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层领导说话的原则
一、摆正自己的位置再讲话
任何一个单位的中层领导,都处于兵头、将尾的关键环节上,常常成为工作事务的集合点、工作关系的集中点、工作矛盾的聚集点,中层领导只有知道自己的角色,并能准确定位,才能说出有水平的话来。只有定位不发生偏差,才能在各种工作的操作环节不发生错位现象,以免失口之过。
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在企业中担任枢纽角色,担负着企业绩效实现、决策执行的重任。但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中层管理者则常常面临“上压下挤”的困惑,面对下属,他是上司的“传声筒”。在下属面前,他不能越位,不能说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话;在上司面前,他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员工,说话要时刻维护上司的权威和团队的利益。因此,要想做好中层管理者,首要一点就是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李先生是北京中关村一家大型电子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手下有8名员工。李先生工作勤恳,为人谦和,对每一个下属都想给予一些关怀和照顾,所以跟大家的关系还不错。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对他的直接领导言听计从,领导安排什么,他马上向下属宣贯什么。一旦下属提出异议,他马上便说“领导说了,就照这样执行,你照吩咐做了,出了差错领导不会怪你;你如果不照这样做,出了问题你得自己担着。”下属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便遵照执行。但渐渐地,下属有了不明白的地方也就不再问他,而是越过他直接请示更高的领导,因为大家知道跟他说了也没有用,他还得去请示领导。有段时间他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发现手下有个别人开始直接跟他“顶牛”,公然不听从他的指挥。他想把这些“害群之马”开掉,但苦于没有办法。他的“无能”渐渐被传播开来,以至于其他原本“听话”的下属也开始不拿他当回事了。
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总经理汉尼斯先生曾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例。有一次,在谈到某公司里的一个职员有着良好的判断力,但却没有勇敢实行的胆量时,他说:“几年前,我因业务上的需要到某大公司去见他们的总经理。当时这位总经理需要一个报告,让他的一个助理员去拿给我看。这报告是那位助理员做的,我仔细看了一遍,觉得其中所论无不精确周密,令人拍案叫绝。他把各项工作的前前后后论述无遗,对将来的判断更是高人一筹。总之,他说的一切事情都非常透彻,使人只要看了他的报告,什么问题都了如指掌。”我正在心中敬佩叫绝的时候,那位总经理笑着对我说:“你觉得这是一份特殊的报告书吧?你觉得这位助理员的才学、见识都高人一筹吧?是的,他在这些方面比我高明多了。但是他至今仍旧只是做我的助理员。”“为什么呢?”我惊奇地问。“原因很简单,”那位经理继续说,“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着能将所有复杂问题一一分析得井井有条的能力,但是他不能决断。他能提供列举许多方针和预计许多结果的报告供我选择,但是要他自己去做决定却是千难万难。所以,我一直不敢提拔他。”
这位助理员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充分表现出一个中层管理者应有的素质。遇到问题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一味地靠上司来决断,那么还要你这个中层领导干什么?所以中层领导要在该发言、该决断的时候充分表现自己,使自己脱颖而出。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来看,中层领导最失败的是只简单地做上层领导的“传声筒”,自己没有任何想法,这样的中层管理者往往最被下属看不起;而你越是唯唯诺诺,上级领导就越是对你不敢撒手,相反,你对一件事情的处理越有主见,领导就越敢对你放权,让你独当一面,因为高明的领导培养下属是想让他们为自己分担工作的。
一个人用什么身份说话,很容易反映他的思想境界,处事的方式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如何把握好交谈双方特定的关系而做语言的修饰调整,以更好地传情达意,是中层领导提高说话水平的重点。
二、言谈举止中展现领导风度
社会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对两组志愿者分别加以修饰,一组风度翩翩,另一组则显得随便、邋遢,并令其分别在走路时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
其结果是:第一组尾随者占行人总数的14%,而第二组的追随者只占4%。
以貌取人固不可取,但美的风度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威望却无可非议。一位美国企业家就曾说,如果你认识昨天的我,那么你会说今天的我与昨天简直判若两人,因为我现在的一举一动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那么,中层领导如何提升自己的风度呢?在我看来,一个中层领导是否有风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他说话的魅力。因其直接影响到他是否对对方具有吸引力,关系他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影响他能否驾驭下属。
然而,说话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呢?事实上,组成说话魅力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从一个人说话的内容、说话时的言谈举止,都可以看出他是否具有说话的魅力。
那么,什么是风度?所谓风度,是指一个人得体的举止、姿态及表情等。说话的魅力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言语表现,是一个人的涵养的外化。说话有魅力,往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无论是男人说话中那刚毅稳健的气质,还是女人说话中那温柔娴雅的魅力;不论是外交官那彬彬有礼的谈吐,还是政治家那稳重雄健的言论,都会令人仰慕不已。正如德国戏剧家莱辛所说:“风度是美的特殊再现形式。”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风度正是外在语言和内在气质的恰当配合。对于中层领导者来说,风度尤为重要,它是领导能力的外在体现,很多时候,人们对领导者的第一印象也是从这里建立。中层领导者的风度不仅体现在神态、举止上,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智慧的言辞。
智慧的言辞最利于表现领导者的干练,领导者的干练不同于油滑,它是领导者沉着冷静、才思敏捷和富于经验的代名词。有的领导者在表达一种思想或为公司争取某种利益时,言简意赅、语言犀利、切中要害,令对手语塞,甘拜下风;有的领导者善于机敏巧妙地回答任何难题,既应对自如,又无懈可击,如此等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他们的沉着和干练。
1983年元旦,英国女王为多年给首相撒切尔夫人担任顾问的戈登·里斯授予爵位。其主要功绩就有:有效地提高了撒切尔夫人的演说能力和应答记者提问的能力,为撒切尔夫人撰写了深得人心的演讲稿……一句话,即为英国塑造了一位全新的“风姿绰约、谈吐优雅和待人亲切自然的女首相形象”。
纵观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无一例外都是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善于表达的语言大师。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会看到或听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常取决于一次重要的谈话的事例。无数成功者的事实都表明,敢于当众讲话,善于说话,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并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得以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三、学会驾驭下属的情绪,营造良好的讲话氛围
相信那些优秀的领导者,大都是控制情绪的高手,他们不仅人品好,在企业上下口碑也非常好。就算他们非常愤怒,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也会面带着微笑对下属说:“麻烦帮我倒杯茶吧!”
但也存在那么一些领导者,当他们遇到哪怕是一丁点令他不爽的事情,比如说下属迟到、工作拖拉,他们总会表现得很暴躁,很多员工也并不具备领导者的理性,于是,在情绪的胁迫之下双方就呛上了火,也是常有之事。
情绪作为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心理体验,是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活力性因素,因而善于驾驭下属的情绪,营造良好的讲话氛围,是中层领导者必备的能力。
1.营造氛围
首先,要创造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尽量排除工作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其次,是注意协调好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工作处于真诚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合作、协调一致的人际环境中。最后,要多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如旅游、联欢、体育比赛、技术竞赛等,让员工在集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自己的意志,并在集体活动中释放自己的不快情绪,分享集体的快乐,以调动整个组织的积极情绪,鼓舞士气,从而实现组织的最终目的。
2.疏通渠道
对待情绪状态差的组织成员,首要的方法应该是引导,而不是将其调离工作岗位。只有在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时,才可选择后者,即使是选择了后者,也不能就此了事,同样要做好引导工作。这时,领导者要主动找组织成员谈心,了解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引导。
例如,在很多公司员工中普遍存在的由不公平感引发的不满情绪,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由于领导者本身的缺点和领导制度的局限造成的,二是由于员工本身的认知偏差引起的。前一种要求领导者尽可能提供渠道让员工倾吐自己的不满,欢迎员工对领导工作进行批评和监督,创造公平、民主的组织氛围,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和纠正不公平的做法。后一种则要求领导者做到以事实服人,以情景感人,拿出实际数据和材料来说服员工,或提供机会让其亲自去体验别人的工作难度,或让其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引导员工纠正认知偏差,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不公平感原来是“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
3.平衡心态
领导者在引导情绪状态差的组织成员时,关键是要运用不同的调节方法来帮助对方平衡心态。下列三种调节方法可供参考:
(1)语言调节法。语言是人的情绪体验与表现的强有力的工具,通过语言可以引起或抑制情绪反应。
(2)注意力调节法。人在情绪低落时,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不称心的人或事上,因而会加重消极的情绪状态。领导者应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积极的、有意义的活动,或设置新的目标,以转移员工的注意力。
(3)“出气”调节法。持续时间过长的消极情绪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工作后果,而且会引起诸多疾病。因此,领导者可以通过“出气”的办法,让员工尽快地释放其消极情绪。比如,通过谈心,让员工“一吐为快”,把心中的不平话、伤心事、痛苦情说出来或哭出来。怀有不满情绪的员工经过这样的“出气”处理后,会缓解不满情绪,容易理智地接受劝告。
4.察言观色
领导者要明白,情绪之所以能驾驭,就在于人的情绪会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其中的面部表情可以说是情绪反应的最敏感的指示器,它像天气预报那样及时报告人的内心世界的“风、霜、雨、雪”和“阴、晴”。领导者要驾驭组织成员的情绪,就必须像注意天气预报那样,随时注意组织成员的表情,掌握他们的情绪状况。
四、迅速赢得下属拥护的技巧
每个中层领导都希望给所在组织的领导和同事留下良好的印象。特别是新任的中层领导,都希望自己上任第一次讲话能出彩,尽快赢得下属的尊重。为此,以下几个技巧不妨一试。
1.以幽默的介绍缩短与大家的距离
幽默是一种睿智的表现,它就如同化学实验中的酸碱中和反应,能让两种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因此幽默不但能化解人际交往时的冲突和尴尬,还能给人们带来欢笑。有一次,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与某国总统会面,还没有握手,戴高乐就说:“哦,原来你比我的个子高,做总统的滋味怎么样?”那位总统有些拘束,便反问:“你说呢?”戴高乐哈哈一笑:“挺不错,就如同吃了火药一样,总想放炮。”寥寥数语便使当时的紧张气氛得到缓和,化解了两位总统之间的猜忌,使大家紧张的情绪在愉快的氛围中很快放松下来。
作为中层领导,上任的第一次讲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缩短与上司和下属感情上的距离。有经验的人都会用幽默的自我介绍来打破冷场,开启大家的心扉。
将自己的名字、形象、性格等“漫画”一番,是自我介绍吸引人的一种方法。比如秃顶的先生自我介绍时指着自己的头说:“我这个人太爱想问题,思考一次掉一根头发,如今这光头成了印证……”这样描述,博得听者的欢笑,而个人形象也悄悄、亲切地走进大家心目中。
2.以创造性的主见树立威信
当你通过幽默的介绍取得大家的好感之后,你要迅速组织精练有条理的语言,对你到任的部门的有关工作提出创造性的建议,这样,你必能在团队中开始树立起威信。
创见的提出,不需要优美的词句,也不需要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而是你在洞察了部门的实际情况之后,运用你灵活的头脑提出的有利于部门发展的见解。这点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努力:其一,你可以对大家提到的某个说法进行修改提炼或完全推翻,切中团队成员的心愿或点破大家的迷津,从而表达你的创见;其二,通过对大家熟知的谚语、警句的分析来说出你的观点,以此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三,要善于学习,集思广益,努力用最新而又恰当的名词术语去组织你的语言;其四,适当使用设问、自问等方式来强调你的创造性见解。
3.以恰当的评价赢得下属的信任
欧洲著名管理学者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在他的《管理成就生活》一书中,专门拿出一个小章来讨论信任问题,他认为这是有效管理的六大原则之一。“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成功地获得并保持员工对他的信任,他就取得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即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管理环境。”
那么,如何建立这种坚实的管理环境呢?首先,你走马上任之前要努力了解新环境的各方面情况,并迅速对新环境的情况进行大致分类,找出最主要的一类,作为恰当评价的依据。其次,是评价性语言的组织,你要大力肯定团队已经取得的成绩,肯定团队中大多数人的才干和积极性。在就职讲话中,你的形象应是一个满怀信心的有建树的人,而不应该是个唉声叹气的挑剔者。当然,有些团队本来就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表现出对员工的宽容和对问题的蔑视,并努力通过就职讲话去引导大家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4.以憧憬和要求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不会憧憬的人难以鼓起大家的信心,不敢要求的新领导在大家心目中难以树立威信。能够憧憬美好明天和果断提出要求的领导最能给员工以动力,使你一上任就能带动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创造佳绩。
如何把握好就职讲话的时机,乐观地憧憬未来和果断地提出要求呢?如果你是有经验的中层领导,你一定会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憧憬的目标有较大的可能性,提出的要求切合本单位的实际。
第二,语言干脆利落,不含糊,不拖泥带水。
第三,抓住重点,铿锵有力,不求面面俱到。
第四,奖、罚并提,有激励又有约束。
第五,用浓缩的警句式的语言作为结语。诸如此类的语言,能较好地激发团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你的领导威信。
五、讲话要顾及在场人的面子
俗语说:“树有皮,人有脸。”这里所说的脸,就是一个人的自尊。中层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伤害下属的自尊心。
有位文化界人士,多年来一直受邀参加某专业期刊的年终评审工作,能参加这样专业的期刊的评审工作是一项难得的荣誉,不少人想尽一切办法都找不到门路,有的人即便被邀请参加过一两次,但是此后就再也没机会了。有人问这位文化界人士,为何他年年有此殊荣。他一语道破了其中奥秘。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人留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期刊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存在的缺点。因此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而也就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承办该项业务的工作人员和期刊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
其实,在企业这个大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面子,如果你是个对面子不在意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肯定有一天要吃亏。
当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于批评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因此要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批评。
对那些自尊心较强和敏感的人,你要尽量小心说话,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点到即止;对于那些不够敏感的人,语气则可以适度加重些,如此才能使他们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伤害别人自尊是最愚蠢的行为,因此,一般人不会这么做,但是,在情绪不好或是发怒的时候,往往就难以控制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使在他们犯错的情况下,也别以为你就可以随意地数落他们。须知,在自尊和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如果不顾及下属的自尊,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也会反过来刺伤你的自尊。
揭人隐私是最伤人自尊心的一种形式。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隐私,在他过去的生活历程中,他也许曾犯下错误,甚至做过不光彩的事情。如果你知道内情,在你的下属犯错误或和你有不同意见而出言顶撞的时候,你将会怎么办呢?是趁机揭人隐私,还是只是就事论事?
有些领导虽然不会把下属的隐私抖出来,却常常把它当作筹码来压制下属。譬如,在盛怒的时候会说:“你少跟我过不去,你过去那些事的材料还在我手中呢!”
把对方的隐私抖出来难免激怒对方,引起对方的反击,除了引来一大堆人围观“看戏”之外,对谁也没有好处。
也许有人会说:“我并不是喜欢揭下属的伤疤,但是下属的态度实在太恶劣了,我忍不住才这么做的。”
这话乍听之下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只能说明你胸襟太狭窄。
在态度恶劣的下属面前,你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不理他;二是狠狠地教训他一顿。如果确有必要最好采用暗示的方法,点到为止,通常会让其有所警惕。
真正懂得说话艺术的人,往往都是才华出众、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他们不会为了炫耀自己的成功而让别人没面子。所以,在公众场合,说话、做事一定要顾及所有人的面子,不能疏忽任何一个在场的人。这样待人处事,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有利于人脉的积累。
六、不同情境的即兴讲话
作为中层领导,多少都会遇到在不同场合即兴讲话的情况。如果你是一位善辞令、善言谈的“老手”,即兴讲话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你是一位不善辞令、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新手”,那也不必紧张、回避,要敢于拿出你的全部热情和胆量来,针对不同场合、对象说出能完全传达你的思想、意见或真情实感的精彩语言来。
通常情况下,即兴讲话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效应:
1.人格魅力效应
即兴讲话是中层领导者的基本功,是评价领导者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领导在面对大家作即兴演讲时,关键是既要说真话、动真情,又要言之有物。“万丈高楼平地起”,领导者要想练就高超的讲话艺术,增强人格魅力,在团队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一方面要扎实学习,刻苦训练,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和素养;另一方面,在每次讲话前,要针对听众精心准备,熟悉与讲话主题相关的业务和工作,列好提纲,打好腹稿,做到胸有成竹。
2.目光亲和效应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目光交流是人情感交流的最佳方式。即兴讲话时脱离文稿,讲话者目视听众、环视会场,听众会有一种被领导者“放在眼里”的感觉,从心理上拉近讲话者与听众的距离。这种注视,实际上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给听众一种亲和感,增强了讲话的吸引力。
3.姿态感染效应
据心理学家研究,从一个人的身体姿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当我们观察一个自信、积极乐观的人时,你会发现他们在讲话时几乎都站得很直,挺胸抬头,双腿分开,以一个很稳的姿势(重心在两腿之间)支撑自己的身体,脸上带着微笑或反映着他们乐观心境的神情。
反之,观察一个十分焦虑、消极悲观的人时,他们在说话时往往习惯性地将重心放在同一个脚上,可能还弯着腰、低着头,有时候还会采用一只手或双手交叉放于胸前的防御姿势。
那么,什么样的姿态能给起听众感染效应呢?最好的姿态就是脱稿开讲,因为这时你的身体可坐可立,手势可招可挥,大有挥斥方遒之势。良好的手势动作是语言的必要补充,会极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一个协调、得体、大方的讲演动作,能够为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
4.激情煽动效应
常言道,“语为情动,言为心声”。以情感人,是照稿念话难以达到的效果。即兴讲话摆脱了文稿的束缚,使领导者思维的天地更加广泛,演讲时语调时高时低,频率时缓时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声情并茂,时而妙趣横生,特别是能随时把握场面气氛和听众的心理,贴近听众,紧扣人心,引起共鸣。即兴讲话不但有助于领导者语言的现场组织和发挥,而且口语化表达简明通俗,容易入脑、入耳、入心,有助于听众的理解,达到鼓劲、宣传、动员之目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兴讲话的技巧是多方面的,练就临场发挥的水平也非一日之功,中层领导者要在实践中不断钻研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