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个体与群体
Antz
Triumph des Willens
大红灯笼高高挂
Romeo and Juliet
湘女萧萧
庭院里的女人
Forrest Gump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Into the Wild
《蚁哥正传》
《意志的胜利》
《大红灯笼高高挂》
《罗密欧与朱丽叶》
《湘女萧萧》
《庭院里的女人》
《阿甘正传》
《廊桥遗梦》
《荒野生存》
上一章说到存在主义对人的存在状态的描述——无聊、空虚、孤独、焦虑、恐惧、烦……肯定会让很多人感到不以为然:难道人生都是这么负面的东西吗?为什么这么消极呢?当然,这里面有时代的背景,因为存在主义的产生、流传与盛行主要是在二战前后。我们知道,西方社会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直到二战以后的六七十年代,经历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战争给人的心灵带来了无限的创伤,也沉重打击了人们的传统信仰,曾经让无数人自豪而又乐观的西方文明,却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制造武器来屠杀自己的同胞,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所在?所以,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多尔诺才说:“奥斯维辛之后,诗人何为?”人生,被撕去了那层诗意的、唯美的、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其狰狞可怖的面目。
不过,除了时代背景之外,应该也还有文化传统的因素。实际上,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看过的电影(当然数量应该足够多),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西方电影中有不少是以表现人的孤独、焦虑、荒诞甚至变态、精神病为题材的,而这种情况在中国电影中却非常少,甚至几乎没有。为什么?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文化对个体的过度凸显。我们常说西方是个人主义的文化,他们对个人非常重视,崇尚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但是其另一面就是容易导致对个体的无限放大,以至于失去来自群体的温暖。因此,在存在主义的笔下,人是孤独的存在、主观的存在,这种存在好像与社会和他人没有什么关系,也和客观的现实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纯粹的主观自我意识——孤独、恐惧、烦、畏等。作为存在主义的理论先驱、被看作是存在主义之父的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其本人就是一个特别的孤独者,他认为孤独性是人的存在的基本特征。克尔凯戈尔曾经说:“如果我能要求为我的坟墓写个墓志铭的话,我唯一想说的就是那个‘个人’。”v作为孤独的人,他孤零零地生活于这个世界,体验着、感受着,自然也是比较非理性的、情绪化的。其他的存在主义者如萨特、海德格尔等人也都有类似的观点。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在西方的一些电影中,会有一种相对阴冷的东西——恐怖、惊悚、战栗、变态等。
相反,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更加重视群体的和谐,更愿意把个体放到群体这个大家庭中去考虑,让个体既找到位置,也得到温暖。所以,中国电影更强调阳光,强调积极的力量。
当然,过度重视群体也会带来问题,那就是对于个体的漠视,个人缺乏相应的权利,个人的身心发展受到群体的约束和制约。
如果要你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种状态呢?
A. 生活在一个集体大家庭中,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但是个人相对缺乏独立和自由;
B. 个人有独立和自由,各人做各人的事,但是人与人的关系很淡漠,彼此之间好像陌生人一般;
C. 最好能够把A、B两者结合起来,既有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又有集体的秩序与温暖。
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选C。A、B两种都有优势,也都不完美,最好是能够结合一下。
但是,鱼和熊掌兼得很难。实际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对至为重要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也都为此绞尽脑汁,而电影也给我们提供了看待这一问题的直观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