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正确对待老年怀旧心理
人到老年,都会怀念自己以前的日子。当他们回忆自己的美好过去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幸福。适度的怀旧对老年人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够帮助老年人愉快地生活。
但怀旧的内涵有很多,它既有正常的、健康的含义,也有消极的、病态的含义。如果常常陷于消极的怀旧心理之中,就会使老年人的身心遭到较大损害,这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老年人要正确对待怀旧心理。
1.认识老年怀旧心理
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老年朋友爱提当年勇,并喜欢对人叙说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及如何能干。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回归心理”,即迷恋过去,喜欢沉浸于过去的回忆之中,认为过去比现在要美好。
怀旧心理不一定是贬义的,它既有正常的、健康的含义,也有消极的、病态的含义。
先说健康的怀旧。怀旧作为一种正常甚至健康的状态,它的积极作用包括:可以帮助人调整心态,使其更加平和,返璞归真;可以帮助人认识自我、宣泄感情。例如,当杜甫写下“结欢随过隙,怀旧益沾巾”诗句的时候,他便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且梳理了自己的心情,宣泄了自己的忧伤。
再说病态的怀旧。任何情绪与行为,一旦执着,就难免走向病态。怀旧也是一样。不少老年人爱回忆往事,其实老年人过度怀旧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它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组织的一系列退化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体渐渐衰老,思维能力下降,远期记忆能力反而增强,因此对贮存在大脑中的往事印象非常深,难以忘却,常常表现为回忆过去,或触景生情、念叨不绝,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一旦在这方面受到抑制,则容易焦躁、易怒、焦虑、抑郁。
一般来说,病态的怀旧行为有如下特点:
形象不合时宜。有些服饰、装束、语言、物体过去风靡一时,现在已不合潮流,但仍然保持过去的做法。
对社会抱有偏见。偏见是一种心理定式和社会心理刻板印象。认识上极端保守,如同“九斤老太”。总是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对新生事物看不惯,崇尚传统,尤其反对任何形式的变革。
严重回避现实。病态怀旧者,不满现状,又无能为力。大多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眼不见心不烦”,不看报、不学习,怀疑与否定一切。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反对者,也是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者。
病态怀旧心理对老年人的健康是不利的,它会加速人体的衰老。临床医学统计表明,有严重怀旧心理的老年人,死亡率和癌症、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分别比正常老年人高3~4倍,同时也易引起老年性痴呆、抑郁和消化性溃疡等病。
2.以良好的心理应对老年怀旧
老年朋友要克服病态怀旧心理,首先要确定衡量是否病态的标准。一般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喋喋不休地谈过去,带有厌世、抑郁、愤怒、抱怨等负面情绪,那么他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心理情结。此时,老年人就需要采取措施,来正确面对怀旧心理了。
(1)正确评价自己的过去
老年朋友的过度怀旧心理,可能和对过去一些事的不正确评价有关。因此,要想尽快从过度怀旧心理中走出来,就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评价一生中的“是”与“非”,不要为“是”沾沾自喜,过分高兴;也不要为“非”而耿耿于怀,悲痛欲绝。
(2)积极参与现实生活
怀旧的产生部分是因为老年人无事可做,因此,如果能够做一些事,使自己充实起来,无疑能对走出怀旧心理起到重要作用。如认真地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事物,积极参与改革的实践活动,要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不能老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
(3)处理现实与过去的关系
要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例如,老年朋友如果对新事物立刻接受有困难,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找一个突破口;思考如何再立新功、再造辉煌,不忘老朋友、发展新朋友,继承传统厉行改革等,从新旧结合做起。
(4)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
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璞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因此,不应对怀旧行为一概否定,正常的怀旧还是要提倡的。
(5)注意对身心的调适
面对病态怀旧心理,老年人要注重培养健康的心理,要对生活充满信心,要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要积极对待新事物。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项目,如散步、慢跑、练太极拳等,并以舒适为宜。
(6)注重加强人际交往
多参加一些人际交往活动,互相交流信息,这对老年人十分重要。如果老年人之间缺乏信息传递,就会感到空虚、抑郁,还会促进脑细胞衰老。因此,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