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智造”背景下高职“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含义

(一)职业教育

可以对职业教育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指任何从事教育或培训活动的机构,包括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培训系统;而狭义的职业教育是指各类专业学校,以普通教育为基础,制约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并随之不断改变①。

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做过如下解释:“职业教育,以广义言之,凡教育皆含职业之味。……若以狭义言,则仅以讲求实用之知能者为限……职业教育,则专重实用,能为生活起见。……专以职业上之学识、技能教授不能久学之青年。”② 黄炎培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职业教育属于专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它是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二是职业教育是传授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二)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terti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界定:第一,“教育”是本质定位;第二,“职业”是特征定位;第三,“高等”是层次定位。著名的高等教育学专家潘懋元教授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是一个区别于本科的专科层次,而是一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③ 2019年1月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鲜明地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本书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指狭义的职业教育的“高等”层面,是学历性的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一般说来,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普通中等教育之后实施的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行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本书中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点。

1.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这是任何教育都具有的最原始的本质属性,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谓职业性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性人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以职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的特点④。

2.社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具有双重含义。第一,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需求决定的;培养的规模由社会需求决定,高等职业教育随社会发展不断发展与变革。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如教学管理、教学过程需要企业和行业的大力支持与参与。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密切、更直接,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社会性①。

3.实践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高等职业教育就必须对接市场,教学内容必须对接岗位的工作内容。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劳动组织方式变革、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使教育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

二、双元双创人才含义

(一)双元

本书中的“双元”(dual)具有多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学校与企业二元办学主体,这种主体强调“双主体”,而不是单方面的主导,学校与企业两个教学目标、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并且它们在地位上是对等的、相互依存的。第二层含义是人才培养的对象身份的双元性,一元是学生,另一元是学徒,具有双重身份,学员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第三层含义是教师和企业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教师除了承担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参与项目的指导和管理;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员工,但又要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

(二)双创

“双创”是指创新和创业两个方面。

1.创新

关于“创新”的概念,不同组织、机构与个人在不同领域给出了不同解释。

第一,词语的解释角度。“创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的解释为“抛弃旧的,创造新的”。该词语最早出现在《魏书》中,在《周书》《南史》等书籍中也曾出现过。然而在上述古书中,“创新”这一概念更多指的是政治方面的改革、变革和改造,而非在思想意识或科学技术方面获得新的东西。英文“创新”为单词“innovation”, “nova”或“novo”这个词根意思为“新”。“innovation”源于拉丁文,其有三层含义:更新,即除去旧的,换成新的;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即使事物产生差别。

第二,经济学角度。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Schumpeter)于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使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种组合包括:采用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或打破一种垄断①。

第三,科学技术角度。1962年,伊诺思(J. L. Enos)在其《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就“创新”给出明确定义,指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②。

第四,社会学角度。1995年,欧盟在《创新绿皮书》中将创新定义为“在经济和社会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它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使得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成为可能,创新不仅是一种经济机制或技术过程,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③。

由此可见,“创新”一词的含义十分广泛,从个体到群体,从科学技术到社会发展乃至人类文化变迁,只要涉及革新与改变,或者新的发现与发明,都可以称为“创新”。本书中的创新应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界定,教育学中的创新是指一种对新事物的开拓精神和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新能力。

2.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首先是人才,人才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行业或某一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人”④。北京大学教授黄楠森指出:“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坚强的创新能力。”⑤

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我国学者给出了并不一致的解释。例如:吴贻春和刘花元认为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①。庄寿强和戎志毅认为创新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②。

创新人才的概念在国外文献中并不常见,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本书中的创新人才是指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在学习、工作过程中突破思维定式,具有采用新方法、新思想处理新问题的能力的人。

3.创业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创业活动和创业者两个方面对创业进行了界定。在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Cantillon就把“entrepreneur”(创业者,企业家)一词作为术语引入经济学。他认为创业者要承担以固定价格买入商品并以不确定的价格将其卖出的风险。创业者的报酬就是卖出价与买入价之差③。奈特(1921)赋予了创业者(企业家)不确定性决策者的角色,他认为“有更好管理才能(远见力和统治他人的能力)的人具有控制权,而其他人在他们的指挥下工作”。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心和在行动中能“坚持这一判断”的人专业于承担风险。“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在1934年认为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而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1942年,他进一步认为,经济体系发展的根源在于创业活动。创业是经济过程本身的主要推动力,这类活动就是能使经济机体革命化的多次发生的“繁荣”和由于新产品和新方法造成干扰平衡的冲击而经常出现的“衰退”(指暂时性的失业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林强等认为,“广义”创业概念“也包括从一个有问题的企业开始创建出一个重焕生机的企业”④。

本书中的创业特指创业人才,这种人才应具备创业意识、坚韧不拔的精神、管理才能,善于洞察市场商机。

4.创新创业教育

曹胜利和雷家骕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从广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伟大事业的教育实践活动”, “从狭义上讲,它是关于创造一种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真正解决当代大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助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①。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②。马小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更高,常被誉为“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③。彭迪云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我国大力推行,其并不只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创新教育的具体化,更是对原有创业教育的创新与改进④。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新概念,是由“创新”“创业”和“教育”三个概念组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创新”和“创业”虽为不同的概念,却都强调“创”,亦即一种开始,一种从“无”中生“有”的意蕴,都突出强调创造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育”层面上,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都是两者的共同目标与追求。

本书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如表2-2所示,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服务面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教师队伍上应有所不同。

表2-2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对比

(三)双元双创

“双元”与“双创”相辅相成,“双创”是目标,“双元”是手段。“双元双创”中的“双元”是担任培养使命的主体,“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双元双创”中的“双创”是指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

“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学校元和企业元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工学交替组织教学,共同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其中工学交替应该是分散式的,但也是系统性的。“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重针对岗位路径要求进行培养,最终使学生不仅能较出色地胜任岗位群,且知识层次、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均获得全面提升,成为智能制造时代所需的发展性、复合型和创新性的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含义

(一)人才培养

《辞海》对人才的解释有三种:第一,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第二,指才学;才能。第三,指人的品貌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人才”解释为利用自身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具有高素质的人②。叶忠海先生在《人才学基本原理》中写道,中国人才学界都强调要从“创造性”和“进步性”的角度来定义人才。他认为“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③。20世纪80年代,王通讯先生也做过类似定义,“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④。《辞海》从生物学角度认为“培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适宜生物生长的环境,二是造就个体成长条件。人才培养是指个体通过有效的指导利用知识技能促使自我价值实现的动态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促使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成长。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词组,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于90年代中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观点不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式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⑤。第二,“过程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是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⑥。第三,“综合说”。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具有一定规格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和结构⑦。主要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1996年3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载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从而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向教学改革的中心,“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词组第一次出现在国家重要的法规性文件中,并由此开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进行过阐述,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①。同年,教育部发布教高 〔1998〕 2号文件,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陈祖福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②。

高教司副司长林蕙青对陈祖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做了一些补充:“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③

望冠和彭军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途径。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特点,体现了教学理念④。

教育部高教司给出的定义是“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⑤。

余群英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应根据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范,建立与特定教育类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融合多种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实施过程⑥。

蔡炎斌把人才培养的模式归结为,在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下,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非一致性对培养的对象采取的特定的人才培养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⑦。

李志义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人才培养的活动结构和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式化,决定了其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其运行特点①。

董泽芳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涉及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八种要素构成;同时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效仿性等特征②。

模式的英文是“model”,翻译成中文就是模型、典型和案例的意思,它来源于科学方法和科学哲学。模式是事物发展的过程或结构,或是描述它们的内部关系的一种抽象的、概括性的说法。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③。作为模式,应具有标准性、规范性、普遍性等特征。

本书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新职教理念的指导下,在特定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在各种动机的驱使下,组织教育的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式、质量评价等要素的有机作用。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以下三个共同特征④:第一,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点是专业,落脚点也是专业。其内涵的核心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学生设定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的途径、方式等。第二,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性决定其多样性。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一专业在不同培养学校或不同培养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涵盖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涉及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与标准、培养方案与培养条件、培养途径与机制等⑤。

① 教育部职教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9.

② 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 [J].职业技术教育,2004, 25(16): 14-16.

③ 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 [J].教育研究,2005(5): 26-29.

④ 舒昌,李光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培养模式研究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 (3): 97-98.

① 陈志芳.职业教育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作用 [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0.

①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 [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

② 杨五洲.技术创新动因影响技术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③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 [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

④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 [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

⑤ 欧文军.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① 吴贻春,刘花元.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2): 21.

② 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239.

③ 顾桥.中小企业创业资源的理论研究 [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④ 林强,姜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 [J].经济研究,2001(9): 85-94, 96.

① 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 [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3.

②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 3号 [Z].

③ 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 [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④ 彭迪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 13.

① 辞海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392.

②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6).

③ 叶忠海.人才学基本原理 [M].北京: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115.

④ 王通讯.人才学通论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1.

⑤ 陈向平,吉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J].高等教育研究,2010 (10): 53.

⑥ 宋志生.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 6.

⑦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之思考 [J].教育研究,2002(6): 89.

① 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M]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3.

② 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J].中国高教研究,1997(3): 4-8.

③ 林蕙青.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跨世纪人才 [J].人才医学教育,1997 (6): 1-7.

④ 望冠,彭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J].辽宁教育研究,2001(5): 29.

⑤ 教育部高教司.银领工程系列:育才通道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4.

⑥ 余群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综述 [J].高教探索,2005(1): 94-96.

⑦ 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 79-81, 84.

① 李志义.谈高水平大学如何构建本科培养模式 [J].中国高等教育,2007(15): 34-36.

②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 [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30-36.

③ 中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94.

④ 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J].教育与职业,2007 (21): 97-99.

⑤ 陈维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J].教育与职业,2007 (21): 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