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元朝打卡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元朝皇帝不识货,胡萝卜当人参

如果你“回”到元朝皇宫,说不定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太监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些蔬菜到厨房,看形状像是人参。你走上前一看,“呦,这不就是胡萝卜嘛!”

几个太监立刻嫌弃地看着你,然后说道:“什么胡萝卜!这可是——宫廷……胡萝卜!”

胡萝卜,一看它被冠以“胡”姓,就知道此物肯定不是中原作物。不错,胡萝卜的原产地在亚洲西南部,它的祖先是阿富汗紫色胡萝卜。

非常注重饮食养生的元朝人:《饮膳正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中记载,“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是的,胡萝卜在元代已经出现了,可是,这种蔬菜在元朝末年才引进来,普通老百姓是很难吃到的。即便在皇宫,胡萝卜的供应也是相当有限,所以,它在元朝可是当之无愧的珍馐美食。

如今,不少人对元朝的印象还停留在“逐水草而迁徙”上。他们认为,元朝皇宫就是个大蒙古包,其余的老百姓必须要不停游走和奔波才能生活;既然要不停地迁徙,那他们的食物肯定只有牛、羊和奶制品,几乎是吃不到蔬菜的。

其实,这种想法是对元朝人,尤其是对元朝统治方式的刻板印象。元朝的皇帝是非常注重饮食文化的。当时,有一位叫忽思慧的饮膳太医,根据当时的实况编著了一部《饮膳正要》。元朝皇帝看后非常赞赏,并下令将《饮膳正要》推广到民间。

这本《饮膳正要》分三卷,分别讲述了饮食禁忌、食疗及米、兽、禽、鱼、菜、果、调料等各类食材。在这三卷中,忽思慧侧重阐述了各类药膳和食疗的做法,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古代食谱。

从这本《饮膳正要》看,元朝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很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喜食兽肉和禽肉。在元代皇宫,羊肉是占比最大的食材,比如最负盛名的全羊席,就是元朝宫廷在招待尊贵客人时的传统筵席。宫里的厨子们会想方设法烹饪羊肉,让王族与客人们吃得满意。

蒙古族发展的摇篮在漠北草原,早在汉朝时期,“昭君出塞”便为草原带去了众多汉朝美食,这些食材极大地丰富了草原人民的餐桌。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东征西讨时,又吸纳了各地的烹饪手段,让蒙餐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到了元朝时期,聪明的元代厨师追溯吸收了大量唐宋时期的美食妙方,并结合元代特有的烹饪食材与技术,将蒙餐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各种各样的胡萝卜美食:老少皆宜

在众多蔬菜中,胡萝卜非常适合与肉类一同炖煮,尤其适合和羊肉一同炖煮。元朝御厨有一道菜,先将胡萝卜整根煮熟,然后切块与羊肉一同炖煮。煮好后,羊肉带了一丝胡萝卜的香甜味道,胡萝卜也充满汁水,令人食欲大动。

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有关于胡萝卜的记载,证明胡萝卜“味甘,平,无毒。主下气,调利肠胃”。对于食肉较多的元朝人来说,胡萝卜是相当合适的美食了。

《饮膳正要》中有一道名叫“珍珠粉”的菜肴,是用胡萝卜和各类肉料理做的:“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上件,同熬成汤,滤净,羊肉切乞马,心、肝、肚、肺各一具,生姜二两,糟姜四两,瓜齑一两,胡萝卜十个,山药一斤,乳饼一个,鸡子十个,作煎饼,各切,次用麻泥一斤,同炒,葱、盐、醋调和。”这款珍珠粉可以补中益气,也是元朝宫廷美食中不可或缺的美味之一。

元代有种调和脾胃的汤,叫作沙乞某儿汤。它是用羊肉、草果、回回豆熬煮的肉汤。元代御厨将它进行了改良,让它与老百姓的沙乞某儿汤区分开了。御厨改良的方式,就是在沙乞某儿汤中加入胡萝卜和粳米炖煮,让沙乞某儿汤以一种菜肉粥的形式出现在餐桌上。改良后的沙乞某儿汤,味道更加香醇鲜美,营养也更加均衡。

还有一种肉饼,在制作时,需要将十斤去脂膜、去筋的精羊肉锤成肉泥,再用哈昔泥三钱、胡椒二两、荜茇一两、芫荽末一两进行调和,最后再加入盐和胡萝卜揉成菜肉馅儿,放进面饼中用油炸熟。这种肉饼味道极香,且饱腹感很强。时至今日,一部分北方人和回族人依旧爱吃这种肉饼。

元 忽思慧著 《饮膳正要》 书影

当然,胡萝卜也可以生吃。不过,大部分时候,它还是作为一种珍贵的辅助食材与肉类一同料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