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什么是细读
20世纪20年代,瑞恰慈在剑桥大学任教,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些一流诗人的作品和三流诗人的作品略去署名,只给学生看诗歌的“纯文本”,结果这些受过良好训练的学生的评价结果令他大感意外:他们大捧三流诗人的劣作,对大诗人的作品评价却很低。瑞恰慈认为传统文学教学过于看重作家生平与文学史地位,导致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先入为主,失去了独立判断作品价值的能力。瑞恰慈遂逐一评点学生的评价错误及原因,写出了《实用批评:文学判断研究》一书,新批评提倡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细读法,就是从这个实验开始的。
新批评提倡的细读法(close reading)并不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而是新批评进行批评活动时应遵循的一种原则。对细读法的理解,有如下几种方式:
1.将细读理解为“封闭阅读”。这种理解认为,细读就是将文学批评封闭于文本之中,拒绝对作家、世界和读者的研究。这种理解方式最广泛地为中国学者所接受。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就是拒绝对伴随文本的解释,主张文学研究要回到文本本身。
2.将细读理解为对文学作品语词意义的“榨取”。这种理解认为应尽可能地把文学作品语词的意义挤榨出来。
以上两种理解都有偏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细读法在操作上的倾向,但并不是对细读法最达意的理解。
3.将细读法理解为“充分阅读”。布鲁克斯在20世纪70年代末主张用adequate reading(充分阅读)取代close reading。但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后者,加之adequate reading也并不清晰,所以这个概念没有得到流行。但是“充分阅读”这一理解或许更能概括细读法的特点。
结合新批评的批评实践,我们认为细读法是“充分阅读”,但是也带有前两种理解的倾向。细读就是尽可能地排除伴随文本所带来的成见,从文本出发,最大限度地开掘文本及其语词的意义空间,尽可能达到对文本的充分理解。
细读法提出了一系列批评实践方法,有相当成熟的操作模式,提炼了一系列批评术语和实践操作步骤。
(一)新批评细读法的重要术语
1.悖论
悖论(paradox)又译“诡论”,港台译为“吊诡”,意思是“矛盾语”,似是而非。原来是一种修辞格,意为“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在新批评的理论中被用来描述诗歌语言与其他文体语言的本质区别。这个术语的提出者是布鲁克斯,他认为,“诗的语言是悖论语言”,“诗人要表达的真理只能用悖论语言”[8]。布鲁克斯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一是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西敏寺桥上作》;二是玄学派诗人邓恩的《圣谥》。他认为前者使用了悖论的“惊奇”一面,后者使用了悖论的“反讽”一面。把悖论看做诗歌语言的本质,与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的概念有一定的相通性,“惊奇”的效果其实就是“陌生化”的效果,矛盾启发读者对诗句进行重新理解,“其方法是把我们思想的注意力从习惯的嗜眠症中唤醒,引导我们注意眼前世界的奇美”[9]。优秀的诗人都能巧妙地将不协调、矛盾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布鲁克斯用悖论解释诗歌,但是这对其他文体是否适用呢?
悖论可以看做文学性的存在处,凡是有悖论的地方,都会引发沉思。诗歌的悖论主要存在于语言中,散文与小说的悖论主要存在于整体中。所以,发现悖论是对诗歌等文学文本进行细读时要仔细进行的一项工作。
2.反讽
反讽(irony)是布鲁克斯着重阐述的批评术语。反讽的词源意是一种佯作无知的戏剧角色,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前说傻话,最后这些傻话被证明为真理,让对方丢脸。反讽的基本性质是“假想与真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这矛盾的无知”[10],就是口是心非,真相在话语之外。布鲁克斯之前的艾略特、燕卜荪、瑞恰兹等都谈到过反讽,但是布鲁克斯对该术语作了最详细的解释。布鲁克斯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布鲁克斯对“反讽”的理解有矛盾,在《悖论语言》中,他认为反讽是悖论的一种效果,在《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中把反讽看做一种独立的性质。事实上,反讽与悖论在新批评派那里经常被混用,并无多少差别。不过,反讽与悖论仍然可以区分,反讽是口是心非,是语言与意指的矛盾;悖论是矛盾语,是语言内部的矛盾。在布鲁克斯那里,悖论也常常被用来描述语言与语境的矛盾,因而与反讽就无法区别开了。
布鲁克斯在《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中认为,现代诗歌的主要技巧是重新发现隐喻并充分运用隐喻,隐喻使主题思想的呈现中包含一个间接陈述的原则。同时,诗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整体表达一个统一的意义,语境使诗的每一部分都指向这个共同的意义,任何特殊的意义都受到语境的修正。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就是反讽,反讽是诗歌语言的普遍性质,诗的语言就是反讽语言。细读要求批评家发现文本中的反讽,看到文本中言非所指的意义偏离。赵毅衡认为,反讽有多种亚型,第一种是言非所指的基本型,包括克制陈述、夸大陈述、正话反说、假作疑问等;第二种是语言反讽,包括复义兼反讽、同一词语二义正好相反等;第三种是悖论型反讽;第四种是浪漫反讽,如果将反讽相反的两极拉得很长,就得到浪漫反讽,浪漫反讽往往是自嘲式的;第五种是宏观的反讽,矛盾的双层意义可以出现在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与语言风格的各个层次上。这个分类并不是严格的分类,但是指出了反讽可能有各种变体,是文本分析不得不重视的重要层面。
3.含混(复义)
“含混”(ambiguity)是燕卜荪在《含混七型》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术语,他认为复杂意义是诗歌最强有力的表现手段。燕卜荪对含混的定义是:“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他把“含混”分成七种类型,用大量篇幅说明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含混)使诗歌具有美感。燕卜荪指的不是作为语言必然性质的含混,而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含混。
“含混”一词本身具有含混性,燕卜荪并没有说清楚复义的机制,也没有明确宣称复义是诗歌语言的力量所在,对语境原则理解不够。赵毅衡认为,对复义的理解应有如下几点补充:
一、同一陈述被语境选择出几个同时并存的意义,这些意义不是分立的歧解,而是能互相补充互相复合,组成一个意义复杂而丰富的整体。
二、这种复义应是同一民族经过一般阅读诗歌训练的大多数读者都能领会的。
三、诗歌中,尤其是现代诗歌中,充塞着大量“无能含混”,这不是真正的复义,应仔细剔除。彻底研究复义,必然要进入文学作品的总体性研究。[11]
我们认为,复义是诗歌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特征,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受到语境压力,意义会发生扭曲、变形,产生多重性,不同的意义在同一次解释过程中指向一个整体意义,就是文学的特殊审美效果,细读对复义现象必须加以认真考察。
上述三个术语,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意思:文学作品的语言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不一样,不是能指与所指的固定关系,而是在语境中因受到压力而发生了意义变形,指向超出常规语言的新的意指,文学解释就是要解释新的意义之所在。
4.张力
张力(tension)是退特在《诗的张力》一文中提出的重要术语。退特认为,诗歌语言中经常有两个因素起着作用: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因而提炼出一个词“tension”,用以包含这两个因素,中译为“张力”。新批评派把外延理解为“词典意义”,把内涵理解为“暗示意义”或附属于文词上的感情色彩,与逻辑学上的外延、内涵不是一个意思。退特认为,诗既倚重内涵又倚重外延,诗是“所有意义的统一体,从最极端的外延意义,到最极端的内涵意义”[12]。说得更简单点,退特所说的张力,是指优秀诗歌的一种品质,优秀诗歌兼顾外延与内涵,并能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其本质问题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问题。张力是新批评派发现的重要术语,后来的批评家早已从退特的原意引申开去,但张力至今仍是文学批评的关键术语。细读法主张,任何词语的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都不会损害文字陈述的外延意义,而是二者的统一。因此,任何细读分析都应从文本本身出发,分析文本所可能具有的最大可能的丰富意义。
(二)细读步骤
1.古尔灵的“细读”三步
古尔灵将细读法概括为词义分析、结构分析和语境分析三步。
词义分析是指要分析文本中词语的词源意义、直接意义、引申意义。这就要求读者熟悉与该词相关的各种典故、历史、文化含义等可能具有的意义。结构分析是指要找出词语之间的结构和模式,分析词语间的指代关系、语法关系、语气关系、系统关系等,找出文本的“隐喻结构”。语境分析不但指传统意义上的“上下文”语境,更指文本与文本外因素的关系,语境是文本产生意义的原因与决定因素。古尔灵认为细读法是一种形式主义分析,但是他同时认为,“只有当作品中的全部内容都根据作品的整体形式得到解释之后,形式主义分析过程才能宣告结束”。也就是说,细读只是进入文学文本的过程,通过细节分析,逐步深入文本的结构,最终达到对作品意义的最丰富的解释,实现作品价值的准确评价,才是细读的真正目标。
2.莱奇的“细读”十六步
莱奇将细读法总结为十六个步骤:(1)选择一简短的文本;(2)排除“发生学”批评方式;(3)避免“接受批评”的研究方法;(4)把文本看做自治的、与历史无关的客体;(5)设想文本是错综复杂又高效统一的客体;(6)多次重复地进行细致研读;(7)把每一文本视为内在相互对抗力量的戏剧性展示;(8)把注意力集中于文本、语义和修辞的多层次相互关系上;(9)强调文学语言本质上的比喻力量和奇异效果;(10)避免意义阐释或综述大意;(11)关注和谐的文本成分,探寻全面平衡的或统一的结构;(12)对不和谐处和矛盾冲突方面不予重视;(13)把悖论、朦胧、反讽作为克服或消除分歧的结构;(14)把(内在的)意义仅作为结构的因素之一;(15)阅读中注意文本中的认知与经验的成分;(16)力争做“理想读者”,创造唯一真正的阅读,包含重复多次的阅读过程。[13]
莱奇的细读十六步,有几步并不符合新批评的细读原则,但是部分内容概括了细读法的特点,例如第(5)、(6)、(8)、(9)、(11)、(13)条,都很有借鉴价值。
3.本教材采用的细读步骤
本教材的细读步骤,既参考古尔灵与莱奇的细读步骤,又不局限于这些步骤,我们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步骤与方法,既以古尔灵的细读步骤为主,又会掺入论者的阅读心得,从形式批评出发,但不排除文本比较与参考其他伴随文本,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最大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