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级政治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章 知识产品价值的形成与垄断价格

刘诗白

创造商品的知识生产劳动具有二重性:创造知识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市场性的知识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这一特殊性在创造知识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两个方面都有其表现。

一、创造知识使用价值的劳动

知识使用价值指的是知识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性。就文学产品、艺术产品来说,它的使用价值体现在满足人的审美精神需要的感性思维存在的结构和形式之中;就科学产品来说,它的使用价值存在于满足某种生产和某种社会需要的理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系统性之中。市场性的知识生产,既表现为知识使用价值的创造,又表现为知识价值的形成。

(一)活劳动是创造知识使用价值的决定因素

知识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表现为智力劳动者通过创造性劳动,利用必要的物质生产手段,对知识资料进行精神加工、制造,创造出新知识及其使用价值的过程。有如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形成中包括活劳动、生产工具、原材料三要素的作用一样,知识产品使用价值形成中体现了智力活劳动、生产实验设备、知识资料三者的作用。

如同物质生产的三要素中,人的活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活劳动的火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7-208.——是创造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决定因素一样,知识生产中智力活劳动是创造新知识产品的决定因素。如果没有有效的、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即使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完备的知识资料以及充分的信息,也不可能发生高水平的知识创新,创造出高质量的新知识使用价值。特别要指出的是,人的智力或智慧在知识生产中的特殊重要性。如果说物质生产中劳动生产力取决于机器设备等物质生产手段的力量即工具力,那么在知识生产中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则决定于生产者的智慧(智力)和精神力。

(二)原有知识在知识使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1.作为知识资料的原知

我们把知识资料定义为原有知识或原知,包括前人创造的和传承下来的可用知识及当代他人创造的可用知识。知识从来是有源有本的,新知识的形成立足于对原有知识材料的加工——这是一个复杂的精神加工,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汰劣中留优,重构中吸纳,从而是黑格尔阐述的扬弃(Aufheben),即对原有知识的批判地继承和继承中创新。

在知识生产中原知十分重要,它是新知之母。任何一个科学家、思想家要进行理论创新,都首先要收集、学习、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要利用已经形成的范畴、原理,作为观察、分析和思维的工具;要利用人们原有的实验数据,将其和新的实践(验)资料进行对比,由此发现原知的矛盾和缺陷,进一步通过自身的智力创新劳动提出新命题,得出新原理,阐述新理论,修正旧学说。

2.学术交流中被吸纳的原知

知识生产在知识社会交流中进行。任何科学新知的形成都体现着知识创新者对众多参与讨论和交流的科学工作者的知识成果的吸取。科学成果要得到社会公认,要通过学术辩论,重大科学发现往往要经过长期的争鸣。论辩者不同观点争鸣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工作者群体共同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而理论原创人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总是包含对他人提出的积极的思维的吸取或受到他人的批评的激励。这也表明:直接创始人创造的新知包含有他人创造的原知。

3.知识生产在各种知识的激荡和相互影响中进行

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特征是人们在求知中的相互启迪,因此知识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门类知识的相互作用。某一门类的知识创新,不仅会推动这一领域的知识进步,而且会刺激和带动专业密切相关领域甚至非相关领域的知识发展。牛顿力学不仅仅影响和启动了近代众多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而且它还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成为18世纪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重要动因。而在当代,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证明了知识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作用的越发加强。这种多种知识互相促进中的知识发展,表明了知识生产的社会化性质,也就是说任何一项新知的创造中都体现了更大范围的前人的和他人的原知的作用。

知识形成过程的以上三个方面表明,作为使用价值的新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对原有知识包括前人创造知识和他人创造知识的继承与创新过程,智力创新劳动是新知识形成的决定力量,而原有知识则是新知识形成的理论始源、起点和要素。新知中包含有原知。凡是意义重大的知识、科学创新,从来都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而是有效地利用和吸取了原知。基于新知中包孕有原知的论点,新知识既是创始人的创新劳动的直接成果也包括参与原知创造的众多智力生产者和前人的间接劳动成果特别是体现了特定知识领域的科学理论先驱者和奠基人的劳动成果。前人甚至是早已作古的、距今年代久远的前人的创新劳动形成的有用知识,被使用于现实知识创新过程之中,成为新知识形成的要素。这种论述仿佛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的确是有关知识形成的严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前人的知识劳动对现实经济的影响,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特点,人类能接受、利用和继承上一代或遥远先辈的文化遗产,这也就是作为人类社会特点的文化传承。古希腊人在建筑、力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思想,既体现了古希腊人的思维创新力量,但又是对小亚细亚、巴比伦早期科学知识的传承和发展。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现代自然科学中体现了对古代和中世纪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承,现代几何学中吸收了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学原理,现代力学理论中吸收了阿基米德力学理论。

综上所述,任何知识成果都发源于原知——前人和他人创造的知识;任何知识直接生产者的创新劳动都依靠和需要与间接生产者的劳动相结合;任何一个学科和任何一项特定知识的创新都要在各学科、各门类知识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冲突与激荡中才能实现。可见,知识产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创新中,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起了关键作用,但是直接生产劳动只有在利用前人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前提下才能结出创新知识成果。知识本质上是社会化劳动的成果,是全人类智力劳动之果。

二、知识产品价值形成劳动

在知识作为商品生产的制度下,知识产品归直接生产者占有,知识产品的价值首先是作为生产主体的智力劳动者付出的社会劳动耗费的体现和凝结。以简单的知识生产为例。设想一个专业的经济学家,不需要庞大的资料库,也不需要固定资产的支出,就为某一企业写出了一项生产组织设计与经营战略的研究报告。这一研究成果的价值构成中,几乎全部体现为智力活劳动创新价值。如果说物质生产越来越依靠机器设备的生产能力,工厂产出的高价值往往和设备的高耗费成正比,那么,知识生产的一般特征是生产品主要是智力生产者思维(理性的和感性的)劳动的产物,产品价值主要是智力劳动耗费的对象化知识,产品价值形成的特征是参与产品使用价值形成的、作为人类精神劳动生产物的原知并不全部参与新知价值的形成。在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在商品生产和实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知识生产者使用作为专利权的他人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生产诀窍需要向产权主体支付费用,这部分知识资料费用以生产成本的形式进入新知识产品售价中。这里通行着物质生产中固定资产价值在生产使用中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的规律,其实质是凝结在原知中的、前人的或他人的知识生产劳动创造的价值转移到新知识产品价值中去。但是由于知识的自然传播性和共享性,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是无偿使用的社会共有资源和共有产品,生产者获取、掌握和使用这一部分原知无须付费,因而这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的原知,尽管是劳动生产物,却没有劳动对象化的功能。这部分原知尽管被利用和起作用于知识使用价值的形成,却没有发生旧价值向产品新价值的转移,如同物质生产中被利用的和参与使用价值形成的无偿自然力——空气、阳光、温度等不会有价值向生产品中转移一样。

可见在作为商品的知识生产中,创造知识产品使用价值的劳动和价值形成劳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创造知识使用价值的劳动包括直接生产者的劳动以及被合并于生产的原知中体现的他人的和前人的劳动,即间接的生产劳动;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只是包括直接生产者的劳动和原知的有偿部分中体现的劳动;而那些在量和比重上往往更大的、被使用原知的无偿部分所包含的劳动,这部分劳动在新知使用价值的创造中所起的作用还可能是十分重要的,却被排斥于产品价值形成之外。也就是说,对知识财富来说,价值的形成体现的人类劳动耗费小于使用价值的形成体现的劳动耗费。

知识产品在本质上是社会化精神生产劳动的成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共有产品,在知识产品作为商品的条件下,参与科学成果的使用价值创造的是社会化劳动——直接的和间接的劳动,但是只有参与科学成果创造的直接生产劳动和有偿原知中体现的劳动参与价值的形成,这就是知识商品生产固有的内在矛盾。市场经济机制中存在的知识价值形成和知识使用价值形成的矛盾还将反映在知识产品价值的分配过程中,表现为知识共同生产者中一些人的报酬“取过其值”,另一些人的报酬“不足其值”的现象。上述关于知识产品价值形成机制的理论阐述提醒人们:在科学、技术作为商品生产的时代,在评价和弄清科学创新之源和知识生产者的劳动贡献时,不能只是看见参与价值创造的直接智力生产者的劳动及其贡献,还要细心发现、广泛追溯和正确评估间接参与成果创造的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劳动和贡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知识经济的公共政策 [M] //胡鞍钢.知识与发展:21世纪新追赶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知识生产领域努力探索和形成更加完善的分配制度以保证广大知识生产者“劳有所值”,防止过度的“取过其值”和过度的“不足其值”的分配不公的扩大,成为促使商品性知识生产和高技术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前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高科技经济中商品性知识生产的发展,使智力生产者中的“取过其值”和“不足其值”表现得十分鲜明,特别是创新知识的垄断及垄断收益的分配机制,大大促进了一部分知识生产者的“取过其值”。当代知识经济使财富分配领域的矛盾进一步加大,调节分配的任务更加迫切。对当代知识生产中复杂的分配问题,需要系统的、全面的、严整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阐述。

三、知识产品的生产耗费与价值构成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在交换中的表现。作为商品的知识产品,不是智力劳动者“心血来潮”和凭空想象出来的主观的东西,而是作为市场主体进行的知识生产的产物。在当代,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产品是企业组织的科技研发活动的产物。因此,对知识产品价值决定的分析,要从知识的生产过程及其耗费入手。

知识产品的生产,就科学产品来说,是科技人员利用物质实验手段和知识、信息等精神资料,组织科学实验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一项创新性知识产品的生产需要有下列体现为生产成本的经济耗费: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生产手段,如实验设备及水、电、房租等耗费,我们将它称为C。在高科技经济中,实验室所需设备十分复杂,往往需要巨额资金才能购置。企业用于购买和形成物质固定资产的投入,被称为“沉没资本”(Sunk Capital),这项固定资产耗费在产品投产后需要在短期内进行回收,因而企业生产出的知识产品的价值,首先是实验室物质手段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的部分以及实验室的其他物质耗费。②向外购买和使用于生产中的知识资产的耗费。最新科学资料与信息包括科研资料、购买的专利权、新技术图纸以及生产诀窍等都是知识生产的重要手段,也称为企业的知识资产,它的一部分价值要转移到知识产品价值中去,这部分知识资产耗费,我们称之为C2A。由于知识(信息)产品的共享性,一部分知识资产包括公开发表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各种有用信息等是无偿获得的。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人们就能获得当代多种多样的、最新的自由知识产品,这一部分知识产品本身没有价值,它参加知识使用价值的形成但没有价值转移和形成的功能。企业在生产中使用这部分知识资产就像使用无偿的自然力一样,对这部分生产中使用的知识资产,我们称之为C2B。③科技人员本人的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用于知识生产的物质资产和知识资产,都不能自动创造新知识。只有科技研发劳动之火与知识生产资产(物质资产和精神资产)相结合才有新知识产品的产生,也才有知识资产的有偿部分价值向知识产品价值的转移。而科技研发活劳动不仅实现知识资产中旧价值的转移而且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价值量,我们将后者称为V+M,其中V是用来维持科技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M是产品价值扣除各种生产费用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余额即剩余价值。

基于上述分析,作为经济的生产过程成果的知识产品的价值构成的简单公式是

公式Ⅰ(C+C2A)+(V+M)表明:一项属于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新产品设计图纸的价值是(C+C2A)+(V+M),即生产中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有偿的生产手段耗费体现的劳动价值和在生产中科技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公式Ⅰ和公式Ⅱ也表明:企业研发创造出的知识产品的价值构成首先是C+C2A,即生产中物质资产的耗费和知识资产的有偿部分转移的价值,其次就是科研工作者创造的新价值V+M。在知识生产者是产品所有者的场合,V+M以劳动报酬、专利使用费等形式归科技人员占有;在实行股份制特别是科技人员持股的分配机制下,M1以奖金、股份期权等形式归智力劳动者本人占有,M2归公司其他出资人占有。

上述科学产品价值构成的简单公式和物质产品的价值构成公式是相同的。我们认为,立足于劳动价值论的产品价值形成模式,完全可以阐明当代知识产品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变动的机制。

四、科技知识垄断与知识产品的垄断价格

1.知识产品效用价值的表象

当代发达市场经济中,在知识产品以及高知识密集产品的市场交换中,往往呈现出某种产品使用价值大→价格高的因果关联。如特级服装大师设计的新颖服装的市场价格比普通服装高出若干倍;运算更快、功能更多的新型计算机,比技术性能差的计算机卖得更贵;一项体现最新科学、技术知识和拥有良好效益预期的设计图纸在风险投资者竞购下价格飙升。此外,在经营中创造出重大业绩的企业总裁的年收入较普通职工高得出奇;表演技巧能使观众倾倒的名影星、名歌星的票房价值为一般表演者所不可比拟。以上的事例表明,在知识产品市场交换中的确呈现出知识产品价格水平——人们通常称之为市值——和使用价值的状况相对应的现象。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把价格与价值这两个范畴相混同,把市场价格等同于价值。在此基础上,他们认定商品效用决定价值。例如把名歌星一场表演的高票价认为纯粹是由于表演者提供的高效用的“等价”从而表演者获得的收入统统是“物有所值”。一本论述知识经济的早期著作——堺屋太一的《知识价值革命》,针对当代经济中“有些高级时装和高性能机器的价格往往超出同类商品价格的四五倍”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 [M].金泰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204.,以及消费者对特定新型领带图案有个人偏好,领带就高价出卖,而一旦消费者不再喜爱这种图案,领带就大跌价等现象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 [M].金泰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66: 218-219.,提出了知识价值由消费者对知识的主观的产品效用评价决定而与知识生产的“成本没有必然联系也不围绕成本上下波动”的论断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 [M].金泰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66: 219.。堺屋太一认定劳动价值论已经不适用于当代知识产品的价值决定。任何一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会重复上述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效用的评价的论题。按照这种经济学理论,知识、文化产品生产者从产品(服务)市场交换获得的任何报酬,不论它是高还是低,都与他的劳动贡献相对应,是“劳有所值”,从而是自然而合理的分配。这样的解释是一种将市场机制的一切表现、一切结果都视为完美无瑕的表象之见,或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进行辩护的经济学。

知识产品的价值果真是与成本、与终极成本——劳动耗费无关而只决定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吗?要对当代高技术经济中的知识产品高使用价值→高价格的现象予以理论的阐明,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对范畴的含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早已对作为商品的基本属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范畴进行了有理论深度的剖析,马克思更是在他进一步加以发展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使用价值和价值范畴的内涵以及商品使用价值创造和商品价值形成关系做出了最为细致、深入的阐述。

按照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使用价值是商品拥有的满足购买者需要的有用性。他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8.在物质生产领域,这种有用性体现在商品体即商品物质属性或商品使用价值之中,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量可以用物质体来计量,如多少码布、多少打铅笔。马克思阐明了商品价值是“对象化”“凝结”“物化”“结晶”于商品体中的抽象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则是“对象化”的抽象人类劳动量,更具体地说是对象化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分析方法,价值是商品生产关系的体现从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过这一生产关系体现在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体之中,使用价值体凝结着价值而价值也离不开使用价值。可见,就价值形成来说,商品体或使用价值形成是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物化”的前提。如果主体劳动不创造出具有有用性的商品体,不形成社会使用价值,即使耗费了大量主体劳动,也不能“对象化”和“凝结”“体现”为商品价值。

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不否认使用价值形成与价值形成间的有机联系,而是认定物的拥有使用价值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价值只是存在于某种使用价值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28.,“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4.。但是使用价值作为价值形成的前提和载体,并不意味着使用价值的质量决定价值量。马克思明确指出:“在商品体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1.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在农业生产中,丰年谷物的使用价值量增大,但谷物的价值量并不增加,而且往往谷物的价格反而下降了。在工业经济中,产品质量越发精美,有用性更加增大,价格却日益走低。当代高技术经济中,信息产品如家用计算机、手机等迅速升级换代,产品知识含量越发增加,使用效果越来越好,但售价却越来越低。上述事例都表明,商品价值取决于其生产中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量,而不取决于使用价值的质和量。

需要指出的是,知识新产品或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在推向市场和“热销”时期存在着价格不受成本约束,而定位于高价格的现象,无论是英特尔计算机芯片的每一次升级还是微软Windows系统每一次的创新,都会有一个高市场价格的时段,表现出价格超过成本,即价格对价值的严重偏离。对纯知识产品,如新技术、新工艺的设计图纸来说,在其成为风险投资者抢购的对象时,往往都以高昂价格转让,特别是在文化产品市场上,大师级的艺术产品往往以“天价”成交。在这些场合,价格运行的真相并不是外表上的高使用价值提升了价值,而是稀缺产品交易中的垄断价格机制即具有垄断性的产品以超过内在价值的市场价格出售而不是商品使用价值或效用决定价值。

2.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不完全与垄断价格

以上我们设计的知识产品价值构成公式(C+C2A)+(V+M),揭示了知识产品内在价值的本质,从而阐明了较完全竞争中支配知识产品实现的市场成交价格变动的大趋势。但在自发性的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交换中的商品都经常处在供求失衡之中。在商品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涨和高于价值,此时在利益驱动下,生产会扩大,造成供大于求,价格会下降到价值水准以下。只有在商品供求均衡时,才会出现价格与内在价值相一致。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时涨时跌的商品价格总是会回归和定位于内在价值。

市场价格在波动中回归于价值轴心的大趋势,即价值规律,是以较完全的竞争为前提的,这就是:①市场上有多数生产者和购买者进行自由的竞卖竞买;②各个行业之间资本与要素可以自由流动;③信息公开和对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实的市场结构是多层次的,表现为垄断、垄断性的竞争和较完全的竞争的并存。如果竞争不完全,例如某一厂商在生产中占有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市场价格表现为:不是在多数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中形成一般均衡价格,而是稀缺产品造成的或少数垄断者操纵下形成的包含着超额利润的垄断价格。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发达的市场经济是更加开放、更加全面的竞争经济。但是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实行高度自由化的制度和反垄断措施下,实际经济生活中仍然会有垄断或准垄断的存在从而在某些领域的交换中仍然会存在垄断价格。随着制度创新和竞争机制的引进,垄断价格被突破,市场价格又会向价值轴心回归。

3.知识产品交换中的垄断价格机制

当代发达国家的高技术经济中,众多生产主体进行自由竞争从而价格围绕价值量波动的规律明显地表现在一般知识产品的生产与交换中。这里提到的一般知识产品,指的是大量的、水平一般的知识生产,如一般科技服务,一般经济咨询,一般新闻报道、通俗文学创作、大众化文艺演出,等等。上述面对广大群众的多种多样的一般知识产品的生产,是竞争性的或充分竞争性的生产;从事上述生产的众多的科技文化工作者,往往只能过着中间阶层水平以下的生活,因为他们只不过是普通智力劳动者。普通艺术家的创作与毕加索的作品不同,它不具有垄断性质,其价格在市场竞争和供求变动机制中趋向于价值。当然,作为知识产品市场价格趋向的价值基准,要比物质产品的价值基准高,这是由于知识生产劳动具有高熟练劳动从而创造高价值的功能。市场经济中智力劳动的报酬较一般体力劳动的报酬高,如像人们支付给家庭教师按小时计的辅导报酬高于支付给家庭清洁工按小时计的报酬。对这一现象人们无须大惊小怪,或认为是知识产品的价格背离了价值。而应该看到,那是由于知识生产劳动是熟练劳动,从而使知识产品拥有了较高的内在价值。

我们将分析视角转向当代高技术知识产品,如有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新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程序软件这些高技术创新产品以高内在价值为特征。高技术知识产品中的高内在价值,主要不是来自物质资本耗费带来的转移价值而是高智力劳动创造的高价值。刘诗白.现代财富论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16.这是因为高技术创新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和高强度的劳动。高技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熟需要较高的学习费用——包括在学校以及在实践中的学习因而高智力创新劳动能创造出加倍的新价值(V+M)。加之科技知识研发时间长,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大,这也是科技新产品内在价值大的原因所在。另外,高科技创新依靠的是智力劳动者群体。当代高技术企业中,科技研发团队往往成为职工的主体而重大科技成果更是企业“结合劳动”的产物和体现。微软新开发的XP视窗就是公司内5千名职工(其中绝大多数是智力劳动者)经过3年的研发获得的成果。庞大的智力活劳动耗费和对象化是XP视窗拥有高价值的内在原因,也是其高市场价格的基础。可见,对于当代高技术产品以高价格出售的现象,人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价格偏离了价值,而要首先认识高技术产品有其内在的高劳动价值。

知识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重要特点,在于它存在着价格对内在价值的向上偏离和表现为垄断价格。对于当代高新技术知识产品来说,在知识产权体制保护下,创新者对新知识、新技术拥有垄断权;此外,一些知识生产者通过多样保密方式来维护其科技知识垄断权,因而新知识产品往往以大大超过产品内在价值的垄断价格出售。我们把新知识产品价值构成公式写成(C+C2A)+(V+M)+P。P是超出产品内在价值的交换价格或者是创新者从市场机制中获得的额外收入。对于作为新技术知识购买者的企业来说,尽管购买这项专利支付了高昂的费用,但是企业使用这项优先获得的新技术知识创造出的高质量的新产品,一定时段会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并以垄断价格出售,由此给企业带来超出购买和使用专利的费用的额外收入。此外,企业用于开发新技术的高投入作为“沉没资本”,在新产品投产后会很快被收回,此后该项高技术产品的扩大生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企业的额外利润越来越大。上述知识产品垄断价格形成和生产规模扩大与额外收入增长相并行的机制,被称为高技术经济中的收益递增规律。可见科技知识的垄断性,是高技术知识创新成果在市场走俏,成为风险资本家追逐对象和以远远高于生产成本的市场价格出售的根本原因。

任何知识包括高科技知识不可能长期被垄断,特别是高科技经济是更加开放、自由竞争的经济。在上述条件下,任何新科学知识、新技术都会很快地为竞争对手所掌握,质量相同的同类产品很快会出现于市场上。一旦竞争者获得更新的知识创造出更优的技术,陈旧的技术知识因使用价值急剧丧失,其内在价值也就归于消失。正因为如此,那些强势企业要千方百计保持其技术知识垄断,更主要的是通过加强研发,掌握更新的技术、工艺知识,不断推出质量更优的产品。这是企业能持续维护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的根本前提。

在当代高科技经济中,新技术知识的垄断价格机制成为知识生产的强力经济刺激器,有力地推动着知识创新。当代的科技型企业以及研发机构通过知识产品的垄断价格,获得丰厚的收入,由此进一步扩大研发投资,聚集研发人力,进行卓有成效的知识扩大再生产,并将创新知识转化为新技术和新产品,使企业快速增长。发达国家一大批高技术企业如微软、英特尔、思科等都是依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机制成为快速增长型信息产业中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使其产品的制式成为市场标准,从而占领最大市场份额,产品由此而拥有更大的优势,形成一种“马太效应”。企业的,它们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领头羊,而且是科技知识创新的领头羊。可见当代创新知识垄断价格机制,起着强化科技研发、增加科技创新成果的功能。

但是知识的垄断并不总是带来积极的效果。和任何垄断一样,当代的技术知识垄断,造成高技术经济中的强者愈强。强势企业不仅长期保持在某一生产领域中的技术垄断地位,控制市场,独占超额利润,阻碍竞争和技术进步,而且,强势企业通过对社会共有产品——知识的垄断造成知识经济中分配关系的扭曲,加剧分配不公;而知识垄断则阻碍知识扩散,从根本上抑制和扼杀生产力的进步。微软公司被众多公司指控利用其在电脑操作系统上的控制地位来扩张它在应用软件中的控制力。微软的知识垄断不利于竞争和技术创新是一个客观事实,美国政府却对此迟迟未采取纠正措施,由此表现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屈从于大垄断势力的现象。斯蒂格利茨说:“在知识经济中,垄断的危险甚至还高于在工业经济中。”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知识经济的公共政策 [M] //胡鞍钢.知识与发展:21世纪新追赶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当代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中知识垄断的负效应已经有多方面的表现,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新矛盾。基于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大力发展高技术经济和知识生产过程中,如何做到既保持知识创新的强经济激励,又防止知识的垄断,成为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述分析表明,科技知识创新成果的垄断,使创新知识产品价格保持(C+C2A)+(V+M)+P的结构,即P成为知识产品价格的要素甚至产品价格构成中占比例最大的要素。只要企业能实现不断的知识创新,P就长期成为企业优势产品价格的组成要素英特尔公司在20多年的发展中实现了摩尔提出的18个月使微处理器效率倍增定则,它的产品在技术上、质量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英特尔成为世界微处理器生产的霸主,在市场份额中占75%,英特尔微处理器由此得以保持垄断价格,并且成为公司获得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

总之,高技术知识产品与知识高密度产品呈现出质量不断提高价格却不断下降的趋势。尽管现实的产品价格仍然是包含额外收入的垄断价格但市场价格却在不断地有时甚至大幅度地下降,它表明价格回归价值轴心的趋势仍然在发生作用,只不过是采取了价格在更长时间更严重地背离和在更多的波动中接近价值轴心的作用形式,是一种更加发展了的借“不实现而实现”的价值规律作用形式。

以上分析可以归结如下:对于知识产品的高市场价格的解读,人们无须诉诸效用价值理论。对当代高技术经济中科技知识产品的高市场价格这一新现象,完全可以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仍然是分析当代经济的新实际、新情况的理论基础。

[本文选自:刘诗白.知识产品价值的形成与垄断价格 [J].社会科学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