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鉴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影片《翠堤春晓》鉴赏

制作人 Bernard H.Hyman

导演 朱利恩·杜维威尔、维克多·弗莱明、约瑟夫·冯·斯坦伯格

主演 费尔南·格拉韦、露易丝·赖纳、米莉莎·科部斯、莱昂纳尔·阿德等

出品 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1938年

年份 1938年上映

(一)影片简介

影片通过虚构的“圆舞曲之王”之工作、恋爱和创作等,即小约翰·施特劳斯与他的妻子——面包师之女波蒂的爱情,以及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卡拉·唐娜的一段“婚外恋”,穿插作曲家创作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圆舞曲的过程,拍摄成了一部音乐家传记片。

以音乐舞蹈寓意时代人生,是这部影片的特点。当时宫廷里盛行拘谨而保守的小步舞,需要现场乐队、豪华殿堂与精心排练。但施特劳斯的音乐,一首又一首的圆舞曲,叩开了宫廷的大门,打破了等级籓篱,让民众在市集、山林,或某处空地草坪,都可以尽情起舞,一乐方休。波兰籍的米利莎·科尤斯饰演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卡拉·唐娜,她举手投足皆有古典风韵,声色艺俱佳。她天籁般的歌声,让人听了如沐春风;而主题歌《当我们还年轻》(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唱来荡气回肠。曾轰动20世纪40年代影坛。影片中包括主题歌在内,多处引用了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作品。

(二)剧情简介

《翠堤春晓》(The Great Waltz)这部电影一开演就非常吸引人: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不希望孩子像自己那样当个疲于奔命的音乐家,强迫他去学商业管理和金融课程,并托人给他在银行里谋了个小职员的差事。谁知热爱音乐的施特劳斯根本无心于银行工作,上班时常偷偷地作曲。有一次被上司抓着,上司训斥他说,要不是因你父亲的面子我早就把你解雇了,说着就抓起他写的曲谱欲撕成两半。这可激怒了施特劳斯,他与上司争吵起来,结果自然是被解雇了。对此,施特劳斯并没有丝毫懊悔,反而感到一种获得自由的解脱,走出银行大门后竟掏出笔来在银行的招牌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五线谱的高音谱号“”,并把在银行上班时戴的工作袖套扒下来扔掉,开始走向他的职业音乐家的生涯。

影片接着就介绍他音乐生涯的挫折和成功。在他的一些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他是怎样充满激情地参加革命,并为激励革命者创作革命歌曲,还有他的爱情及其波折,等等。

电影在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中,让观众更了解和熟悉了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主要圆舞曲,如《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圆舞曲》和轻歌剧《蝙蝠》中的美妙旋律。电影故事虽不完全真实,但也绝非空穴来风。我们就是通过电影《翠堤春晓》的观摩,知道了这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圆舞曲之王”。

(三)奥地利“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简介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899年6月3日逝世于维也纳,终年近74岁。

他是享誉世界的圆舞曲和轻歌剧作曲大师暨小提琴演奏家。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和轻歌剧,同时担任他自己乐团的指挥。他的音乐雅俗共赏,无论是专业音乐人士还是音乐爱好者,都会陶醉在他那轻松、愉快而高雅的轻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约翰·施特劳斯出生于音乐世家,祖父是一个舞厅的老板。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成就受到他父亲的巨大影响。他的父亲也叫约翰·施特劳斯,通常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最后的压台曲目《拉德茨基进行曲》就是他的作品。在1840—1843年间,老约翰·施特劳斯承担了安排宫廷舞曲演奏的工作,并成为世界上年轻音乐家中最耀眼的明星。

世人公认小约翰·施特劳斯也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特别是在圆舞曲这一体裁上是无与伦比的作曲大师,有着“维也纳圆舞曲之王”的美誉。他于1863—1871年担任了宫廷舞会的乐长职务。1865年,他在俄罗斯演出时,曾指挥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性格舞曲集》,受到了热烈欢迎。1867年他在巴黎为国际博览会演出时,还受到了福楼拜、托玛、小仲马和屠格涅夫等著名文学家的高度赞赏。他在国外演出的最高潮,是于1872年在美国访问时,受到了他的乐迷们的狂热欢迎,成为他音乐生涯和音乐史上的一段传奇性佳话。

尽管施特劳斯声名显赫,但仍是一位比较谦逊的人。1894年1月15日,在纪念他从艺50周年时,整个维也纳就像庆祝盛大节日一样,在宫廷剧院演出了他的传世力作轻歌剧《蝙蝠》,同时也在维也纳剧院上演了他的新作《雅布卡》。当时造访者无法计数,鲜花、贺礼堆积如山,赞美之声如潮,而他却说:“今天我所获得的荣誉其实都归功于我们的前辈们,尤其是我的父亲,是他们告诉我怎样才能取得进步。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拓展了音乐的某种形式而已,我请求你们把我的贡献仅仅限于这个领域,千万不要扩大。”人们为了纪念他的音乐成就,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人民公园塑起了一座他演奏小提琴的金身雕塑。现在每年的新年元旦都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为他举行专场音乐会。

(四)音乐赏析

1.影片《翠堤春晓》中的主题歌《当我们还年轻》(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之旋律是由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上百首圆舞曲中的一首(作于1885年),由美国的海默斯坦填词。原为轻歌剧《吉卜赛男爵》之选曲《谁来征婚》。1938年,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拍摄《翠堤春晓》时,此曲经改编填词引用为主题歌。《当我们还年轻》与李叔同根据德沃夏克的旋律填词而成的《念故乡》。可以说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两首英文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人都会歌唱。只不过由于时代久远,有些人已记不太清楚原文歌词而已。

当我们还年轻

(美国电影《翠堤春晓》主题曲)

附:原文歌词:

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

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

One wonderful morning in May,

You told me you loved me,

When we were young one day.

Sweet songs of spring were sung, And music was never so gay,

You told me you loved me,

When we were young one day.

You told me you loved me,

And held me close to your heart, We laughed then,we cried then, Then came the time to part,

When songs of spring are sung, Remember that morning in May, Remember you loved me,

When we were young one day.

2.影片插曲《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分析

圆舞曲(Waltz)汉译音为“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的旋转舞,它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兰德勒舞”,兰德勒舞原是流传在德、奥地区的民间舞。它是拍子或拍子的徐缓圆舞曲。在民间流传的兰德勒舞,跳舞时要用当地农村的男女服饰来打扮。它的名称由来,一说是源于“农村风格的舞蹈”(Ländlicher Tanz)一词,也有说是源于林茨近郊恩斯山谷地区的地名(Landel 或 Landl)。

兰德勒舞曲一般都是由两个8小节的段落组成,演奏时各自反复一次或多次。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三位作曲家都曾采用这种民间舞体裁来写过作品。后来的有些作曲家也创作过这种体裁的舞曲。

民间舞曲兰德勒的旋律,第一拍常用附点四分音符或二分音符,第三拍常用两个八分音符,旋律进行中六度以上的跳进屡见不鲜。圆舞曲的风格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类型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古老的缓慢的圆舞,一对对舞伴像散步一样优游自在地跳着这种舞;

第二种是维也纳圆舞,旋转的动作非常急速,使人看了眼花缭乱,而且三拍子的第二拍子比正规的节拍要稍微早一些出来,这就推动了舞蹈的律动,显得更加活跃;

第三种是法国圆舞,由拍子的慢圆舞、拍子的跳圆舞和快圆舞组成,速度依次逐渐加快,跳圆舞和快圆舞有跳跃的动作。约翰·施特劳斯父子所创作的,是维也纳圆舞曲。

当今舞会中的圆舞,是速度不很快的维也纳圆舞,已成为通行于世界各国的交谊舞。

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大多是把三四首二段式或三段式的圆舞曲联缀在一起,加上引子和尾声,成为一首大型的圆舞曲。这种套曲形式的大型圆舞曲,旋律优雅绚丽,妩媚动人,节奏灵活多变,具有浓郁的奥地利民间音乐色彩和鲜明生动的形象。

《蓝色的多瑙河》全名是《美丽蓝色的多瑙河畔》,由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67年(作品314)。当时维也纳到处是一片悲哀、沉闷的气氛,人们还未从奥军一年前惨败给普鲁士人的战争创伤中缓过气来,维也纳巿笼罩着一片沉闷的气氛。为了使人们振作起来,作者接受了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伯特的请求,创作一部充满生命活力和爱国之情的合唱圆舞曲。

于是,他想起德国诗人贝克献给维也纳一首诗歌的末尾:“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蓝色的多瑙河边……”,诗人丰富的想象带给作曲家创作的灵感:

翌年7月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作者亲自指挥了不带男声合唱的管弦乐演奏,该乐曲才被人们接受,并获得成功。后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乐曲按照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曲、5首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

以下旋律选自其中的第一、二、三、四、五等5首小圆舞曲的主题。其中,第二小圆舞曲的主题柔美轻盈;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舒展华丽;第五小圆舞曲的主题热烈豪放。由于每一小圆舞曲之间的A主题与B主题之间构成对比,这使得该套曲之第一、二、三、四、五小圆舞曲互相之间更形成了鲜明对比,进而推动了舞曲的律动和旋转性,显得更加活跃。

序曲一开始由小提琴奏出的轻而弱的震音,使人联想到薄雾缭绕、寂静安宁的多瑙河晨景,接着圆号奏出了全曲的主要音调:

接下来是5首连续演奏的小圆舞曲:

第一小圆舞曲轻松明快,有两个对比主题,A主题为:

B主题为:

第二小圆舞曲显得优美委婉,也有两个对比主题,A主题为:

B主题为:

第三小圆舞曲具有典雅、端庄的特点,A主题用抑扬格的六度跳进,加上三度音程进行:

B主题具有流动性特点,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

第四小圆舞曲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A主题为:

B主题则加强力度,情绪热烈奔放:

第五小圆舞曲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温情,A主题弱奏:

B主题是一段热烈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尾声有两种:一种为合唱所用,很短;另一种是为管弦乐曲所用,十分庞大,依次再现了第二、第四和第一圆舞曲的主题,以及序曲中宁静的主题的回声。乐曲最后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