解决;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发展被分解为不同环节上的发展水平问题,即发展由在某个信息加工环节上的效率和水平来标定。[94]

Dodge等认为,儿童在社会交往中首先面临的是需要加工的各种信息,即社会性刺激,如他人的表情、动作、话语等。[95] 儿童对这些社会性刺激赋予意义,并据此决定如何做出反应的过程,就是社会信息加工。在对社会性刺激加工的基础上,产生各种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又作为社会性刺激被同伴/教师/父母加工,影响其后续行为,如此循环互动实现人的社会化。

三 理论模型

在儿童社会行为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的研究中,学者们先后提出了三个颇具代表性的理论模型。1986年,Dodge基于对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提出了“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A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of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1994年,Crick和Dodge对该模型进行了完善,提出了“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修订版)”(A reformulated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of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2000年,Lemerise和Arsenio将情绪整合到Crick和Dodge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中,提出了“社会信息加工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An integrated model of emotion processes and cognition in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一)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96]

该模型是研究者们提出的第一个儿童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它把儿童对社会信息或线索的加工看作一系列连续的认知加工过程。当儿童面临某一社会情境时,会把社会线索、生物能力及记忆中贮存的数据信息(数据库)进行联结,通过一系列信息加工,最终对社会线索做出行为反应。该模型把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分为五个阶段:(1)编码过程,通过感知觉对社会信息或线索进行初步的认知,并通过注意和重视选择特定的信息或线索作为信息加工的内容。(2)表征过程,通过线索与数据库的整合、决策规则的应用、编码及解释对社会信息或线索进行表征。(3)反应搜索过程,通过反应生成和反应规则的应用搜索适合该情境的反应模式。(4)反应决定过程,通过结果预期、结果评价、自我效能感评价和反应选择从反应搜索阶段中的既定方案里选择出即将实施的反应方案或策略。(5)实施过程,开始实施反应方案或策略,并通过行为监督和自我评价对方案或策略进行检验。通过以上五个阶段,儿童最终对社会信息或线索做出特定的行为反应。

该模型较为全面地描述了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认知因素,并以流线式的图形展现了社会信息加工的阶段和过程。虽然后续研究证明该模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却奠定了该领域研究的基础。

图1—1 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二)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修订版)[97]

该模型认为儿童是带着一系列有限的生物能力和过去经验的记忆数据库参与某一社交情境中的,他们接受大量输入的社会信息或线索,其行为反应是对这些社会信息或线索加工的结果。该模型把儿童社会行为产生的认知加工过程分为六个阶段:(1)线索编码(encoding of cues),儿童选择性地注意特定的内部线索和外部线索,并对这些线索进行编码;(2)线索解释(interpretation of cues),儿童通过因果归因、意图归因和其他解释过程等方式对进入注意范围的线索加以解释;(3)目标澄清(clarification of goals),儿童在线索解释的基础上,澄清自己期望的目标或结果,并使机体处于唤醒状态;(4)反应产生或形成(response access or construction),儿童在记忆数据库中搜索并形成适合当前情境的反应模式;(5)反应决定(response decision),儿童对第四阶段产生的各种行为反应及其结果以及自己在该行为反应中的自我效能感进行预期评价,并做出反应决定;(6)行为表现(behavioral enactment),儿童执行已选择的行为反应。至此,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尚未结束,儿童的行为表现会受到同伴的评价和反馈,这些评价和反馈将作为新的社会刺激,成为下一轮社会信息加工的内容。该模型的封闭环形结构决定了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阶段加工内容与数据库(记忆储存、习得规则、社会图式、社会知识)中的信息都发生相互作用,使得信息加工过程不断更新和完善。

图1—2 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修订版)

根据该模型,儿童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反应是其对该情境中各种社会性刺激进行一系列认知加工的结果。如果儿童能够准确顺利地完成信息加工的每一阶段,就能形成积极良好的行为反应(如正常行为、亲社会行为);而如果儿童在信息加工的某一阶段出现了认知偏差,就会导致消极不良的行为反应(如社会退缩行为、攻击行为)。例如,儿童对他人意图线索的识别能力与儿童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98] 正常和亲社会儿童比社会退缩和攻击儿童对意图线索的解释更加准确而积极。前者通常把他人的意图解释为友善的,采取正常或亲社会行为;而后者常常把他人的意图解释为敌意的,进而采取相应的退缩或攻击行为。

(三)社会信息加工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99]

首先,儿童是带着“生物局限性”和过去经验的“数据信息库”的特征进入特定的社会情境中的。因此,儿童的认知特征如选择性注意、记忆和加工速度等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和加工情境信息。情绪风格是生物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情绪表达的方式、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情绪调节的策略上均存在差异,这些情绪特征将影响信息加工的方式和过程。其次,在过去经验的“数据信息库”中也包含情绪—认知成分,即“情绪—事件联结”,因此儿童的社会加工线索既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情绪,甚至情绪的线索也可能是事件。最后,情绪在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加工阶段上。(1)编码和解释阶段。编码和解释的线索可能是个体的内部情绪,在编码或解释的过程中可能引发个体的情绪变化及情绪强度的变化。(2)目标分类阶段。情绪可以为目标选择或分类提供能量,目标选择或保持能够调节情绪或心境。(3)反应提取和决定阶段。儿童当下的情绪体验会影响反应评价和决定,而特定的反应评价和决定反过来又会调整情绪。(4)行为表现阶段。情绪能够影响行为表现和反应实施,如情绪体验和情绪调控。[100]

图1—3 社会信息加工的情绪—认知整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