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争无尤
原文
上善若水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②,
故几于道③。
居善地,
心善渊④,
与善仁[人]⑤,
言善信⑥,
正善治⑦,
事善能⑧,
动善时⑨。
夫唯不争,
故无尤⑩。
译文
最高的德行就如水的品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名夺利,
水身居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卑下污浊的地方,
所以水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总把个人处于众人之下,
心思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
对待他人最真诚无私,
言谈恪守信用,
从政善于治理国家,
处事善于发挥特长,
行动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上善之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有谦虚的美德,
所以没有过失。
注释
①上善若水:意为最高的德行就像水的品德。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②恶:厌恶。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④渊:沉静、深沉。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⑥信:信义。⑦正善治:从政善于治理国家。正,平正,正当。⑧能:能力。⑨时:时机。⑩尤:意为怨咎、过失、罪过。
解析
“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
水的特性近似于道的特性:大道无形,无私,不与宇宙万物相背离;大道生养万物,但不与万物争名夺利,不求万物的报答;大道谦虚礼让,不居高自傲;大道具有强大的力量,它会让万物繁衍生息,不偏离自然的轨迹。凡是懂它的人都会体会到心静的奥妙,因为他们摒弃了烦躁、舍弃了自私、泼灭了心中的欲火。秉承善念,如水般潜移默化人们,让人更加健康发展,这实在是至善之根本。
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水的不争心态与行为,这不但指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指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乎于道的。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
此外,老子在本章里,还以水的特性阐述了圣人,即上善之人为而不争的高尚品质。水停留的地方都是众人避而远之的低洼之地,圣人居住的地方则是不引人注目之所,这样可以给生活带来安定,并有利于修道;水藏深渊,含而不露,圣人虚怀若谷,从不自我炫耀;水对万物有百益而无一害,圣人处世仁慈,无私奉献却不讲回报;水可以冲洗污垢,洗涤心灵,圣人为政,清正廉洁;水可静可动,可急可缓,可柔可刚,圣人为人处世,能屈能伸,能进能退,一切遵循客观规律;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违天时,圣人做事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圣人与世无争,做任何事都遵循自然规律,从不主观妄为,这样反而得到了他人所无法争到的东西,这正是不争之争。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始终按客观规律办事、大公无私的人,一定不会有怨咎。可见,不争是顺应自然法则的表现,只有效法自然,才能没有忧患,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
我们不妨想一想,终日争来争去,费心费力,到头来还不是要转变成这世界的另一分子,有什么好争的,人与人之间,如果都能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自动寻求平衡相处,那这个世界自然会多一份和谐,添一份美好。
处世之道
军事家孙武铁面抓操练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执政,为了称霸诸侯各国,他四处网罗人才。后来伍子胥向他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也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
吴王仔细阅读了孙子兵法,极为满意,立即召见了孙武。
吴王对他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你能不能亲自操练一下,让我看看呢?”
孙武回答说:“当然没有问题,您可以随便找些人来,我马上操练给您看看。”
为了考验孙子,吴王提出让宫女作为士兵进行训练。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十分壮观。这时,吴王又把自己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叫来配合孙武的训练,孙武让这两位妃子当队长。
接着,孙武认真、细致地向宫女们说明接受命令的口令,以及相应的操练要领。交代完毕后,训练正式开始了,击鼓时前进,鼓停时立正。但是,宫女们平时只是唱歌跳舞,说说笑笑,根本没有经历过这种阵势,全都笑成一团,走路的样子也是七扭八歪。
此时,孙武命人把刑具摆在校军场上,并威严地说:“练兵不是小孩做游戏,如果再不听从号令,就要斩首论处。”
宫女们听到孙武的话,开始有些认真了。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
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宫女们一个也没有动,此时两个妃子却大笑起来,随后宫女们也跟着笑起来。
孙武见状,厉声大喝,叫她们听从命令,但无济于事。
吴王看到孙武对宫女们无计可施的情景,觉得非常有趣,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宫女们听你的调动。
这时,孙武严肃地说道:“如果没有把动作要领交代清楚,这是将军的过错。但是,如果将军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了,而士兵却不服从,那就是士兵的过错了。依照军法,违犯军令者斩,而且,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来人,将两个妃子推出斩首!”
吴王看到这种情形大吃一惊,见孙武是认真的,于是要求让他放了两个妃子。但是,孙武义正辞严地解释说:“吴王既然要我演习兵阵,我一定要按军法规定操练。况且军令如山,否则根本无法治军。”就这样,吴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两个心爱的妃子被送上了断头台。
鼓声第三次响起,这次宫女们再也不敢嬉笑了,个个精神集中,步伐齐整,就像训练有素的战士,孙武顺利地完成了操练任务。
吴王虽然对孙武斩了自己的爱姬,心中不悦,但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
后来,孙武被任命为吴国军队统帅,负责军事训练和调度。从此吴国的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兼并了许多国家,跻身强国之列,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为人之道
公正无私,不争无尤
昆阳之战结束后,刘秀亲自率军进入河北,祭遵被任命为军市令,主要负责纠察军纪,此人秉公执法,做事严谨,对违法者一律严惩。
有一次,一位刘秀最宠信的贴身侍者做了违背军法的事情,罪行论律该斩。祭遵铁面无私,根据律条把那位违法的侍者处死了。刘秀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下令把祭遵抓起来治罪。
这时,主簿陈副上前劝阻道:“您不是总想整顿军队的纪律吗?现在祭遵执法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他的作风完全可以保证军令的贯彻执行。”
刘秀认为陈副说的话有道理,再三考虑后,决定赦免祭遵,不仅如此,刘秀还把祭遵升为刺奸将军。他为了表示对祭遵严明执法的支持,当众告诫其他将领说:“你们千万要防备祭遵啊,我的贴身侍卫犯法他都毫不留情,将其正法,对你们他更会秉公处理的。”
没过多久,刘秀再拜祭遵为偏将军,平定河北的战争结束后,刘秀论功行赏,封祭遵为列侯。
祭遵之所以能够被刘秀重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他奖罚严明,公正无私,统御有术,驾驭有方,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保证了军纪严明,使敌人无隙可钻。
从政之道
把握进谏的最佳时机
贞观十二年的一天,唐太宗宴请群臣以庆祝皇孙的诞生。
席间,唐太宗兴高采烈地说道:“贞观之前,助我夺取天下的功劳应归于房玄龄;贞观以来,帮我纠正各种谬误的功劳应归于魏征。”
说罢,命人取来两把特别精致的佩刀,分别赐给房玄龄和魏征。
房玄龄爽快地接了过来,而魏征却沉重地说道:“臣实在受之有愧啊!”
太宗奇怪地问道:“此话怎讲?”
魏征回答道:“近年来,政事已大不如贞观之初,这表示我并没有尽到纠正各种谬误的责任,所以受之有愧。”
太宗诧异地问道:“难道我的政事不如以前吗?”
魏征回答道:“陛下的权威比贞观初年是高了很多,但人心悦服就不如以前了。”
太宗不解地问:“何以见得呢?”
魏征答道:“陛下以前总是为国家忧虑,所以政绩越来越好,但现在认为国家已经治理好了,心安理得,所以自己就不如过去了。”
太宗说:“我现在所做的事和过去做的事没有分别,你怎么说不同了呢?”
魏征回答道:“贞观年初,陛下唯恐群臣不提意见,经常鼓励大家要勇于表态,若遇到有人进谏,也能欣然地接受。但近年来,虽然陛下也接受了一些意见,可心里不服啊。”
太宗听了魏征的话,很吃惊,忙问道:“你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吗?”
魏征顺势回答道:“陛下刚即位时,判元律师死罪。大臣孙伏伽进谏,提出不应该判以死刑,陛下接受了意见,而且还嘉赏于他。有人说赏得太重了,可您认为,孙伏伽是在您即位以来第一个向您提意见的人,所以要厚厚地奖赏他。您这样做也是为了鼓励他人主动进谏。”
魏征又接着说道:“前几天,皇甫德参上书,认为修洛阳宫是劳民伤财,收地租会给老百姓带来沉重的压力。陛下当时还要惩办皇甫德参,只是因为臣苦苦地规劝,陛下才没有治罪于皇甫德参。其实,这就是勉强接受意见了。”
唐太宗因为喜得孙儿,兴致大好,所以听了魏征的一席言语后,不但没有恼怒,反而笑言:“我要把你刚才所说的话一字一句抄录在屋中的屏障上,早晚阅读以提醒自己,还要史官将其写入历史中。”
魏征是乘着唐太宗心情愉悦的时候批评太宗,他抓住这个机会,大胆地向太宗进谏,使太宗欣然地接受了他的诤言。可见,在游说他人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动善时”,这样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