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过紧日子更要做好民生加法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一边是政府做减法,一边是民生做加法,一减一增,生动诠释了紧日子和好日子之间的辩证法。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绷紧“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根弦,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都花到最需要的地方,让每一分钱都产生最好的效果。
紧日子里有为民情怀,让百姓日子更红火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紧日子里有忧患意识,清醒看到现实难题、发展短板,就会多一点自警自励,多一些未雨绸缪;紧日子里更有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优良作风。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不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家宝永远都不能丢。
过紧日子,意味着要更严格地把厉行节约体现在行动上。过紧日子不是某个地区某个部门的事,是所有政府机关都必须严格执行的要求。“欲为清白吏,必自节用始”。各级领导应坐言起行,行必能至,率先垂范,带动机关与社会的勤俭务实之风。
过紧日子,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增强为民意识。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脱贫、教育、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作出了新的民生部署,各级政府均需精打细算,在民生领域把钱花在刀刃上,把真金白银投入到民生事业上来,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从而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钱少了,日子紧了,但干劲不能减,各级政府须拧紧发条上足弦,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各项任务,逐级压实、高质量稳步推进。
过紧日子,改革一刻不能停歇。2019年,改革的部署鼓点不停,步伐更紧。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重点行业改革、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等。啃下“硬骨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还须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钉,一寸跟着一寸进。
过紧日子,发展一刻不能止步。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是要在发展中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过紧日子,不仅发展一刻不能止步,还要坚持以五大新发展理念统领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过紧日子,精神一刻不能松懈。在过紧日子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保持昂扬的精神,在工作中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以克难而进的勇气,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兑现向人民群众作出的承诺,是新时代各级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应有的精气神。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能实践好加减法中的辩证法,就能以更加努力的奋斗,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