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所谓《米兰敕令》

在君士坦丁统治时期,基督教的存在和发展得到了官方的许可。第一个有利于基督教的法令是311年由迦勒里乌斯颁布的,他也曾经是最残忍的基督教迫害者之一。这一敕令宽恕了基督徒过去对于政府欲使他们回到异教传统中的诸项指令的顽强反抗,宣布他们存在的合法性。敕令宣布:“基督徒仍可以存在,也可以设立他们的集会场所,但不得因此而做有悖于良好秩序的事情。因此,为了报答朕的这一恩惠,他们必将为朕的国家,即他们自己国家的长治久安向他们的上帝祈祷。”注115 51

两年以后,当君士坦丁战胜了马克森提乌斯并与利基尼乌斯媾和之后,与利基尼乌斯在米兰会晤,在此地,他们颁发了十分重要的,但被错误地称为是《米兰敕令》的文件。该文件的原文已经失传,但利基尼乌斯发给尼科米底政区长的拉丁文复件却被拉克坦提乌斯保留在其著作中。另一拉丁原文的希腊文译本由尤西比乌斯在其《基督教会史》一书中引用。

依照这一文件,基督徒和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被给予充分的自由去追随他们所选择的任何信仰。所有针对基督徒的迫害手段也被废止。

从现在起,那些希望履行基督的崇拜仪式的每一个人,皆可以自由地、无条件地去履行该崇拜而不受任何干扰。对于这些决定,我们注116认为最好是以充分的方式向尔卿(即比西尼亚的省长)解释清楚,即尔卿应该知道,我们已经慷慨地、毫无保留地给予了所谓基督徒实行其崇拜的权力。而且,当尔卿留意到,我们已给予所谓的基督徒该项恩准时,尔卿亦应理解我们同样公开慷慨地恩准其他人自由实行他们自己的崇拜,这于我们时代之平和是相适宜的;每个人都有自由实行他所选择的崇拜仪式,因为我们并不愿意贬抑任何一种崇拜仪式的荣耀。注117

该文件亦命令,原来从基督徒手中没收的私人房舍和教堂必须无保留地全部归还原主。

1891年,德国学者O.希克提出了没有人颁发过所谓《米兰敕令》的观点。他指出,唯一出现过的敕令是311年由迦勒里乌斯颁布的《容忍敕令》。注118但多数历史学家长期以来不承认这一观点。1913年,竟有许多国家隆重地举行纪念《米兰敕令》颁布1600周年的庆祝活动,并有大量论及此问题的著作问世。然而,事实上,以上引述的利基尼乌斯于313年在尼科米底颁布的敕令,是对迦勒里乌斯311年敕令的认可,而迦勒里乌斯的文件显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贯彻。313年3月,由君士坦丁和利基尼乌斯在米兰颁布的文件并不是敕令,而是致小亚细亚及整个东方各行省省督的信,用以解释并指教他们应如何对待基督徒。注119 52

根据这一敕令,我们的结论是,君士坦丁和利基尼乌斯给予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包括异教信仰者,以同样权利。但若认为基督教在君士坦丁时期就获得了胜利,却属为时过早。对于君士坦丁来说,基督教似乎是可以与异教共存的。他所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不仅允许基督教存在而且事实上将它置于政府的保护之下。这在早期基督教的历史上是特别重要的一刻。然而,尼科米底敕谕并没有为某些史学家制造如下理论提供论据,注120该理论认为,在君士坦丁时期,基督教已被置于其他宗教之上,其他宗教则只是得到宽容,因此《米兰敕令》宣布的不仅是对基督教的容忍,而是基督教的至高无上。注121但是,如果论及《米兰敕令》究竟是使基督教取得了至尊权利还是获得了与其他宗教平等的权利这一问题时,结论一定更倾向于后者。然而,尼科米底敕谕的意义是重大的。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事实上,不需要任何不必要的夸张,‘米兰敕令’无疑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这则敕谕结束了基督教在帝国统治范围内的非法地位,并颁布了完全的宗教信仰自由,如是,就使异教从其唯一国家宗教的地位降至与其他宗教同等的地位。”注122

君士坦丁对教会的态度

君士坦丁不仅使基督教作为一种特定的宗教学说与其他宗教享有同等权利,而且也使基督教教士们得到了与异教祭师们同样的全部特权。他们被免于纳国税,免于公务,而且免于担任可能影响他们行使宗教义务的公职(即享有豁免权)。任何人都可以向教会捐献财产,因而教会取得了遗产权。如是,随着宗教自由宣言的颁行,基督教社团被承认为合法社团;从法制观念上看,基督教被置于一个全新的位置上。53

主教法庭得到了极为重要的特权。任何人都有权在被诉讼方同意的条件下,把民事讼案提交主教法庭,即使对于该讼案的审理过程已由民事法庭开始进行。到君士坦丁统治末期,主教法庭的权限更为扩大:(1)主教的判决应视为终审判决,讼案中所涉及的任何年龄的人必须接受;(2)任何民事诉讼案件在审理的任何阶段都可转交主教法庭审理,而无视被诉讼方是否反对;(3)主教法庭的判决世俗法庭必须执行。这些司法特权提高了主教们在社会上的威信,但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出现了许多矛盾纠纷。由于对主教的判决进行上诉被视为非法,而主教的判决却并不总是正确的,因而,败诉一方总是抱怨,愤慨不已。此外,这一附加的职责,又给主教们的生活带来过多的世俗利益。

教会也由于从国家资源中获得地产、钱财及谷物的馈赠而在物质上日益富有,基督徒不可能再被迫参与异教的节日。同时,基督教的影响使国家在对罪犯的惩罚上有所缓和。

君士坦丁的名字还与那些在他的广阔帝国各处建立的无数教堂联系在一起。据说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和拉特兰教堂是他所建。他对巴勒斯坦特别有兴趣。据说他的母亲海伦就是在那里发现了真十字架。在耶路撒冷,基督安葬之处,圣墓教堂巍然耸立;在奥利弗山上,君士坦丁建立了耶稣升天教堂;在伯利恒城,建立了圣诞教堂。在新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城郊,也建立了许多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是使徒教堂和圣伊琳娜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亦可能是在君士坦丁时期奠基,在他的后继者康斯坦提乌斯(Constantius)时期完成。在君士坦丁统治时期的其他地区,如安条克、尼科米底和北非,也兴建了许多教堂。注123

自君士坦丁之后,在帝国内发展起了三个重要的基督教中心:早期基督教的罗马,位于意大利,但仍存在对异教的同情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着异教的传统;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堡,在东方基督徒心目中迅速成为第二罗马;最后,是基督教的耶路撒冷。自皇帝提图斯于公元70年摧毁了耶路撒冷并在其领土上建立罗马的殖民地(埃利亚-卡匹多利纳城)以后,到2世纪皇帝哈德良统治时期,古老的耶路撒冷已失去其重要性,尽管它曾是基督教会的诞生地和最早的使徒传道中心。在君士坦丁时期,基督教的耶路撒冷获得了新生。在行政上,该省的首府是恺撒里亚而不是埃利亚。这一时期在此三个中心兴建的教堂成为基督教会在尘世间获得胜利的标志。这个教会迅速成为国家教会。尘世王国的新思想和基督教之“彼世”王国及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概念形成直接对立。注124 54