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4 稻工

【原典】

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1]化烂,敌粪力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获损薄也。凡粪田若撒枯浇泽[2],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释化也。

凡牛力穷者,两人以扛悬耜[3],项背相望而起土,两人竟日仅敌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凡牛,中国惟水、黄两种,水牛力倍于黄(牛)。但畜水牛者,冬与土室御寒,夏与池塘浴水,畜养心计亦倍于黄牛也。凡牛春前力耕汗出,切忌雨点,将雨,则疾驱入室。候过谷雨,则任从风雨不惧也。

【注释】

[1]宿稿:旧稻茬。

[2]撒枯浇泽:撒枯饼、浇粪水。

[3]悬耜(sì):挂起农具。耜:古代一种农具,形似锹,可起土,类似铧。

【译文】

稻田收割后若不再耕种,应该在当年秋季翻耕、开垦,使旧稻茬腐烂在稻田里,这样所取得的肥效是粪肥的一倍。如果秋天干旱没有水,或者是懒散的农家拖到第二年春天才翻耕,那么收获就会减少。在给稻田撒枯饼、浇粪水的时候,就怕碰上连绵大雨,因为雨水一冲,肥质就会随水漂走。因此密切注意天气变化,这就要靠老农的智慧了。稻田耕过一遍之后,有些勤快的农民还要耕上第二遍、第三遍,然后再耙地碎土,这样一来土质就会粉碎得很均匀,且肥分也能均匀分散开了。

没有耕牛的农户,两个人就在犁上绑一个农具扛起来,一前一后拉犁翻土,两人全力干一整天,才能抵得上一头牛的劳动效率。如果犁耕后无牛可驱,就做个磨耙,两人用肩和手拉着耙,这样干上一整天相当于三头牛的劳动效率。我国中原地区只有水牛、黄牛两种牛,其中水牛力气要比黄牛大一倍。但是养水牛,冬季需要有牛棚来抵御酷寒,夏天还要有池塘供其洗澡,养水牛所花费的心力,也要比养黄牛的多一倍。耕牛在立春之前耕地时用力过度出了汗,一定要注意避免让耕牛淋雨,将要下雨时就赶紧将耕牛赶进牛棚。等到过了谷雨之后,任凭风吹雨淋也不怕了。

【原典】

吴郡[1]力田者,以锄代耜,不借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假如有牛者,供办十亩,无牛用锄而勤者半之,既已无牛,则秋获之后田中无复刍牧之患,而菽、麦、麻、蔬诸种纷纷可种。以再获偿半荒之亩,似亦相当也。

凡稻分秧之后数日,旧叶萎黄而更生新叶。青叶既长,则耔(俗名挞禾)可施焉。植杖于手,以足扶泥壅根,并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凡宿田菵[2]草之类,遇耔而屈折。而稊[3]、稗[4]与荼[5]、蓼[6],非足力所可除者,则耘以继之。耘者苦在腰手,辨在两眸,非类既去,而嘉谷茂焉。从此泄以防潦,溉以防旱,旬月而“奄观铚刈”矣。

【注释】

[1]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

[2]菵(wǎng):一种生在田里的草,可作饲料。亦称“水稗子”。

[3]籽(zǐ):培土。稊(tí):草名。形似稗,结实如小米。

[4]稗:禾本科稗草,稻田的主要杂草。

[5]荼:菊科苦菜。

[6]蓼(liǎo):田间杂草。

【译文】

苏州一带的农民用铁锄代替犁铧,因此不用耕牛。我认为贫苦的农户,如果合计一下购买耕牛的本钱和水草饲料的费用以及被盗窃、生病和死亡等意外损失,倒还不如用人力耕作划算些。比方说,有牛的农户能耕种十亩农田,而没牛的农户用铁锄,勤快些也能种上前者田数的一半。既然没有牛,在秋收之后,也就不必考虑在田里种牛饲料及放牧的麻烦事儿,同时还可以腾出手来种植豆、麦、麻、蔬菜等作物了。这样,用两次收获来补偿荒废了的那一半田地的损失,似乎也就和有牛的家庭差不多了。

水稻插秧几天后,旧叶会变得枯黄而长出新叶来。新叶长出来后,就可以耔田了(俗名叫作“挞禾”)。方法是手里拄着木棍,用脚把泥培在稻禾根上,并且把原来田里的小杂草踩进泥里,使它不能生长。稻田里的水稗子草之类的杂草,用前面培土使其折曲的方法就可以轻松解决。但是稗草、苦菜、水蓼等杂草却不是用脚力就能除掉的,必须紧接着进行耘田。耘田的人腰和手会比较辛苦些,认真分辨稻禾和稗草则要靠人的两只眼睛。除净了杂草,禾苗就会长得很茂盛。此后,还要排水防涝,灌溉防旱,一个月左右,就要准备开镰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