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四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网络表情符号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

近年来,网络表情符号被广泛地运用于公共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例如“帝吧出征”事件、傅园慧现象等等。人们大量采用网络表情符号,增强交流的在场感与体验感。布尔迪厄认为,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21]在公共事件的语境和交流场域中,人们运用网络表情符号,制造了面对面的现场感,改变了文字媒介抽象和疏离感的缺陷,同时也反映出了公共事件的参与心理、话语权力的表达心理、个人情绪的发泄心理、草根颠覆权威心理等等。这些社会心理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实践组成了具有狂欢意义的文化景观。

(一)大众参与和民意表达的视觉狂欢

社交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新型平台,表情符号则是寄托情绪和意见的载体。大众以空前的热情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以一种主人公的意识表达个人意见,对相关热点事件进行进一步解构或者再创造,通过表情符号的传播进一步扩大事件的影响。

公共平台的热点话题搭载表情符号在社交网络进行了多次延伸。例如,2016年傅园慧表情包的走红,代表着中国民众对体育赛事和竞技精神的关注与期望。人们在传播傅园慧表情包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传播一种对体育精神全新建构的理解,是在公共事件中表达态度和观点的渠道。表情符号在社交网络的二次传播中拓展了热点事件本身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表情符号的制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元事件。热点的传播再加上网友对其的解构和重塑,内容和话题在公共平台多次延伸。表情符号的创作也开始慢慢褪去元事件的意义,衍生出新的意义。

受众群体通过对表情包中人物、场景的剪裁、拼接,同时赋予其新的符号意义,增添了新的叙事元素,特别是突出了视觉的冲击和身体感官的感受,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读图方式、认知形式和行为习惯。从另一层面来说,网络空间充斥着身体拟像的景观,这种表情符号的亚文化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影响青年一代的日常生活,以至于人们日渐疏离于现实世界,“影像胜过实物,表象胜过现实”。

(二)不完整叙事和话语体系的更新

表情符号被后现代思想影响的不完整叙事方式,具有区别于文字系统的碎片化特点,一个表情符号不仅是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体,还要放在具体的背景和情境中理解,从中衍生出新的语境。例如走红网络的“尔康表情包”和“黄子韬表情包”,图像与文字的意义并存,互为补充,并且形成了系列化、风格化的特点。单看某一个表情符号,可能无法准确地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必须要放在上下文的语境之中,才能捕捉其传递的意义。

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权力能够在话语的实践形式中被赋予新的内涵。[22]“话语”的归宿最终就是“对严格规范化的反抗”。而鲍曼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具有去中心性,持续变化性和阶级的平等性,带有“游戏”的意味。表情符号正是体现新一代网友对话语权力的追求和拒绝“被定义”。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的叙事手段和占统治地位的话语体系。表情符号的诞生代表着一种谋求话语权力的新形式。社交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会网,有着更大的传播可能和更小的交流阻碍,表情符号所承载的个性化、夸张性和娱乐性,是社交网络交流的催化剂,从而形成病毒式传播。几乎所有重大的热点话题的关注和讨论,都不会缺少表情符号的身影,在一些国际性话题上也能突破语言的障碍,达成一种交流上的畅通和默契。

(三)表情符号承载群体身份认同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表情符号对于人际传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推动,从而实现情感共鸣和群体认同。新生代网友更希望通过新的话语方式来表达其身份认同。在“帝吧出征”现象中,“帝吧”是粉丝量最大的百度贴吧,具有多元性、活跃性、纪律性、包容性。在每次“帝吧出征”之前,贴吧内部都会进行有组织的分配任务、纪律约束,还设有监察小组,对过激的网友行为和言论进行举报,因而构建了“帝吧”成员自上而下“想象的共同体”。在大众传播的时代,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对他人施加引导和影响。网络表情符号逐渐削弱了意见领袖的主导地位,以社交媒体作为平台,实现了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共同狂欢”。

情绪感染可以促进群体成员的感情互动,感受到个体与他者在感情上达到了共振,进而起到群体动员和感情团结的作用。但是,群体动力学也同时表明了,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往往容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独立思考,陷入不自觉的情绪亢奋之中。在“Facebook表情包大战”事件中,在国家和民族正义的情感框架下,“帝吧”成员受到“我出征就代表着我爱国”的情绪感染,异常兴奋地制作和传播表情包来展示自己的情绪,取得了对群体情感绝对的主导权,因而有学者认为“帝吧出征”Facebook是一场“情感化的自我陶醉的表演”。

(四)草根群体反讽化的抗争表达

表情符号的发展经历了传达表情、表达情绪以及陈述情节等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表情符号的象形意义逐渐淡化,象征意义日益突出。字符式、颜文字、Emoji一般是对人的表情和肢体的模仿,主要反映的是显性的表情;而动漫和真人表情包,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又具有仿真的效果,可以反映出难以传达出来的情绪;“图像+文字”的多模态话语,更是增加了动态性,可以传达出一段情节。

人类普遍具有四种情感,高兴、恐惧、愤怒、悲伤,其中有三种是负向情感,说明了负向情感比正向情感更占优势。[23]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和财富、阶层的分化,负面情绪的产生和宣泄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网友们在制作和传播表情符号时,通过涂鸦、恶搞、围观的行为增强了快感,释放了负向情感,缓解了焦虑、苦恼、不满和怨恨。幽默诙谐的表情符号让人们暂时忘却现实中的压力,获得了短暂性的愉悦和放松,满足了逃避焦虑和寻求慰藉的心理需求。所以,许多具有讽刺现实意味的表情符号获得了广泛的传播,例如“我爸是李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定一个小目标,先挣一个亿”等现实题材都通过恶搞和反讽的方式运用到表情符号的制作当中。

从传播的过程来看,“一言不合就斗图,满屏皆为表情包”,是将负向情感进行了转移,通过你来我往的斗图和刷屏构建了“狂欢广场”。当现实生活中压力难以承受,网络环境中语言又无法宣泄情绪,表情符号起到了负面情感精神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