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许多社会问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在讨论如何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在看到一些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时,可能会说:这些我们都知道(或事实就是这样),为什么还要研究啊?是这样吗?其实不是,尽管一个实验研究没有惊人之处,但是仍有理由要求我们进行实验。

理由之一是人们容易出现事后偏见(Hindsight bias),也叫事后聪明偏差。事后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而倾向于过高地估计自己的预测力。在评价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时,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即看到了实验结果,会根据结果预测这个实验,人们会说:肯定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是事实。但实际上,我们在看到某个心理学实验之前,不一定理解事件的原因和过程。例如,整洁与美德有什么关系?大家一下子难以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英语中有一句谚语:整洁近于美德(Cleanliness is next to goodliness)。英国《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月介绍了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家西蒙妮·施纳尔女士及其同事共同研究的成果。其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在作出道德判断之前洗过手,那么他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会较为宽容,更容易接受。研究证明,一个人作出的道德判断是一个直觉的反应过程,而不是理性判断结果,影响道德判断的直觉之一就是生理上的清洁感,因为这种清洁感对心理有极大影响。

理由之二是平时生活中人们认为是对的,不一定事实就是对的。一些实验结果看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进行这类实验仍然是重要的,因为许多被人们“认为”正确的事情,经过仔细的考察后被证实是错误的。例如,有这样一个假定:人们受到做出某种行为要受严厉惩罚的威胁,最终他们可能厌恶这种行为。尽管看上去这一假定合乎情理,但是有实验显示,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当面对轻微惩罚的威胁时,人们会讨厌被禁止的行为,而那些受到严重威胁的人,则恰好相反,对被禁止的行为的喜爱反而有所增加。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已发展出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来解答社会行为的问题,例如下面我们所讲的观察法、相关法和实验法等,都是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行为。

一、观察法

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是指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并对其测量值或行为的印象加以记录的方法。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曾用观察法研究儿童。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早在18世纪下半叶就开始用观察法记录了3岁半的儿子的发展情况;我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用日记方式记录儿子自出生起的发展,观察了808天,于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

(一)结构化观察法和非结构化观察法

根据观察程序的形式,可以分为结构化观察法和非结构化观察法。结构化观察是指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地对特定对象进行有计划、系统化观察,并作严格详细的可量化记录的一种观察方法。它是为进行量化研究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如果我们需要研究地铁乘客在进出站时对一幅广告注意的时间和人数,那么就不能只在上班人多的时候观察。上班时人们的时间压力更强,而且人多会产生遮挡,有些人可能根本没有看到这幅广告。因此,就需要进行精密的结构化观察设计,如每隔20分钟观察一次,每次有三种观察角度;每个被观察者从一个角度一出现,都会被连续追踪15秒;整个观察序列持续15天,并且有人专门观察男子的反应,还有人专门观察女子的反应;同时观察的记录系统要准确而细致,保证观察不漏过任何一个有效的信息的客观记录。非结构性观察或称无控制观察是指调查者根据总的观察目标和要求,确定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依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的观察。一般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例如,皮亚杰在研究自己的孩子的发展时,就采用非结构性观察与一些非正式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如给婴儿看一件东西(手表),然后把它藏起来,看他会不会寻找,以观察婴儿有没有客体的永久性的观念;有人研究儿童的人际交往,那么在制定研究方案前,最好花一定时间观察儿童交往时的各种行为活动,这就属于非结构性观察。

两者相比较,结构性观察能获得大量翔实的观察材料,并可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显得模式化、费时;非结构性观察机动灵活,简便易行,适应性强,但所得材料零散,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和严格的对比研究。

(二)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根据观察的场所和组织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自然观察是指调查人员在自然条件下对调查对象不加控制和影响的一种观察,其特点是在自然状态中进行观察,结果真实可信。例如,英国科学家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远赴非洲坦桑尼亚,为考察灵长类动物的群体习性而展开了实地的自然观察。

实验室观察是指调查人员模拟周围条件和环境对调查对象实施有效控制而进行的观察,具有严密性和精确性的特点。波波玩偶实验就采用了实验室观察,在儿童观察成年人如何对待波波玩偶之后,将儿童带到放有波波玩偶的实验室,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

(三)连续性观察与非连续性观察

根据观察是否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可以分为连续性观察与非连续性观察。连续性观察是指人员在某段时期围绕某一目的或某一研究课题对同一调查对象反复地进行观察。一是研究问题的连续性,整段时间的观察都围绕某个研究课题展开;二是观察的反复性,观察不是一次即止而是反复进行;三是对象的同一性,即在反复的观察中,被观察的对象始终如一。

连续性观察有定期连续观察和不定期连续观察两种形式,前者依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观察,后者则不按严格的时间周期实施观察。连续性观察适用于动态性问题或事件的跟踪调查。

非连续性观察就是一次完成的观察,无观察时间的周期性变化。间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对事物的变化进行一次性观察,一般适用于对过程性、非动态性事件的观察。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

(四)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根据观察者的立场,可以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观察、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这种观察状态下,由于研究者或是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或是作为被观察群体可以信赖的“外人”出现的,它减少了对所要观察对象的干扰,可以使被观察者作出比较自然的反应。较早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英国人类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914—1921年,马林诺夫斯基先后三次在西太平洋上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从事当地的土著文化的研究,时间长达6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学习土著的语言,一方面全面地参与土著人的社会生活,几乎成了土著社会的一员。他的研究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目光去理解整个世界。

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1923年,社会学家安德森(Anderson)就曾运用这种方法加入流浪汉的队伍,写成《流浪汉:无家可归者的社会学》一书;而另一位社会学家威廉·富特·怀特在1936—1940年间对美国波士顿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写成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更是运用参与观察法的典范之作。在从事研究的那些日子里,怀特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被研究者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之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与分析,最后得出了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互动方式的重要结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中西部地区有一群人预测地球会因一场剧烈的大变动而在某一天毁灭。他们宣称那时会有一艘太空飞船降落在其领袖家的院子里,及时把他们救走。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等人为了了解这群人并记录下他们在信念与预测幻灭时的反应,研究者加入了这个群体,假装自己也相信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以便对这些人进行观察和研究。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这种观察法,由于一般不需要被观察者的配合,使观察者能够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为了克服这方面的缺陷,观察者必须采取最不引人注意的姿态出现,要做到不露声色,不对观察对象表露出过分的兴趣。观察者多听、多看、不提问、不加评论,或者与被观察者隔离,进行暗中观察。

(五)完全参与观察与半参与观察

可以根据参与的程度,将参与观察分为完全参与观察与半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指的是,研究者本人在一定时间内作为被研究群体的一员,和其他人一样正常地参加这个群体的活动,并且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其研究目的也不让被观察者知道,完全参与的观察者要用比较长的时间和被观察者生活在一起。同时,研究者也用心体验新的环境,努力使自己在情感和行为上融入这一新的社会群体之中。这样,被观察者就会将真实的想法和行为暴露于研究者面前。前述马林诺夫斯基和W.怀特的研究采用的就是这种完全参与的观察。

在半参与观察中,观察者也参加被观察群体的活动,但是他们的真实身份并不隐瞒,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密切接触,使得被观察者把他们当作一个可以信任的“外人”,从而能够接纳研究者。但是,终因研究者有着自己特殊的身份,不是群体中的一员,所以了解问题的深度不如完全参与观察。比较隐秘的、与私人有关的事实很难了解到。这种方法由于较少带有个人色彩,所以能保持观察者的客观立场。但是由于观察者的特殊身份,被观察者可能会故意地迎合观察者,故意表现和夸大某种现象而隐瞒对自己不利的方面。或者由于观察者深入生活不够,对于一些现象做出错误的解释,这些都使资料有可能被歪曲而造成偏误。在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去基层“挂职”“深入生活”的作家就常常采取这种半参与观察的方式,来了解基层百姓的生活。

二、档案法

档案法(Archival Method)是指搜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文献资料以阐释其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心理学辅助性研究方法。大多数文献资料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从心理学角度对某一现象或行为进行阐释。在使用档案法时,首先要对所获得的文献资料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然后再根据研究的要求,对资料进行加工、分类和选择。例如,库钦斯基(Kulchinsky)1973年运用档案法研究了色情文学与犯罪之间的关系。他从档案资料中发现,丹麦1965年取消色情文学禁令之后,一般犯罪和性犯罪率出现了明显下降的现象。开禁后性犯罪率从原来的0.85‰下降到0.5‰,一般犯罪率由原来的2.2‰下降到0.87‰。研究者分析后认为,色情文学开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替代性满足的途径。性驱力的累计减少,攻击性的性犯罪也就降低了。性驱力作为机体紧张状态的背景,会直接增加人们的攻击性。性驱力及时释放,攻击性降低,因而一般攻击性犯罪率也出现明显下降。

文献内容多种多样,范围甚广:有第一手文献(即行为者本人或经历该事件者的亲自描述)和第二手文献(即不在现场者通过访问目击者或阅读第一手文献而撰写的),私人文献(如日记、给朋友或亲属的信件、笔记、自传、自供词)和非私人文献(如企业或组织的会议记录),以及印刷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等。例如,要研究大众传播对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问题,可以对中学生常看的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是控制程度最小的研究方法。

档案法的主要优点是:(1)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同,其他研究方法中,被试因知道自己被观察而产生不自然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可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如“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安慰剂效应”。档案法不会受到这些影响。(2)它可以研究涉及广大时空范围的问题。例如,要研究青年的自我观念,可以选择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青年的日记进行研究。

档案法的缺点是:(1)难以搜集到研究所需要的有效资料。例如,日记是研究青春期心理有价值的资料,但绝大多数青少年都不愿提供自己的日记。(2)不少资料真假难分,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例如,青少年的日记和思想小结等资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反映他们的真实思想,但由于青少年防备心理较重,对自我描述往往混杂有夸大、自我歪曲等虚假内容。这就要求研究者对研究资料的真实性进行鉴别。(3)由于缺乏客观的标准形式,研究者对资料的分析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档案法主要应用于青少年研究、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法律心理学等领域。

三、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总体上易于进行,但在调查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被调查者记忆不够准确等原因使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调查的可能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等。

(一)问卷法

问卷法是目前国内外社会调查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问卷是指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的表格。问卷法就是研究者用这种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的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需要具有从总体中选取代表性样本的能力,只有调查的结果能反映更多的人群而不仅仅是样本时,调查才是有效的。

调查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其中样本的代表性很重要,最好能做到随机抽样,即让总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为样本,以确保该样本能够代表这个总体。如果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其结果可能是不可靠的。美国《文学文摘》成功地预测了1924年、1928年和1932年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使其名声大振。《文学文摘》的方法创新在于将局部性民意测验推广到全国。其抽样调查的样本框来源于电话号码簿上和汽车登记记录,但是在1936年时,《文学文摘》却做出了错误的预测。当时《文学文摘》共发出2 000多万张选票,收回237万张选票,并且根据统计结果宣布:兰登将击败罗斯福!但投票结果是,罗斯福以2 775万票赢得了46个州,比对手兰登多1 107万张选票,选举人票是523票对8票。这次预测的失败也使《文学文摘》的信誉一落千丈,不久后便停刊了。原因何在呢?一是问卷的回收问题;二是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因为穷人很难买得起电话和汽车,所以样本基本是富人。当时美国富人多数是共和党人,他们基本上偏好兰登。

问卷调查中要注意假卷。在自陈式问卷调查中,少数被试表面持合作态度填写问卷,但实际上不作真实填答或不完全作真实填答。如何处理?陶冶(1991)提出了系列方法(2):(1)研究者要熟知并掌握实施调查的每一个环节,布置具体调查时,对调查者和受调查者,都要结合实际情况讲清各项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又不要太理论化太空洞,应尽量具体,并结合实际。(2)对某些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在问卷设计时考虑在卷末安排一项开放性项目,请受调查者对前述项目中未提到但有关调查主题的重要事项,自行笔述。(3)调查应尽量取得受调查者所在单位或地方上的配合,在进行抽样时尽量避免调查近期发生过异常事件和情绪的人。(4)问卷回收集中后,需有较丰富调查经验的人逐份审核问卷,抽出有明显作假或疑问作假的问卷加以讨论。(5)若问卷数据用计算机处理,还可用逻辑检验程序检验。(6)对于有作假内容的“假卷”,如果作假是受调查者基本状况项目,有一、二项,可作为“不慎”处理,整份问卷仍可使用,如项目较多,则问卷作废。

(二)访谈法

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进行直接交谈,来探索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在访谈调查时,研究者与被调查者能够面对面交流,针对性强,灵活真实可靠,便于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发生的内部原因,但访谈法比较花费人力和时间,且调查范围比较窄。

根据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个别访谈是与被调查者逐个谈话,集体访谈是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访谈。根据访谈的性质可以将访谈法分为非正式访谈或正式访谈。非正式访谈不必详细设计访谈问题,自由交谈,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而正式访谈有预先的较完善的计划,按计划进行访谈。

访谈过程有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访谈开始,应向被调查者说明此次访谈的目的和基本要求。第二步,逐步提问,倾听回答。对于谈话要收集的内容可以用脑记,也可以用笔记,还可以用录音机记录,以备以后整理分析。第三步,访谈结束,要对访谈材料加以整理,形成陈述性材料,并作一定的统计性整理。第四步,形成访谈结论。例如,被调查问题的现状、性质,产生问题的原因等,并提出意见、建议。

四、相关法

相关法(correlational method)指系统地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继而评估其关联性的方法。换言之,对一个变量在多大程度上能对另一个变量做出预测。这可以通过心理统计的相关分析求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求回归方程式实现。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描述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样本相关系数用r表示,总体相关系数用P表示,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一般介于-1~1之间。回归方程式,是从一变量的数值预测另一变量的相应数值的直线方程式,当两个变量部分相关时,有两个回归方程式。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前面的研究方法有助人们描述、解释社会行为,那么如何做到预测人的社会行为?这需要研究与社会行为相关联的变量,以此预测不同社会行为在何时发生。在横断研究中经常会采用相关法,系统地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继而评估其关联。举一个例子:张梅、辛自强、林崇德等(2011)使用相关分析,研究青少年社会认知复杂性与同伴交往的关系。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采用角色分类问卷测量被试的社会认知复杂性(即分化和抽象两种分数),采用同伴提名测验考察被试的同伴交往情况。相关分析法的结果显示,分化和抽象分数与除社会影响外的三类同伴交往的指标显著相关(见表3-1)。(3)

表3-1 社会认知复杂性分数与同伴关系各指标的相关

注:*表示p﹤0.01。

不仅如此,在纵向研究中也使用相关法。例如,王莉、陈会昌、陈欣银等(2002)考察儿童情绪调节的早期发展对以后社会行为的预测。他们在对176名儿童进行了2年的追踪:被试2岁时,观察他们在陌生情境和延迟满足情境下的情绪调节策略。4岁时,对他们在陌生同伴情境中的自由游戏活动的情况进行观察,评价其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退缩性;在儿童完成分车票任务和收拾玩具过程中对其任务坚持性进行评价。回归分析发现,被试2岁时的情绪调节策略能显著地预测儿童4岁时的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退缩性和任务坚持性)。

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研究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例如我们已经知道动机水平和任务绩效之间的确存在非常明显的相互关系,但是用相关研究法很可能得到一个极低的相关系数,并不能真实反映二者间的紧密联系——因为这种联系事实上是倒U型曲线关系,而不是一条直线。相关法只能告诉我们两个变量有关联,但社会心理学家的目的是确认社会行为的起因。一般来说,两个变量相关有三种意义,以“儿童观看暴力节目和攻击性相关”为例,其三种意义分别是:一是观看暴力节目使儿童本身变得更加暴力,二是具有暴力倾向的儿童更喜欢看暴力节目,三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会影响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再看一例,20世纪末的调查研究发现,妇女使用避孕方法与感染性病的可能性之间具有相关性,使用安全套的妇女比使用其他避孕方式的女性更容易得性病。这是否意味着使用安全套会提高女性感染性病的概率?答案是不一定:安全套使用者的性伴侣可能更多。因此,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这也是相关法的主要缺点,具体而言,即相关法只能告诉我们两个变量之间是否相关,却无法回答社会行为的起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后面的实验法。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判断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设计。使用这种方法时,研究者会将参与者随机分派到不同的情境中,并确保这些情境中除了自变量之外,其他的条件完全一致。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或改变的变量,目的是了解它是否会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因变量是研究者所测量的变量,目的是了解它是否会受到自变量的影响。研究者假设,因变量取决于自变量的不同水平。自变量是会对人们的反应产生因果性影响的变量。

利用因子式设计可以很好地揭示两种或多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探讨了结果和意图两种因素对中国人责任归因的影响。被试读到的前半部分内容为阿明和阿丽是一对情侣,他们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对情境的操作主要放在了后半部分,不同被试会读到阿丽对阿明做出的不同的伤害行为,共有四种。在这个情境中,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2×2的因子设计,共有四个情境:有意—后果严重、有意—后果不严重、无意—后果严重、无意—后果不严重。

在实验法研究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是以人类为对象的研究活动。这样的研究自然会涉及严肃的伦理责任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W.库克指出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中的主要伦理问题:在被试没有关于研究知识和同意的情况下,就把他们当被试来使用;不让被试知道研究的真实性质,对被试说谎;哄骗、侵犯被试的个人秘密以及给被试恐惧、失败、担心等情绪的冲击等。在所有这些内容中,有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最为明显,这就是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对被试隐私的侵犯以及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伦理问题呢?为此,社会心理学家进行了多种尝试,提出了许多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法:应避免那些可能引起极大不安和痛楚的程度,即使使用其他方法得出的结果不太清晰,保护被试也是研究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能找到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好在实验中不使用欺骗手段,比如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如果被试的不安心情变得十分剧烈,实验者应给予他们退出实验的自由;实验结束以后,实验者应该尽一切努力去消除实验可能给被试造成的羞耻感及其他不适情绪;研究者对实验过程中有关被试个人的任何材料,负有保密的责任;如果允许的话,应将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尽量向被试讲清楚,然后询问被试是否愿意参加实验。

(二)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第一,实验者的倾向性问题。我们将实验者的愿望、评价、态度及行为趋向等称之为实验者的倾向性。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之间会产生各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实验中实验者的各种特征对被试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如果实验者在有关某种实验目的的倾向性上表现得比较明显,那么它对被试的影响将更大,同时,对研究结果的正确性的消极作用也更大。上述倾向性产生的原因在于,在实验的条件下,被试对实验者的行为是非常敏感的。即使实验者不向被试提出如何做的要求,但出于对实验目的的了解,也会使被试有意无意受到一些暗示,从而使被试的行为出现顺乎实验者愿望或反抗实验条件的倾向。有研究表明:在实验中,12%的主试对男性被试表示了微笑,但70%的主试对女性被试表示了热情微笑。解决实验者倾向性的办法之一,是采取实验中的“双盲法”。即不仅被试不知道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的主持者也同样一无所知。解决实验者倾向性的第二个方法,是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一化、规范化。如果一切都统一了,一切条件都毫无差异,倾向性自然就不存在了。

第二,被试的倾向性问题。在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中,被试的倾向性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为被试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在接受测验,他不想让人认为他是愚蠢的、易上当的,所以他将极力做出“正确”的反应。另外,在实验的情境下,被试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大部分被试都想做出社会能接受的反应,还有的被试想取悦于实验者,给实验者留下良好的印象等。这些被试的倾向性,都会导致被试不按自然的反应去行动。

(三)实验的效度问题

在社会心理学实验中,要注意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实验的关键是维持较高的内部效度,即要确保除了自变量以外,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因变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控制所有无关变量,并且把人们都随机分派到不同的实验情境当中去。随机分配是让所有被试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实验的任何一种情境中去的过程。通过随机分配,研究者能够相对地肯定被试在人格或背景上的差异,能够被平均分派到不同的情境中。

外部效度指一项研究的结果能够被概化到其他情境或其他人身上的程度。一是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某个研究者所营造的情境概化到真实生活情境中去;二是实验的被试能够多大程度上概化到一般人中去。社会心理学受到批评的原因之一是其人为设定的环境不能被概化到现实生活中。

最理想研究要保证两个方面:一是对情境有足够的控制,以确保没有额外变量影响结果和将人们随机分配到情境中去(内部效度);二是确保结果能够外推到日常生活中去(外部效度)。对此,社会心理学经常通过下面的办法达到这点:一是重复性实验。重复进行的研究,通常针对不同的被试总体或不同的场景来进行。二是元分析。一种将两项或更多实验的结果加以平均的统计技术,目的是了解自变量的效果是否可靠。三是跨文化研究。在不同文化成员中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人们所感兴趣的心理过程在两种文化中是否都存在,还是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各异。四是现场实验,在自然环境中而非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

举个现场实验的例子。周欣悦等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当人们接触或看到脏钱的时候,更容易从事不道德行为。研究者带着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三张脏的十元人民币进入农贸市场内部进行实境研究。在实验中,实验员挑选了一些蔬菜,结账的时候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脏钱/干净的钱,确定卖家接触到钱并准备开始找零时,实验员要求稍等一下,然后换了一张普通的纸币付款。实验员回去之后对蔬菜称重,发现当卖家接触过脏钱之后就容易短斤缺两。


(1) 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 陶冶.问卷调查中的“假卷”现象和解决方法[J].社会,1991(11):10-11.

(3) 张梅,辛自强,林崇德.青少年社会认知复杂性与同伴交往的相关分析[J].心理科学,2011,34(2):35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