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庭教育支出的度量
在对各国教育指标(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进行估算时,UNESCO和OECD将公共教育支出定义为政府对所有层级和各类型学校以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投入(包括政府对个人和家庭的补贴),将私人教育支出定义为个人和家庭以及其他私人机构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支出,包括学费、课本和材料费、生活费等支出。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传统的教育支出指数的计算一般只包括教育系统内部发生的支出,而不包括教育系统外部的支出。又因为私立学校数据可得性的问题,一些研究仅计算了公办教育系统内部发生的公共和私人教育支出。然而,随着家庭教育需求和投入的多样化以及全球范围内非学校教育系统的不断扩张,仅包括公办教育系统支出将低估家庭隐藏的教育成本,同时也会低估不同收入的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Bray(1996)提出教育全成本的计算需要包括政府、家庭、社区和其他机构的投入。在理想的情况下,学校系统的教育支出应该包括土地和劳动力的支出,家庭的教育支出应该包括课外补习等学校之外的花费,此外家庭、社区和政府的机会成本也应该被考虑在内。然而,由于非货币的成本和没发生在教育机构内部的支出难以计算,Bray对东亚9国教育支出的报告仅估计了教育机构发生的支出,并将重点放在分析公办教育中的私人支出上。
国内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内容和涵盖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一部分研究将家庭教育支出分为基本的、非选择性的教育支出和扩展性、选择性的教育支出。前者指的是为了接受学校教育需要支付的最基本的教育支出,包括学费、杂费、书本文具资料费,也包括在学校发生的食宿费和交通费。后者指的是基本教育支出之外家庭额外为子女付出的教育支出,包括择校费、课外辅导和兴趣班、课外书籍文具资料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研究”课题组,2006;孙彩虹,2003;王崇举等,2003;杨琼,2003)。有研究将择校费单独归为一类,与基本教育支出和扩展性教育支出并列为三类(丁小浩,2005)。也有研究将家庭教育支出分为教育类、生活类和机会成本类支出,其中教育类支出包括学校收取的各类教育费用和发生在学校之外的各类教育费用(楚红丽,2007)。总的来说,大部分研究倾向于根据校内支出和校外支出将家庭教育支出分为两大类。
综上所述,对教育支出的估计可分为三个维度(见表1-1)。第一个是机构维度,包括在教育机构内部发生的支出和在教育机构外部发生的支出,其中教育机构指的是正规学校系统以及与提供学校教育直接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第二个是产品和服务类型维度,分为核心教育产品和服务、辅助性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两类,辅助性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包括研发活动和非教学性的产品和服务两类。第三个是资金来源维度,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享受公共补贴的私人支出(表1-1中示例为来自家庭维度的支出)。
表1-1 教育支出的三个分析维度
本研究首先将家庭的教育支出分为在学校发生的支出和在校外发生的与子女教育相关的支出。具体来说,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该家庭学龄儿童的教育机会、家庭教育支出和政府补贴三方面情况。教育机会包括孩子当前和曾经接受过的教育、学校类型,在入学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以及家庭为得到入学机会而投入的金钱和其他资源。在家庭教育支出方面,调查关注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对子女教育的支出,其中既包括在正规学校系统的支出,也包括非学校机构以及其他校外支出。支出的内容既包括与核心教学服务相关的费用,也包括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的辅助性产品和服务。根据问卷对教育支出问题的分类,首先,我们将子女教育支出分为校内支出和校外支出。其次,将校内支出分为学费和其他校内支出,其他校内支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学校提供的服务性收费,例如伙食、住宿、交通等费用;(2)学校代收费用,例如教材教辅、校服、医保体检、考试等费用;(3)学校增值性收费,也有研究称之为发展性收费,例如校内的补习班、兴趣班、校外活动,也包括借读费。最后,将校外支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校外培训支出,包括学科类和兴趣拓展类校外培训;(2)其他学习资料和用品。[3]除了与子女教育相关的家庭支出之外,CIEFR-HS数据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家庭背景信息,包括受访户家庭成员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情况、户籍、家庭规模和结构、家庭年收入和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