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孩子独立动手能力增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出他的动手能力,可以让他获得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大脑发育,加强他的专注力、思考力,因此它属于儿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前面,我们提及,孩子到了5岁以后,已经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且独立动手能力增强,这表明此时孩子的认知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专家认为,孩子5岁以后,精细动作应该能达到下列指标:
熟练使用筷子;
会使用剪刀;
自己能系鞋带、扣纽扣;
能专注地、动作协调地将蜡烛一根根地插在蛋糕上;
能按正确的方法将被子叠起;
用正确的方法将护肤油均匀地涂抹在脸上和手上;
能熟练地将衣服叠好、收放整齐;
比较熟练地折纸;
准确涂鸦、描红。
的确,大脑与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活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同时运动中枢又能调节手指的活动,运动中枢和手指反复地互相作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重要。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父母在教育孩子,开发孩子智慧的时候,不妨从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开始。
俗话说“心灵手巧”,通过手部小肌肉的运动,可以初步判定个体的大脑皮层是否完整无损,所以说,手部动作能预报智慧的潜在基础和学习成绩。
在孩子5~6岁的时候,父母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在独生子女家庭,全家围着孩子转,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了,但是家长要冷静地想一想,这是真正的爱孩子吗?这样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久而久之,还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坏习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爸爸妈妈早晚会为自己安排好的。这样的孩子不说人才,连最起码的自立的能力都没有,又如何应对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呢?
这位妈妈真的很爱自己的女儿,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包大揽,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孩子上幼儿园了连鸡蛋的样子都没见过。这样的爱摧毁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最终将会导致孩子一事无成。
从这个原因出发,家长应该了解到该如何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了。这个其实并不难,家长不要事事代劳,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生活中提高孩子动手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
1.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理
孩子学会走路之后,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了许多,这时的孩子非常愿意做些事情。但是他们手、脚的协调能力还不完善,做起事来常常“笨手笨脚”,家长千万别因嫌孩子麻烦或碍手碍脚而剥夺他们学习劳动的机会。家长可以耐心地、反复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跟着模仿,慢慢地就会从不熟练到熟练,最后灵活自如了。可以教孩子逐渐学会自己系鞋带,脱衣服,放被褥,收拾自己的房间,洗一些简单的东西,等等。
2.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家庭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也可以看做社会的缩影,家长要引导孩子多为父母做些事情,可以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筷,等等,从小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3.培养孩子对于益智游戏的兴趣
也许很多父母认为,益智游戏是男孩的专属,但正是这让男孩在动手能力上强于女孩的原因,让女孩也投入游戏中,正是为了弥补这一差距。
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孩子的很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中习得的,其中就有思维活动,因此,我们要多为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既满足了他们动手的兴趣,又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并且,孩子最感兴趣的操作方式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孩子不断地解决游戏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能活跃孩子的大脑,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
4.父母要善于称赞孩子
当孩子努力去做了,或做得很好时,家长要立即予以称赞和鼓励,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称赞尽量不要以实物的形式,比如给孩子买玩具,买好吃的东西等,因为这样容易刺激孩子的虚荣心,时间久了,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生活中处处都有机会,孩子的动手能力随时都可以培养,父母要从传统的价值观中走出来,鼓励孩子多玩,在玩的过程中让他多看、多听、多想,关键是多动手,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自信、乐观、有创意、心灵手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